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国日化1981全文 > 第65章(第2页)

第65章(第2页)

别说蒋学了,周渔都有些诧异,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就直接定了!等着出了门,她都在感叹,过去她听说过八十年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年代,如今,她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蒋学也是半天才回过神来,一边感叹后生可畏,一边勉励她说:“这是好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好干!”

当然,他也叮嘱:“你回去就把刚刚说的,我们用不上的消息汇总一下给我,咱们这消息瞒不久的,恐怕很快就会被包围了。”

这会儿早就闭馆了,两个人直接出了展馆,回到了住处,这会儿大家都吃了饭,出去帮忙宣传了,周渔则和武鸣他们一起,继续整理资料。

这种反向宣传,显然很管用。

第二天江州灯泡厂,南河农机厂等都迎来了一次订购小高潮,让今年原本就不错的成绩再添新高。

当然,除此之外,周渔也将整理好的资料给了蒋学,果不其然,第二天晚上,周渔就听说了好消息——西山省农机厂和加拿大梅里国际贸易公司签订了采购合同,产品就是U型防渗渠衬砌机。

与此同时,浙东、西江等七个省份,各有几个工厂签订了不小的合同,这些都是周渔拿出的信息。

一时间,南河贸易团商情组算是在广交会出了大名,人人都知道,南河省这次成交额如此遥遥领先,都是因为商情组的原因——“他们神了一样,什么都知道!”

尤其是周渔,都成了名人了。

周渔偶尔转一转,都能听到他们的议论:“听说这都是那个周组长的本事,是个个体户,你说南河可真敢用人!”

“个体户又怎样,要是咱们也有商情组就好了。你知道吗?南河农机厂的泥浆泵225美元成交的,同样成本的旋耕机,飞跃机械厂165美元成交的,倒亏15美元一台。他们成交的时候还老高兴呢,觉得挣了外汇,可一比较,差远了!”

“这个价钱,一分钱不挣,人工都得倒贴,说真的,虽然有出口补贴,可亏得是国家的钱啊,如果有办法,谁愿意呢。”

“咱们要是有商情组就好了。”

别说,各省的反应是真挺快的,周渔一回办公室,王秘书就给大家普及了一个消息:“听说有十五个贸易团成立了商情组,人数最多的是浙东贸易团,足足20人,明天全部到粤东。他们也要跟着咱们学,开始打探商情。”

第一期一共五天展期,还有两天就结束了,显然这十几个商情组都是准备发力在第二期的日用百货。

薛霞他们一听就挺着急的:“咱们现在免费翻译这招已经被传出去了,万一他们都用这招,咱们怎么办?住处的沙发区可是免费用的,到时候,外商一进来,十几家免费翻译!好家伙,那不得跟旋耕机一样,打破头啊。”

“打破头不可怕,就怕咱们拿不到足够的信息。小商品比照明机械更难,采购的种类多,外商也是最多的。没有足量信息,很难形成准确的判断。”

武鸣也点头,商情组大家都很努力,但不得不说,武鸣是最出力的,别人熬不住了还睡一会儿,尤其到了后面两天,也是正常休息了。

武鸣不一样,他这些天周渔觉得几乎是没怎么合眼,周渔也劝过他:“不用这样,身体重要。”武鸣啥也没说,给周渔点点头,扭头又去干去了。

后来还是王秘书跟周渔说了他的心里:“他谢谢你给他这个机会。”

武鸣提议是:“要不,我带人直接去机场守着吧,现场翻译。”

周渔摇头:“这个不可能的,大家刚下飞机,怎么可能有心情翻译呢,只想着出去看看夏国是什么样子。飞机场没用。不过你们放心吧,于芳菲那边已经有了新对策,而且,咱们的日化小商品说真的,这次不太一样。”

武鸣他们突然就想到了,周渔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在商务厅——她给大家上了上如何做广告的课。大约也是因为周渔经营的是门市部,所以,当时留下的几乎都是日化小商品类工厂。

可不是——早有对策了吗?

这个想法一出,倒是让大家心定了定,可是又好奇起来,周渔到底给出了什么主意,管用吗?

不过这个周渔可没说了——这是秘密。

等到第五天展期结束,南河的交易额还同第一天一样,以2718万美金的价格,排在了第一名。

这是南河贸易团有史以来第一次第一名,也是第一次连续蝉联五天第一名。

离开之前,周渔则成了香饽饽,先是南河的参展厂联合起来,请了周渔吃饭,用苏美盛的话说:“周组长,这次可要谢谢你,因为你和商情组的努力,这下我们明年一年都好过了。”

而西山农机厂等二十几家工厂,也通过蒋学请周渔和商务组吃了一顿饭,用他们的话说:“周组长,感谢的话不多说,咱们以后就是朋友。”

这会儿没有名片,大家都是用的电话本记录友情,短短五天,周渔的电话本用掉了三分之一,可谓是朋友遍全国。

当然,等着他们一走,周渔就开始带着商务组再次忙碌起来——日用百货展会要开始了,商情组又要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

但这次不同,就跟薛霞他们想的一样,10月19日日用百货开展,10月18日,外商已经开始陆续到达。

这天早上,当于芳菲他们带着翻译,下楼的时候就发现整个沙发区都已经占满了。

黑头发黄皮肤,都是夏国人,他们操着各地的口音,统一地干一件事情——想要通过免费翻译拿到外商的信息。

用于芳菲的话说:“那真是遍地是翻译,比外商都多。要我是外商,我都不敢坐。”

抗议也没用,南河只有一个省份,而新加了商情组的贸易团具体数字是19,一个能比得过19个吗?蒋学的抗议不过是表达不满而已,根本没有用。

好在,周渔早就有对策,于芳菲他们穿过了满当当的沙发区,直接出了门,坐上了等在了门口的大巴车。

大巴车迅速离开了饭店,开往了飞机场,路上,于芳菲将写好的牌子放在了前挡风玻璃上,上面用中英文写着“机场——广交会会场免费接送大巴”。

早上八点,坐了16个小时飞机的艾琳刚刚出机场,就瞧见了出站口站着的一个夏国工作人员,他手中举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广交会免费接送大巴由此乘坐!

疲倦地艾琳立刻走了过去:夏国的服务真是越来越好了,原先从机场到广交会,得先乘坐大巴,再市内转车,如今,居然已经有直达的了!

她喜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