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秋天有时特别短,这几日似乎有些即将入冬的感觉,林书阁刚写完给郡守府的公文,便听到外面吵吵嚷嚷,他站了起来,朝门外道:“出了何事?”
有差役回道:“大人,今日流放的犯人到了,杨县尉带人去接收安排,好似与人有冲突,差役们都往那边赶呢。”
与人冲突?杨炎做事稳重,怎么会与人随意发生冲突?
“带我去看看。”
“是,大人。”
到了城门口,便见几名差役趾高气扬地对着一名衣衫褴褛的少年打骂,鞭子狠狠地甩在少年身上,旁边一名男子面带怒意,被差役死死拉着,其余犯人皆是噤若寒蝉。
清泉县的差役怒目而视,杨炎则伸手拦住了拿着鞭子的差役的手,那差役气焰嚣张,大声骂杨炎多管闲事。
“都住手。”林书阁喝道。
“大人。”杨炎等人看到林书阁后立刻行礼。
“发生了什么事?”林书阁问道。
“禀大人,我等奉大人的命令与这位大人交接犯人,不想他对犯人肆意辱骂殴打,下手极重,似是冲要这名犯人的命去的。”杨炎怒道。
“林县令,你可不要偏听偏信,是这罪奴桀骜不驯,我这可是略微施以惩罚而已。”那名差役将鞭子收了起来,眼中满是不屑道。
“这些犯人既然已经到了我清泉地界,自然归我县管理,还轮不到你来管教,况且看他伤成这个样子,估计也活不成了,对了杨炎,燕都的公文上写着清泉县来了多少流放的犯人?”
杨炎配合道:“回大人,总共一百有五人。”
“哦,是吗?我看这些人也不过五六十,再加上这名犯人是本官亲眼所见被你虐打致死,我想其余犯人不会都是死于你之手吧?本官即刻上书,便说这押送犯人的差役,你叫什么名字?”
杨炎道:“王七。”
“押送犯人的差役王七于途中对犯人肆意虐待,造成流放犯人折损……”林书阁冷眼看着他,一字一顿道。
王七咬牙道:“大人,小人可从未对其他犯人如此,是这犯人屡屡挑衅……”
“哦?也就是说你这是专门针对他?”
“小人……小人没有……”王七脸上冷汗直流,低眉顺眼道。
“既是没有,还不快退下,这是我清泉地界,还容不得你放肆。”林书阁厉声道。
“是……是,”王七带着手下差役灰溜溜去了驿站。
“杨炎,找大夫给他们看看吧,其他人先带去平乡。”
“是,大人。”
林书阁见事已结束,转身要走,却被一人叫住。
“穆远舟多谢大人对我和幼弟的相救之恩。”他朝林书阁跪下道。
林书阁见他举止有礼,料想应是受到牵连的官宦之家,“不用了,本官也没做什么。”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林书阁见有人打马而来,头发高高束起,猩红的披风随风而动,面容英俊,姿态潇洒,正是谢谌。
林书阁见他下马朝自己走来,笑道:“回来了?此行可还辛苦?”
“不辛苦,刚回来见哥哥不在县衙,问了人才知道哥哥来了这里。”谢谌一边说话,一边将身上披风脱了下来,披在了林书阁身上。
二人并肩而立,皆是同样的风姿卓然,本应是极为养眼的一幕,众人更是看得目不转睛,谁都没看到穆远舟在看到谢谌的时候,眸子震动,眼中带着不可置信。
第122章校尉敢问大人可是谢小公子?
“仲宣,这趟出去赵都尉有何指令?”林书阁和谢谌走在街上,今日有市集,街上叫卖声不断,十分热闹。
谢谌笑道:“指令倒是谈不上,不过有好消息,哥哥要不要听?”
“什么好消息?”林书阁问道。
“好消息便是赵都尉让我带兵在此屯田,防止羌人再生异心,故而我可以与哥哥……”谢谌声音中满是愉悦,林书阁却有些奇怪,刚想问他为何不是回去防范匈奴,就听到有人喊他。
“林大人,好些时日不见了。”
林书阁转身一看,竟是文鸢。
“文娘子,好久不见。”林书阁见她衣着虽然简朴,但神采奕奕,看来从虎崖山的噩梦中逃脱出来,已经获得新生。
打招呼间便有行人过来买豆腐,文鸢立马招呼起客人来,朝林书阁露出歉意的笑,林书阁朝她点头让她招呼生意,便和谢谌走了。
“刚刚说到哪里了?”林书阁看向谢谌。
谢谌脸色古怪,“每次同哥哥出来,总是能碰到哥哥认识的人,在甘州便是如此,没想到在清泉也是如此,从前的书生,现在又是文娘子。”
林书阁含笑看着他,半晌后才道:“仲宣,你可真是……”
“真是什么?”
林书阁:“小孩子脾气。”
还以为这段时间长进了,不再乱吃飞醋,没想到故态复萌,醋坛子又打翻了,无论男女,该吃就吃。
“我可不是小孩子,哥哥难不成不知道?”谢谌还牵着马,他手中挽着缰绳,微微侧身道。
林书阁飞快地看了一眼四周,蓦地想起谢谌走时二人做的事,顿时脸红心跳,拉着他急忙往县衙走,光天化日的,说的什么话。
谢谌被他拉着,心里美滋滋,嘴上却道:“哥哥想的什么,脸这样红?”
“大人,大人,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