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国日化1981笔趣阁 > 第46章(第2页)

第46章(第2页)

“您就是担心她,您是个坚强又富有同情心的女性,自己受过的苦不想别人再受,所以才帮忙的。”

江云都愣在那儿了,周渔的话可没人对她说过,她真那么好吗?她不就是个普通女人吗?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半天来了句:“你要这么说话,那李处长有可能信你。”

这不就是说周渔会说吗?周渔都乐了,“我是真的提了建议,李处长也真的听了,您放心好了。而且,就算货没拿到,我也不可能怪宋雪梅。”

两个人都这么说,而且不知道怎的,周渔明明比宋雪梅年轻,江云就是觉得她说话很算数的样子,她点点头,“那就好,那我就不担心了。我得赶紧赶火车去。我先走了。”

周渔就叫了一声:“江云大姐,留个联系方式吧。”这么好的人,可以常联系的。

江云看了一眼宋雪梅,点点头:“也行。”她就从本上写了写自己的地址,递给了周渔,“你们有空来苏省,到我家来做客。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我们苏省也有好多好厂子呢。”

周渔笑着说,“说不定我们很快就见面了。”顺便,递出了自己的名片。

这张名片可是惊到了江云,那是手掌大的半张纸,硬壳做的,还是彩印,说真的,孩子们的语文书封面也就是这种印刷了。

上面最大的图是个非常漂亮的白色三层楼,上面写着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下面是几张小图,是里面的复原图,大水晶灯,扶手电梯,江云这会儿可不觉得周渔瞎说了:“哎呦,你们南州发展这么快吗?你这可不是门市部,这是友谊商店啊。”

她扭头就冲着宋雪梅说:“那我就不担心了。这还有什么担心的,这得多大本事,怪不得你能给李处长出主意,真是太厉害了。”

同时,作为一个二手贩子,她也动起心来,“那你们一定来苏省啊,这么大地方肯定要货吧,我给你介绍厂子。”

等着江云走了,宋雪梅已经抑制不住了,她其实刚刚就想问,可是江云在,她真怕有什么不好的结果,毕竟周渔这人特别镇静,从她脸上根本看不出什么。

“怎么样了?”

周渔点了头:“应该没问题了,咱们可以攻克下一家了。”

宋雪梅简直想哭,她原先觉得,扩店人家不租给他们,已经是很难办的事情了,那几个月,她简直愁的不行。结果到了海市,她才知道什么叫难办,她天天着急的要死,她知道周渔有办法,可没想到,真办成了。

她这会儿眼泪都要下来了。

周渔可没想到,宋雪梅还是个泪人。她不是个爱哭的人,她从小泪腺就不怎么发达,小时候他们家里做生意,父母都忙没人管她,就给她钱让她买着吃,就被大孩子盯上了。

他们将她堵在小道里要钱,周渔根本没怂,直接扑到了带头的那个身上,跟他狠狠打了一架。

对方都六年级了,她才三年级,对方是个小男孩,她一个女孩子,对方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周渔是个不罢休的性子,他俩打的昏天暗地,谁也不肯松手,等老师赶来的时候,衣服也破了,头也破了。

周渔是一滴眼泪没流,半脸血揪着对方的领子问:“还敢不?”愣是把对方吓坏了,后来不但赔了钱,见了她就跟见了鬼一样,跑的飞快。

周渔这会儿陪哭是不可能了,只能哄她:“好了,咱们紧张这么多天了,庆祝庆祝吧,我请客,咱们吃点没吃过的,去吃西餐怎么样?”

