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国日化1981笔趣阁 > 第26章(第2页)

第26章(第2页)

周福军还是有点遗憾。

倒是张小翠比他想得开:“放着周渔这么厉害的人在这里,你担心什么。今天挣不着,周渔肯定有办法以后挣到的。”

周福军讷讷地说:“那也不能全指着周渔,她多累。咱要是勤干苦干就能挣来钱,不更好吗?”

他俩显然不是一类人,但各有道理,周渔也没当中间人,而是将新买的笔记本拿了出来,上了无人的上铺,将在吴县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下来。

——其实不止是她给顾承耕建议,吴县同样也给了周渔不少启发。

倒是卓翼和左军送了人后还有点时间,两人就去了火车站旁的邮电局,给南州那边打了个电话。

伍月华这会儿也等着消息呢,一方面担忧今年的过年菜能不能订够,一方面也担忧周渔的蘑菇下了这么大本钱,能不能顺利卖出去。

其实对于卖出去她是没有异议的,她敢肯定,蘑菇即便贵也是抢手货。她担心的是周渔的身份,她就是个个体户,改革开放虽然已经三年了,但大家的观念还很有待更新。

周渔这样的身份,这些同行们能不能认可?愿不愿意订购?还有她现在大棚才建了几个,人家会不会要来看看,万一看了发现啥都没有那可怎么办?

伍月华这几天都没睡好,一双眼底都是青黑色的。

这会儿电话一下子响了起来,伍月华连忙接了起来,就听见里面传来了卓翼的声音。

伍月华连忙问:“怎么样了?”

等着卓翼把发生的事情简短说了一遍,直到挂了电话,伍月华都觉得这事儿有点出乎意料,怎么就全卖出去了,还给人家吴县提了好建议,成了001号呢!

可是,你觉得这事儿周渔办不出来吗?想想那天闯入她办公室的小丫头,伍月华忍不住笑了,这可真是周渔能办出来的事儿。

她连忙说:“安排一下,后天下午我去火车站接站。”

三天两夜的火车说真的特别累,张小翠和周福军开始还跟旁边的人打打牌,后面也烦了,躺在卧铺上看天。倒是周渔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感受,写完了就睡觉,被他们称之为真能睡。

等着到了南州,已经是第三天的下午,三个人里,周渔因为睡得多精神饱满,周福军是身体好也精神饱满,只有张小翠萎靡了。

一出战,周渔就瞧见了伍月华,正冲着他们挥手。

周渔连忙过去了:“您怎么来了?”

“卓翼没说我们要接站?”伍月华笑着问。

周渔点头:“自然说了,但我以为就是司机送我们回村,没想到您过来。这是什么风?”

伍月华哈哈大笑:“是你的富贵风!我可都知道了,你这是去吴县可是干了件大事,001号,可见顾县长和吴县人对你的认同。”

伍月华不得不感叹:“我以为你们梅树村是慢慢起飞的,谁能想到,是一飞冲天的?”

“走吧!”伍月华指了指说,“我专门借了车,送你们回村。”

周渔往那边一瞧,居然借了辆小客车,几个人上车,伍月华和周渔做了前面两个位置,张小翠和周福军他们就往后坐了。

坐下后,伍月华就问了问具体的经过,然后就说:“你们既然以后要往外卖蘑菇,那么就需要电话线,我已经跟邮电局找了人,给你们村分了一条,你明天就去办理,争取年前装上,别耽误生意。”

这真是急人所急。

无论是已经签好合同的订单,还是以后的,都需要电话联络的,可这会儿安装电话不是有钱就行,还是批准。

周渔本想着回来跑跑呢,没想到伍月华替她都办好了,她不由说:“多谢您。”

“你跟我不用谈谢。说真的,我也快退休了,我一直觉得就这么平稳的度过就可以,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你能干,那就使劲儿干,有事就来找我。”

当然,她还问周渔:“你想过没有,你们140个棚是不是能够供应得上?”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昨天周渔说人家吴县名声大于实力,如今梅树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她建议吴县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用的是借力。

但种蘑菇却不一样。

吴县的名声永远属于吴县,而蘑菇的技术一旦分出去,就不属于她了。

所以这招借力是不好用的。

周渔点头说:“的确有点供不应求的感觉,不过我们村目前就这些人,大家第一次种菇,这个规模已经是极限了,后续自然会增加菇棚。”

周渔反问:“您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伍月华也实在,直接说:“这是你凭本事挣来的,我其实作为蔬菜公司总经理也跟着沾了光,今年能在年终总结上好好写一笔,你要怎么做,我这里只有支持的。”

“只是,蔬菜公司不是铁板一块。你们村里没有种菇的熟手,可咱们南州是有的。”

这已经点的很清楚了,小王庄吗!

这个周渔已经想到了,只要消息传出去,小王庄肯定能听到,周渔当时给利民餐馆卖蘑菇,一天就几十块钱,他们都眼红想偷技术,如今生意这么大,肯定是想参与进来的。

周渔点头:“我知道了。对了,我还有个东西给你。”

周渔将一个叠好的厚厚的信纸给了伍月华,伍月华连忙打开,入眼第一行写着:“我在吴县三天之所见”。

“这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