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这个年代的工厂,就跟三十年后的学校差不多,聚集了不知多少小商小贩。
甚至连这个镇子,都可以说是工厂的配套设置。
江尧一路看下来,发现街上大都是饭馆裁缝理发店,果然在这个年代,想要买点小吃零食都没处买。
哪怕是小孩子想吃糖,也只有供销社才拿得出来这种稀罕物。
江尧找了个饭馆的大娘问路。
“姐,你知道职工子女学校在哪吗?”
饭馆的大娘喜笑颜开。
“我都多大年纪了,你还叫我姐!”
“往这边走,遇到岔路口左拐就到了。”
江尧摆了摆手:“姐,谢谢啦。”
江尧背着背篓,直奔职工子女学校。
在这个年代,工厂里都有配套的医院学校文化室之类的设施。
而且含金量还不低,能考上大学的,往往都是职工子女学校里的学生。
江尧一路加快脚步,总算在学校中午放学前赶到了学校门前。
结果就看到学校门口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有捏泥人的,拿木头板子做宝剑的,还有卖皮筋卖钢圈的,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吆喝声不断,一个比一个嗓门大。
要不说这个年代的人中气足呢!
你说话不大声,别人都听不到你说啥。
江尧找了个末尾的位置,掀开盖在背篓上的被子,拿着一把棕树扇子就往中间扇。
边扇还边吆喝:“卖月饼,香酥月饼。”
自己过路的中学生闻到香味,不自觉的就朝这边看了过来。
那是眼睛都看直了,嘴里直冒口水。
在这片大地上,从来不缺好吃的东西。
可要是家家户户都吃的起吃的上,最起码也要2015年之后。
坐在江尧旁边的是个卖玩具的小老头。
拿木头雕了很多自行车,小亭子之类的物件。
那精美程度,放几十年后高低得是个街头艺术家。
说不定还能评上一个非遗传承人!
小老头一脸好奇:“小伙子,你这月饼这么香,卖多少钱一个?”
江尧伸出五根手指。
“五毛。”
小老头点了点头,嘀咕了一声:“倒是不贵。”
的确不贵,拿票买面粉是三毛钱一斤,去农村有余粮的家庭大量收的话,应该能更便宜一点。
但里面还加了花生芝麻豆沙,再拿油烤出来,卖五毛一个,纯属薄利多销。
江尧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把他这月饼的名气打出去,而不是眼前多赚几块钱。
小老头紧接着就说道:“但你摆错地方了啊!”
“五毛钱一个,你应该在职工门口摆。”
江尧也明白对方的意思。
五毛钱一个的月饼,放在学校门口哪个学生买得起呀。
江尧这边的工厂,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百来块钱,还要负责一家人的开销。
能有多少钱给孩子。
但江尧却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笑容。
“您老瞧着吧,我肯定能卖出去!”
小老头一脸的不信,抿嘴摇头。
说道:“我在这里也有些年头了,来来去去的那么多人,谁的买卖能做好,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你这么卖不行的,听我老头子一句劝,换个地方。”
江尧也明白是好心,并且这个年纪的老头,见的人遇的事也够多,他说的还真没问题。
但谁让江尧是重活一世的人,他脑子里的东西,可不属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