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国日化1981笔趣阁 > 第24章(第2页)

第24章(第2页)

显然他对周渔这个阵仗有点吃惊,但毕竟是一家人,卓翼立刻问了一声:“味道怎么样?”

这位东北大哥并没有回答,而是慢慢将嘴巴里的蘑菇嚼碎下咽,这样的缓慢,反而让已经好奇到了极点的人们更加好奇了。

你说不好吃吧,他没吐出来。

你说好吃吧,他吃的这么慢腾腾,这么一碗热汤,泡上馒头和饼,要是好吃,那不呼呼啦啦就进去了,还用这么慢?!

尤其是,周渔仿佛是故意的,只发了这两碗,并没有一窝蜂地给大家都盛上,这会儿大家都没得吃,只能闻着香味眼巴巴地看着这两人。

急死个人!

张怀不是个能说会道的,大家的目光都凝聚在张继东身上。

终于,张继东咽下了那一口,他冲着周渔说:“你这蘑菇放了得有四五天了吧。”

周渔面色不改:“可不是吗?我们从南洲一路过来足足三天两夜,外加昨天到了后的一天一夜,这蘑菇一共放了四天了。”

一听这个,有人就有点担心了:“这蘑菇味道不好吗?老张,你别刚问,给大家说说。”

就连张小翠也有点担心,不安地看了周渔一眼,这人一看就是个懂行的,别挑出什么毛病来,他们费劲巴拉地带了两桶蘑菇,花了那么多钱和心思跟了过来,万一要是直接被人否决了,那可怎么办?

张小翠原以为周渔也会有点紧张,可看过去,周渔面带笑容,竟是没事儿人一样,张小翠就忍不住暗道:怪不得周渔能做生意,她这可一般人比不了。

好在张继东很快就回答了:“你们瞎猜什么,味道很好!我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因为跟平日里吃的蘑菇味道没区别,很鲜美!你们这一路运过来可是费了心思了。”

显然,张继东对蘑菇感兴趣,但对运蘑菇的人更感兴趣。

不过这会儿,大家可顾不了这么多了,既然新鲜好吃,谁不想喝一碗?尝了才有机会下订单啊。

立时就有人说:“给我一碗吧。”“我也来一碗。”“我不用碗了,我带着饭盒,给我一勺子吧。”

张小翠刚刚还提心吊胆的,听着大家招呼,终于松了口气,连忙说:“好,一个个排队来,这么多呢,足够了。”

当然,这次他们喝汤就发现,除了给一碗汤,周渔还顺手递上了一张卡片,“这是我们的住处,我们这两天晚上七点到十点进行订购,如果有兴趣可以来。上面还有我们南州市蔬菜公司的电话,这蘑菇可不仅仅要春节吃,平日里也广受欢迎,随时可以订购。”

张继东先拿过来一看,上面是周渔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的就是方便日后联系,而且这卡片不大不小,正和扑克牌一般,可以随手就揣进兜里,一点都不碍事儿。

真是好心思。

果不其然,大家领到了蘑菇汤,有的是先看看卡片上的内容,有的是先吃,但甭管怎样,刚刚这个还在议论今年到底能不能订够菜的地方,现在已经换了一种论调了。

“时间放到了晚上七点到十点,这个好,咱们这边忙完了,正好可以去看看。”

“这蘑菇味道真不错,鲜美没什么异味,过年肯定有人喜欢。”

当然也有人打听:“你们今年产量多少?起订量是多少?”

周渔回答:“我们今年供货量在10万斤左右,并不算太多。起订量这个我们没有要求,但上限有要求,最高一万斤。”

周渔这是为了打开销路,货不多,只能这么分开来。

但大家也没意见,毕竟蘑菇是公认的贵菜,少点调剂一下就可以了。

但周渔又说了,“但有一点,你们定多少,定好了时间,自己来运走,我们不负责货运。”

这也无所谓,在吴县这边,他们也是自己运输,连盖着的棉被胎都是他们提前运过来的,吴县只是多了一个北运站,方便他们办理业务而已。

南州处于中部地区,南下北上都很方便,这点量根本不成问题。

立刻有人又问:“那多少钱一斤呢?”

周渔来的时候核算过,这个价格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家第一年不敢订购,怕这么贵的东西没人买,折在手里损失可大了,太低了周渔不挣钱,她也不愿意。

她定的价格是两块二。

这是来这里后定下的,今年吴县的韭菜长得不好,产量不高,所以价格就高了起来,批发价到了两块二。

周渔就把平菇跟韭菜定在了一个价格。

过年北方人谁不买点韭菜包饺子,既然能接受韭菜,就能接受同样价格的蘑菇,没有突破大家的心里底线,更好谈生意。

果不其然,这个价格一出来,不少人居然是一脸惊喜,他们原先可都是卖的草菇,那东西夏天都死贵,可想而知到了冬天得什么价?

他们都以为周渔这平菇也得四五块钱呢,居然只有两块二,居然和韭菜一个价?那这个价格,就不怕没人买了。

立时,不少人都开始窃窃私语,打听的话也换了内容:“你们怎么能保证交货?你们是南州蔬菜公司的吗?”

这会儿,看的目瞪口呆的卓翼和左军也站不住了,连忙站了出来说:“周渔是我们南州蔬菜公司的蔬菜个体户,他们今年共建设140个蘑菇大棚,产量是可以保证的。”

左军还拿出了工作证:“这是我们的工作证,大家可以看看。”

他俩可是老熟人,来了三年自然有人认识,又拿着盖着章的工作证,这下大家可信了,于是问周渔:“这么多人如果都想订购,都一窝蜂的涌过去,你给谁不给谁啊。”

这会儿蘑菇汤已经分完了,大家人都不错,很多人还去水龙头那边涮了涮给周渔送回来,他们数着不缺,已经准备走了。

周渔临走前给大家做了保证:“无论要多要少,先到先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