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值加5。
马五妮的嘴巴张成圆形,被噎得一时接不上话来。
马五妮到底久经沙场,也就震惊片刻,很快就反应过来。她气得七窍生烟,提高嗓门:“哎哟歪,你可真厉害,一上来就给我扣那么大的帽子。我压迫她啥了?我还复辟那啥帝制,我有那么大能耐吗?”
宋知南一脸严肃地说:“马同志,伟大领袖还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你儿媳妇来妇联说句话你就百般阻挠,还试图威胁工作人员,你这是想一手遮天?这个问题很严重你知不知道?”
杠精值加5。
马五妮气得直跳脚。
宋知南丝毫不受影响,继续一板一眼地询问:“马同志,你家是什么成分?你爷爷奶奶是干啥的?你太爷爷太奶奶是干啥的?交代一下你家祖上九代的成分。”
马老太太气得两眼喷火,一跳老高:“你啥意思?你凭啥查我家的成分?我告诉你,我娘家就是乡下的,我爹娘都是贫农,我娘家是八代贫农,思想红得很。”
宋知南面带诧异:“哦,原来你也是农村出身啊,那你咋还看不起乡下人呢?你这不是看不起自个儿嘛?”
老太太语结。
宋知南自言自语:“不对啊,人咋能看不起自己的出身呢?我觉得你的家庭成分肯定有问题,你爷爷是不是地主?”
马五妮急声反驳:“你爷爷才是地主,你们全家都是地主。”
宋知南一点也不生气:“你怎么这么着急这么紧张?你别急,慢慢交代。”
“我交代你个头,我不跟你说了。”马五妮骂骂咧咧地往外走去。
马五妮气得肝疼,一出门就像个大喇叭似的,大力宣扬宋知南多么不讲道理。
她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哎哟歪,妇联的工作人员真是一届不如一届。那个小宋你们知道吧?她只向着年轻媳妇。我一去,人家就给我扣大帽子,还说我家是地主?我家是八代贫农,哪来的地主?你们不知道,那个王翠花从妇联回来后,腰板都挺直了,说话声都变大了。还说我们家配不上她,还说我们家是在城里找不到媳妇才去的乡下。我呸。我儿子有工作又老实,长得也俊,当初多少有工作的城里姑娘稀罕他……”
围观群众不解地问:“既然有那么多城里姑娘稀罕他,那你家为啥要娶个乡下媳妇?”
马五妮被噎了一下,随即又说道:“我们当初眼瞎糊涂呗。”
还有人刨根问底:“我咋记得因为你公公婆婆老生病,你老头也有病,你到处托人给你儿子说亲,媒人都躲着你走?”
马五妮瞪着眼睛,拔高声调:“没有这回事,你肯定记错了。”
……
马五妮这一番宣传后,众人反应各异。
附近的媳妇们:“宋知南真的替年轻媳妇说话?真有这种好事?”
附近的婆婆们:“连马老太都败在宋知南手里,说明这个小宋有两下子。以后会不会也轮到咱们?”
“人家小宋很讲道理,她教训的是马老太那种蛮不讲理的婆婆,咱们都是好人。”
“说得也是。”
也有不少跟马老太差不多的人,她们觉得宋知南坏了规矩,婆婆教儿媳妇做人那不是应该的吗?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你现在不让婆婆耍威风了,那就是在破坏规矩。她们打算以后遇着宋知南,好好跟她说说。
宋知南在下班路上就遇到了认识的不认识的婆婆们。
这些人都自来熟,见着宋知南就聊上了。
“宋同志,我听说你把王翠花的婆婆怼了?”
宋知南正色道:“大娘,那不叫怼,我们是在给她做思想工作。我都是为了她好,俗话说得好,‘地和生百草,人和万事好。前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婆婆心不好,老了过不好;婆婆心不善,以后没人管。”
“可是那做媳妇的不就得听婆婆的,孝顺婆婆吗?”
宋知南瞥了对方一眼,突然问:“媳妇都听婆婆的?都得孝顺婆婆?你以前都听你婆婆的?特别孝顺婆婆?”
老太太梗着脖子回答:“那当然了。”
宋知南正色道:“大娘,你不要觉得我年纪小就蒙我,你当初可是天天跟你婆婆干仗,这附近谁不知道?你还去过妇联哭闹,我们妇联可是有记录的。”
老太太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拿眼瞪着宋知南。
有个眼熟的大婶出来打圆场,“哎呀,都多少年的事了还有记录啊。”
宋知南:“我们可是妇联,当然得有记录。不信你看,这是我今天的记录。”
大婶接过一看,果然是工作记录,不由得啧了一声。
她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宋啊,你的工作能力是强,工作也很有热情。但是吧,这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的时候,该和稀泥就得和。你看看你,多好的一个小姑娘,因为总给人调解矛盾让大家伙讨厌,那多不好,你心里也会难受的。”
宋知南身板站得笔直,语调铿锵有力:“领袖教导我们,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因为工作被某些人讨厌,就相当于我在战场上受了伤,我一点也不难过,因为这是我革命的勋章。”
众人一脸震撼,竟然还能这么想?人活久了,果然什么人都能见到。
宋知南说完这番话,昂首挺胸地离开了。
确实如此,她不止有被讨厌的勇气,还享受被人讨厌的乐趣,把对手的恨意当勋章。她这么正直这么善良,别人讨厌她一定是她做对了什么。一群人讨厌她,那是因为这群人都认识。今天又是顿悟的一天,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