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国日化1981笔趣阁 > 第158章(第2页)

第158章(第2页)

她也是做设计出身的,作为一个时尚品牌的高管,她太知道了一件事了,那就是灵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只能说,周渔在做这款香水的时候有了比好还要好的想法。

律动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华美日化的眼光和实力,当然,也证明了两点。

一方面是华美日化打造品牌的能力,他们在与体育明星合作方面,简直无出其右,一时间,很多体育明星的经纪人或者自己,都打了电话来,表示了合作意向。

另一方面是证明了水生调的市场欢迎度,所以,评定会收到了667家申请。

既然来了这么多人,评定会很快忙碌了起来。

讨论会暨博览会是6月12日开幕,6月10日开始,就有人陆续到达。

华美日化的合作伙伴卡尔文的芭芭拉就是这一天到达的,她在电话里笑着说:“我对夏国很感兴趣,想要看看夏国首都风采。”

沉浸系列香水如今表现不俗,两家正是蜜月期,周渔专门到机场接了芭芭拉。

往回开的时候,芭芭拉一直往外看去,周渔只当她是没见过夏国,所以特别感兴趣,没想到她说的是:“我没想到,变化真大。”

周渔好奇地问:“你来过夏国吗?”

芭芭拉摇摇头:“哦不,但是我七十年代的时候看过新闻报道,上面有夏国的照片。”

周渔想了想,那应该是美国总统访夏的时候的照片,芭芭拉说:“我没想到,这才多少年,就完全不一样了。”

是的,也许在很多国家,十年都会一个样子——他们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在夏国,因为改革开放的原因,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子。

此时他们已经进入了市区,街上车水马龙,自行车大军穿行而过,形成了特殊的风景线。孩子们带着红领巾,身上是干净整洁的运动校服,年轻时尚的男女们,烫着头发,穿着漂亮的裙子衣服,化着妆,自信的走在大街上。

他们头发是浓密的,脸蛋是红扑扑的,眼睛是冒光的,但最为吸引人的是脸上的表情,那是一种精神焕发的神态。

六月初的天气并不算太热,车窗开着,从外面吹进来了风,也带进来了外面的声音。

可以听到,他们在说说笑笑。有电视台正在路边随机采访,声音也被送了进来:“你觉得夏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呢?”

女孩和朋友们骄傲的回答:“我以为会越来越好。”

连语调都是上扬的。

语言的确是人交流的根本,但是,人类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动作神态语气来分辨对方的精神面貌,芭芭拉对着周渔说:“很美,健康的昂扬的美。”

芭芭拉饶有兴趣地问:“周总,你觉得,我们开发一款运动香水怎么样?就叫热烈。”

卡尔文已经与华美日化深度合作,这次来主要是参加讨论会,这算是捧场。

但是,芭芭拉突然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周渔自然应了:“可以的,正好翁小雪今天也在,可以沟通一下。”

事实上,这样的合作比比皆是。

会程一共六天,安排的也比较紧凑。

前三天安排了三场讨论,第一天主题是肥皂:在洗液冲击下肥皂的新趋势,第二天是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第三天是香精:水生调在消费者中的崛起。随后三天则是博览会。

大家都以为,这就跟在别的研讨会一样,读完论文,大家就自身的理解发表一下看法,然后热切地达成共识就可以了,哪里想到,夏国人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他们讲环保主义者极简主义者更倾向于使用肥皂,而不是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洗涤剂,就有夏国的人拿着笔记本跑到对方身后开始咨询,环保主义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产品。

有研究院将高密度洗衣粉的新型研究,就有夏国人捧着笔记本去问他们,这个技术到了什么程度,与原先的浓缩洗衣粉有什么区别,在国外大家是否接受高密度洗衣粉,它和洗衣液有没有竞争力?

总之所有人发现,国外各家公司连研究院等科研人员,来了足足700余家单位,将近两千人,而夏国日化行业,香精行业,还有各大相关高校研究所,来的比他们多多了,足足四千余人。

芭芭拉都惊讶地问周渔:“怎么这么多人?”

周渔笑着说:“这不是共同学习?”

实际上,是李晓明提前跟国内各日化厂和香精公司香研所再次强调了这次讨论会和博览会的规模和档次,让大家拿出全部精力来准备。

然后又强调了他们的宗旨:想推销的就推销,想引进的就引进,不懂就问,真好就买——他们这次还邀请了不少日化研究所实验室,还有大学精细化工方向的专家教授过来,为的就是更多的促成合作。

龙平梁还跟周渔说笑:“李厂长终于将我们凶悍的一面落实了。”

这三天可以这么说,大家以为是来看看夏国风光,瞧一瞧华美日化究竟是在怎么样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然后最好能够找到新的商机——夏国市场也好,和华美日化合作也好,这都是不错的。

哪里想到,博览会没参加,自己先被压干了!

当然,他们也没得抱怨,因为真的知道了答案——华美日化怪不得这么强悍凶猛,原来是在这种环境下催生的最强者!

却不知道,他们根本方向就错了,华美日化不是养出来的蛊,它是领头的王!

不过好在,夏国人虽然问得多且深,而且似乎根本不懂人情世故,不达目的不罢休,但也有好处,譬如那位讲环保主义更愿意使用肥皂的人,叫做奥利弗,是做洗涤用品市场研究的专家。

而缠着他不停问的,则是来自于东山省的一家肥皂厂,他叫刘学明,这是一家私营厂,只做肥皂,而且因为质量好,所以进入了梅树村门店销售,是东山省一人店里卖的最好的肥皂之一。

但是肥皂利润低,而且在国内竞争太激烈了,他早就想跟着前辈一样出海闯一闯,不过他们根本没这样的资源,评定会一传达出要开这个讨论会和博览会,就立刻报名了。

如今他仔仔细细将对方问清楚了,就直接说:“我可以聘请您为我们的产品规划一条出口销售路线吗?”

奥利弗都惊了,他说:“我很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