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回来后,并没有休息。
而是拨打了几个电话。
很快,一些病人陆续来到诊所。
这些都是前几天高教授推荐来的小儿厌食症患者。
他们有的从省城过来,还有外省的。
一共四位患者。
最久的已经等了四天。
“抱歉,我本以为当天就能回来……”
李旭对病人道歉。
病人家属本有些情绪,但等李旭拿出特殊大米后,抱怨顿时变成了惊喜。
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走了。
李旭却并没有多少高兴。
他自己心里清楚,
他治疗小儿厌食症,依靠的是特殊药米。
药米没了。
他就被打回原型。
而等下次药米收获,需小半年时间。
“还是要提高自己啊。”
李旭拿出一本医书,认真的翻开。
中医知识浩如烟海,需要一辈子学习。
不说别的,单说最基本的四诊法。
问诊有一问寒热二问汉;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每一问都大有学问。
比如问所苦,即主诉现病史,这是问诊的重点。
注意了解症状的部位、性质和症状变化的情况,注意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如咳嗽问痰的情况,发热问恶寒和出汗的情况,腹痛问大便情况等。
注意症状发生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起病较长的属虚证,起病较短的属实证。
务求详尽而不遗漏,务求准确而不虚假。
最难的则是切诊,也就是诊脉。
人有正常脉和病脉。
正常人的脉象应该是缓和、均匀、不急不慢、不大不小、不硬不软,速度为“一息四至或五至”,脉学上称为缓脉。
病脉有二十九种普通病脉和七怪脉。
最常见的有十五种,浮脉、沉脉、迟脉、数脉……
每一种脉象都对应相应的病症。
再加上其他的症状。
李旭只能说掌握了皮毛。
正看书时,
又进来一位病人,一个年轻女人抱着孩子。
李旭有些面熟,是附近小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