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教授的诊断有误,他也无法提供正确的诊断。
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有很多。
特别是年轻的医生,都不敢发言。
过了片刻,前排一位中年医生举手。
高教授示意他回答。
“可能是患者有湿邪困脾,应该先祛湿再通气。”
高教授摇头:“思路不错,但患者舌苔不腻,无明显湿象。”
接着,一位女医生站起来:“是不是有肝郁气滞的情况?需要疏肝解郁。”
“脉象沉弦细涩,不太符合。”高教授再次否定。
陆续又有几个人回答,有的说应该加活血化瘀药,有的怀疑是肾阳虚,但都被高教授一一否决。
渐渐地,举手的人越来越少。
李旭眉头紧锁,突然,他想起了今天早上的情报——“有关中药材发展的讲座”。
这个看似无关的信息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猛地意识到一点,高教授自始至终都没有提他今天讲课的内容。
但是系统情报不会有错。
也就是说,高教授今天讲课内容是有关中药材的。
难道高教授的诊断没有错,问题出在药材上?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
胡启明竖起大拇指:“兄弟,牛啊。”
苗丽也小声说道:“厉害。”
别管会不会,当着全市同行还有一些老中医的面,敢举手就已经很厉害了。
高教授注意到了他,微笑道:“这位年轻人,请说。”
李旭站起来,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高教授,会不会是你开的药方没问题,而是药材有问题?”
简简单单一句话。
却犹如拨云见雾,让很多中医同行恍然。
他们都觉得高教授开的方子没问题。
但为什么治不好病?
刚才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药方上。
却忽略了药材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中医摇头。
怎么可能这么简单。
但高教授却笑起来:“年轻人,说得好。”
他环视所有人,提高了声音:“各位,当时患者找我复诊说没有见效时,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的是我诊断有问题?”
“于是我专门请教了我的老师……”
听到这里,众人震惊。
高教授都这么厉害了。
他的老师岂不是更牛?
只听高教授继续道:“老师听了我的叙述,也认为我开的药方没问题。
我苦思冥想,始终不得要领。
于是决定亲自给病人煎药,全程参与,以便寻找原因。
结果病人从药房里拿来药,我一看就发现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