宋雪梅看着周渔,哭着点了头:“好!”她也不是故意的,就是从小眼泪现成似得,委屈了高兴了就想掉,原先在家里怕人说已经不掉了,来了门市部好像又回来了。

叫了那两位,他们四个直奔了这边一家著名的西餐店,蒋学名他们都是年轻人,根本没来过这样的饭店,四处看着。

周渔还以为他们在好奇,哪里想到,等着坐定,蒋学名来了句:“原先刚看着一号店那几张画纸,有点想象不出来到底什么样,今天我算是能想象了。咱们那个水晶灯是垂下来两层吧,那比这个可要大多了。”

“这地面是木地板吧,咱们那个是大理石的,一定更好看。”宋雪梅说。

“咱还有扶梯呢。”周三春连忙补充。

周渔忍不住摸了摸额头,她带出来三个工作狂。工作狂就算吃饭,也不会忘了工作的,这边周渔刚点了餐,大家新鲜了一下没见过的西餐,那边蒋学名就汇报上了,“我们去了食品厂,好家伙,不比日化厂的人少。”

“现在大家都认为麦乳精是最有营养的东西,送礼给孩子吃都选这个。好多地方的供销社卖空了都补不上货。不过食品厂跟日化厂不一样,日化厂蹲点还能买到,食品厂全部都是各地供销系统直接订货,拉走,除非有条子,不卖给小商小贩。”

周渔就问:“你们怎么知道这消息的?”

周三春立时说:“就知道瞒不住你。我们想,来都来了,不能白来,周边问问。恰好也奇怪,食品厂旁边有个小土屋玻璃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麦乳精,我俩就寻思,这不能白贴,就敲了敲窗户,结果那个人就卖麦乳精。”

“他说,厂里根本不会给私人货,想批发都是从他这里买。他手里的是职工们的福利品,一个月能有一百来罐,但价格不便宜,说是这是送礼的好东西,人家都是加价卖,我们便宜买不可能。”

“那咱们一号店不能这么进货啊。这怎么比日化厂还难办?”宋雪梅皱起了眉头,“咱得一起想办法。不能这么放弃。”

其他两个人脸上也是不带任何犹豫的,周渔就知道,她这士气算是拉起来了。要知道,刚来日化厂,所有人都说不可能,周渔认为大有可为,三个人也是心里打鼓的,只等周渔的办法,现在却要一起想办法了。

周渔点点头:“先高高兴兴吃饭,吃完饭,一起想。”

倒是李晓明,周渔一走,他直接将办公室的门关了,给自己下了一杯浓浓的茶水,坐了下来,又将这两天所思所想所听,直接列了提纲,写了出来。

从早上十一点,一直到下午四点,他都没带停,反而越写越兴奋,直到最后一笔落下,他坐在位置上,看着整整七页稿纸,浑身酸疼,手腕酸痛,脸上却是兴奋异常。

他根本没休息,只是检查了一遍错字,随即站起身来,拿着刚刚写就的文章,推开门,往后面的办公楼走去。

周渔他们根本就没有在日化厂中游览过,一直认为业务处所在的楼是办公楼,其实并不是,业务处这座楼是原先的老楼,原先都是广播室等用,后来政策放开后,把业务处迁到了这里。

实际上,办公楼在后面,他转过了老楼,很快就到了新楼旁边,然后疾步上了二楼,敲响了负责销售的副厂长刘玉囍的门。

刘玉囍一看是李晓明,直接说:“正好你来了,我还要找你呢。有人举报你,说你私下联系批发商。怎么回事?”

李晓明一听就明白了,就是早上让找周渔的事儿,“我来找您,也是为了这事儿。”

这一说,刘玉囍挺感兴趣,这显然不是为了批发的事儿,他指了指桌子前的座位:“坐着说。”

李晓明直接将自己写好的文章,递给了刘玉囍,然后介绍了一下:“我见的这位同志叫做周渔,她是南河省南州市人,是个农民……”

刘玉囍收到稿子后,自然要看一眼,上面的题目让他有些惊讶,因为写的是:《未来二十年日化行业之所想》。

这个题目可是够大的,五年前他都没想过会改革开放,半年前他也没想过,可以放开日化行业,但现在,李晓明说要畅想二十年,他第一反应是,变化太快了,他们想不到。

而且,李晓明不是这样务虚的人,他之所以被放到了业务处,就是因为他踏实守纪,突然拿出一篇这样的文章,让人疑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