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国日化1981格格党 > 第98章(第3页)

第98章(第3页)

一动手,这区别就太明显了。

普通粉放了三勺,浓缩粉放了一勺,普通粉的泡沫很丰富,一看就很有去污力的感觉,但浓缩粉的泡沫却不算多,连盆里的水都能看见。

两个人使劲搓了搓,发现再加上半勺浓缩粉,大概也能洗干净,只是泡沫也不算多,苏启生的妻子说,“我觉得还是能用的,这么算也是合算。”

苏启生却摇了头:“观感就不行,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非离子,大家都觉得泡沫没起来,就是肥皂洗衣粉没放够,就是洗不干净。再说,大家也算的不这么细,哎,卖不好是有原因的。”

第二天,苏启生到了办公室,万益立刻就汇报了一下:“行长,我昨天回去试了试,浓缩粉的确做不到承诺的,一勺顶不了三勺。”

他只说事实,别的就不说了。

但足够了,苏启生点点头:“约一下轻工业厅的张副厅长,还有商务厅进口处贸易处的蒋学,一起聊聊。”

苏启生自然是想问问这个浓缩粉目前有没有相关规定,没想到的是,轻工业厅的张成新厅长还真知道。

他个子特别高大,声如洪钟,一听就说:“其实是在制定当中的,因为浓缩粉近年来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迅速,所以这次也将浓缩粉的标准纳入了考量中。”

“目前我得到的消息,的确是8%。”

他去问这个,自然是因为南河日化要引进相关生产线,总是要提前打探清楚的,否则设备进来了,不符合规章规定,那就麻烦了。

他皱着眉头说:“如果真是这样,浓缩粉生产线倒是的确需要慎重。”

即便他是南河日化的主管单位,心里向着南河日化的,但有一点,他们是首先得保证,外汇不会白花了。

如果浓缩粉真的不受欢迎,南河日化可是没有任何还款实力的,那这一百多万美元不就是浪费了吗?谁不心疼?!

所以,这会儿他也不能向着南河日化,说违心话。

不过张成新也为南河日化争取:“既然浓缩粉不行,那南河日化还是引进普通洗衣粉生产线吧,我们省去年的缺口是七千万,这两年稳步发展,肯定缺口越来越大,引进五吨年的生产线,是可以填补我们的缺口的。”

苏启生没吭声,蒋学倒是开口了:“既然都是洗衣粉,那我认为,两家企业各有优势,也难以抉择,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能轻易肯定,这笔资金着实不小,还是稳妥为好。”

“我的想法是,不如让他们两家比一比,说说他们为什么要引进,思路是什么,市场在哪里,目标是什么等等,优中选优。”

这不就是给华美日化说话吗?

张成新很是反对:“我认为不必要,就没有给私人企业外汇贷款的先例,如果是十万八万试试就试试,这一下子一百多万,出了问题谁负责?”

蒋学则说:“据我了解,华美日化的还款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一方面,华美日化老板周渔手中还有菌菇公司,梅树村门市部和商场,资金一向充裕。另一方面,因为她在82年秋交会上担任咱们省商情组组长,帮助了不少省内外企业,很多企业都愿意提供外汇留存。”

这谁不知道?说真的,要不是周渔这个私企身份,张成新也挑不出毛病来,但是,作为直管部门,他们自然有别的考量,倒也不是敝帚自珍,而是各种缘由。

“华美日化有这么多外援,他们又有那么多销售员,凝脂皂和肥皂卖的都好,今年不引进生存也没问题。但南河日化不行,他们可是有上千名职工,如果放任他们这么亏损下去,职工们怎么办?他们怎么过日子?”

这的确是相关领导该考虑的事情,但是蒋学也实话实说:“张厅长,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但据我所知,南河日化现在的设备不比华美日化差,而且他们是从油脂提炼到皂化,都是自产的,成本更低。外加他们经营多年,在南河市场占有率一直不小。”

“但这么大的优势,他们目前反而效益不行,这不正说明,不是设备问题,是其他的问题吗?如果不解决相关问题,肥皂不行,香皂不行,为什么洗衣粉行?”

“南河缺口七千万,这七千万一定是买我们自产的洗衣粉吗?”

这显然是说到了关键,但张成新也有自己的坚持,他质问:“你这是唯经济效益论?社会效益不是效益吗?”

蒋学的回答是:“进口设备不是一劳永逸,不是遮盖过去的不足的万能宝物。应该是先解决现有问题,再图真正发展,否则都是空中楼阁。我作为进出口贸易处的处长,经手过众多引进案例,同样的生产线,甲家挣钱,乙家赔本,不是少数。”

“苏行长,我还是认为,应该慎重。”

周渔根本不知道这场讨论,她那天见了苏启生后,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回了一趟南州,看了看香水厂房的进度,还去了一趟京市,转了转四号店,顺便给尤雪丽捧场——她的一部电影《江湖女侠》上映了。

虽然拍了不少片子,但这是第一部上映的,即便只是个小配角,尤雪丽也兴奋坏了。她和徐一骏去看了一遍,周渔到了京市,她又扯着周渔看了一遍,“这可是有纪念意义。”

的确是,尤雪丽外形出众,人也机灵,来了京市后,很快就演上了重要配角,更何况,春节过后,凝脂皂的广告一播,她名声大噪,还有剧组请她演主角,今非昔比了。

周渔将订的花塞给她:“恭喜了。”

周渔忙忙活活,倒是柴建华、范广西、武国强、伍月华他们都着急的很,好在苏启生那边并没有拖延很久,第二个星期,周渔就收到了万益的电话:“周总,你准备一下,我们想要听听华美日化对于引进生产线的想法。”

周渔就问了一句:“只听我们的吗?”

这没什么不能回答的,万益说:“不是,是你们和南河日化的,同一天一起听。”

能把华美和南河日化放在一起,当众比较,就说明将他们放在了同一起跑线,华美的优势将会得到全盘的展现,华美的机会绝对不小。

周渔立时应了:“我们会好好准备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