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孙女,周老旺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花:“哎,那可太好了,这要是二十年前,谁敢想啊。那会儿我就天天愁,家里那么穷,三个姑娘,拿不出像样的嫁妆,那可咋办!”
“我可真没想到,我能住小别墅,开小汽车,打电话,孩子还能上最好的大学,你说,咋跟做梦一样啊。”
是啊,弹指二十年,谁能想到,当初那个拖着行李被大学开除的女孩,能带着梅树村,能带着华美集团,能带着夏国日化行业走到这个地步呢?
不知道谁把电视打开了。
那是周远征友情赞助的大屏幕,平日里跟村里的老人放电影用的,但这会儿,不知道谁放起了周渔的演讲。
一看是周渔,立时大家都关注起来:“哎呀,这是去哪里啊。”“怎么看着好像是大学?”
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周朵笑眯眯地说:“是南河大学,前两天请我姐讲一讲华美集团二十年,我姐从卖菜开始讲,四爷爷适合在今天放一放,我就拿了录像带回来。”
一听这个,大家都集中精神了,“对,今天适合放这个,也让孩子们知道知道,咱们梅树村能做起来,开始有多难?”
“难什么?人家周渔繁育了菌种,找到了销路,咱就是跟着干的,要说难,也是周渔在前面难。”
“就是,周渔挣钱了咱们才跟上,外面都不知道多羡慕咱们梅树村,说我们走大运了……”
说着说着,声音就小了,大屏幕的声音响了起来。
周渔讲第一次去卖菜,还得盖上铺盖,怕人看见。
讲想要培养菌种,偷偷摸摸在百货大楼那里找人买试管。
讲梅树村门市部开业被人放了鸽子,饼干开了天窗又不能被发现,只能隐晦打广告找聪明人救场。
讲想要买日化线设备去南州肥皂厂帮忙,结果厂长太大方厂没起来又差点黄了。
讲自己去买设备遇到强买强卖……
这一路走来,经历的事情可太多了。
周渔讲,屏幕里的学生们听得一惊一乍,时而因为遇到困难而着急紧张,时而因为听到周渔别开生面的解决办法而哈哈大笑……
而在梅树村,不知道什么时候,原来聊天的说话的四处逛的村民们都聚集了过来,连85岁的老村长也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出来了。
他们坐在凳子上,听着这些知道点大概却不知道细节的“故事”,他们知道这不是故事,这是真实的人生,是在改革开放风风雨雨二十年间,华美集团经历过的事情。
不少人眼睛中都蓄满了眼泪,老旺叔喃喃道:“我们是运气好,可周渔哪里是运气好,这一路多难啊!”
再难也走过了。
等着周渔讲完,就开始了互动环节,有学生问周渔为什么种蘑菇?有学生问周渔开门市部的时候就想到用渠道对抗外资吗?
周渔都回答的很幽默,大家哈哈哈的笑着,直到一个学生站起来,“那么多行业,您是学农的,为什么要做日化?”
这个问题一出,村里人都好奇起来,秋桂婶都说:“就是啊,周渔,你学农,门市部一开始也是为了卖蘑菇,怎么就突然要做日化了呢!”
“是,当时说你要做日化,我们都有点担心,觉得不搭噶,还是老村长说,我们都不懂,把蘑菇生意守好就行了。”
周渔没想到,村里还有这样的讨论。
不过看着大家好奇的目光,她的回答没有学校里那么文绉绉,她回答学生的是因为那是我的心中挚爱,她回答乡亲们的是:“那是我的梦想。”
是的,梦想。
不知道是否能实现,但一直为之努力的梦想。
她梦想着不再被那些外资欺负,梦想着我们的货架上再也不会没有国产品牌的身影,梦想着有朝一日我们的日化产品也可以出口海外,卖遍全世界!
“大姨,那你实现了吗?”佳佳在旁边认真地问着周渔。
这问题一出,顿时引爆了全场,大家都笑了起来,不用周渔回答,梅树村无数人都在帮她回答:“可做到了!”“早就做到了!”“佳佳,你大姨特别厉害!你以后就知道了!”
是的,周渔,你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