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 120130(第1页)

120130(第1页)

第121章奴变就在江南乱成一团的时候,宋时的……

就在江南乱成一团的时候,宋时的人反而加快了在江南招募士兵的动静。

在连年的战乱和天灾之下,北方如今剩下的人口,不是已经被调动起来,就是被之前造反的义军裹挟着带走了,目前整个北方能用的人手并不多,即使是在宋时的全力调动之下,依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别说男子,就连老弱妇孺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在独轮车的普及后,减少了一些体力的负担,宋时还组织寡妇成立天足营,主要维护水车和在修路过程中的一些相对轻便的活计。

不仅仅是招募士兵,其实只要是人,宋时都想要。要知道南方的文风兴盛,建国初期太祖还曾因为科举之中南人太多,而设下南北分榜取第的政策。

南北榜的设立是为了南北平衡融合,但是要论学识,哪怕是北榜的头名如果放在江浙之地,也很难出头。

只要有科举的一天,从同年到座师,从弟子到门生,这片连绵数百年的人际关系网络,就永远结不开。

政治一旦牵扯上了人情,那腐朽的速度就只会越发加倍。

正面硬杠取第科举,宋时暂时还没有找死的打算,但是从侧边敲敲边鼓,挖挖墙角,她还是愿意的。

宋时推行的选材考试后选拔出来的人员,半学半吏,只需要月余就能上手安排岗位,只要不被都察院抓住把柄,老老实实干活,通过了考成,升迁之路就简直是一条光明大道,虽然漫长但是由吏转官指日可待。

当然如果被都察院抓住了,那么不是流放万里,就是菜市场门口留用一头之地,毕竟,乱世宜用重典。

最重要的是,北方已经缺人到连女人都能做官了,那么这些原本就文才远超他们的南人为什么不行。

在江南各地流行起来的一些便宜的小报上,除了募兵的信息外,也开始有选材考试以及女官的相关内容,自然也是引起了江南地区的深刻反响,但是闯王的大军一南下,这些东西立刻就失去了关注度。

江南的主权者全副心思都去关注闯王的动向,宋时趁机派人在江南的各州府县中设立募兵点,但是那些因为江南文风过盛,而郁郁不得志的落魄文人可不会放弃这么一个机会,抱着一丝希望纷纷过来探听情况。

然后被分批拉走。

沈时川就是其中一个。

他出身沈氏旁支,考取了七次都未曾中举,听到了京师那边的消息后,他毅然决然的准备赌上一把,去京师,考选材!

到了朝廷坐落在安阳县的募兵处,沈时川手里捏着自己的户籍,又开始犹豫了起来,毕竟在旁边看了半天,结果看到来往的人大多都是一身破烂的佃户或者是下仆打扮的粗野汉子来从军。

蹲守了半天,最后看到一位文士打扮的人优哉游哉的走出来的时候他才放下了悬着的心,从树后面走向了募兵处。

他没注意到,在他起身越过那位文士后,对方挑了挑眉看着他走进募兵处的身影这才对着隐藏在暗处的几个同僚挥手示意,原本一直对准了沈时川要害处的弓箭这才放了下来,看着他走进了募兵处。

危险解除。

那人早在沈时川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他,见他蹲守良久还以为是哪里的势力

过来打探情况,或者想要搞点破坏。

差点就想把他抓进来拷打一番了,没想到他自己倒是老实进来了。

临时设立的募兵处虽然并不起眼,出于对于江南各势力的妥协,没有大张旗鼓的通告全城,只是默默的伫立在一旁。

这个办事点的作用,其实主要还是募兵的,选材只是顺便,因此整个大堂就只坐着一个人,隔壁的募兵处倒是人声鼎沸。

沈时川表明了想要入京参加选材考核的事,招募的人只是核验了他的户籍,让他当面背了点四书五经的内容,确认无误不是文盲后,就直接拿出一个木牌子,在上面写写画画,然后递给沈时川。

“拿着这个去隔壁的客栈住宿,不要钱,明天早上的马车去州府集合!”说完那人就低头继续写写画画,和旁边的算盘进行死磕,没有理会沈时川的意思。

沈时川倒是从对方尖锐的嗓音中察觉了什么,但是也没有多说,只是拎着木牌准备去隔壁的客栈。

旁边一墙之隔的是募兵处可比他这热闹的多,有问待遇的,有问安家银的,还有问出发时间的,以及战功核算标准的,还有问脱奴籍的,也有瞒着父母偷偷过来报名结果因为年纪不够,必须父母过来签字,然后被追过来的父母打的哭爹喊娘的,还有以抓捕逃奴名义要带走已经报名的富户……

多方对峙,但是募兵处却处理的有条有理,有文有武,数十名穿戴精良的士兵朝天放了几枪,瞬间就震住了那群吵吵闹闹的人。

然后再和追捕逃奴的人商量价格,直接用银钱买断下人的身契,他们软硬兼施,不少的人只好就此放弃。

而这些人将被重新登记入册,只是身份从奴隶变成了流民,再迁入军户。

让旁边的沈时川看的有些入神。

江南之地蓄奴之风昌盛,随着天灾频频,流民也多了不少,最便宜的时候,一个饼子就能换一个孩子,不少官宦富商当初买下来不少的奴隶,哪怕不是去耕田开矿,在商贸繁盛的江南,人丁的用处自然不少,哪怕是摆面子,充排场,谁家没有个成百上千的奴仆。

如果说江浙之地还有些文化底蕴,能压住那些奴仆。

那么徽州那种民风彪悍,靠经商而崛起的百姓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大多沐猴而冠,将那些奴仆视如草芥,随意作贱。

显然朝廷对于这种情况已经不满很久了。

奴籍之人,一旦从军入伍,不仅自身,就连父母兄弟都能一起脱离奴籍。

这对于官宦人家的心腹或许诱惑不大,但是对于处于底层那些人来说,无疑是条翻身的捷径了。

都是卖命干活,给朝廷卖命或许还有光宗耀祖的一天,这段时间永明城的贺章将军,从一个流民,一跃而起成为镇远军中领头人物的事迹一直都在广泛流传。

在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所有集结在客栈的人都被喊了出来,天色还未亮,那些人都被分批塞到了等候在一旁的牛车之上,沿着官道直接去了码头,上了大船。

沈时川也被塞进了一艘大船,船舱中同行的还有几个书生,大家面面相觑,但是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原本京师旁落之时,运河早已断绝,但是在收回京师后,海运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漕运方面受到了威胁,不由的加快了疏通的速度,不过月余,原本江南地区的东西又重新开始出现在京师。

虽然江南政治上的命令并不一定听从朝廷,但是明面上还是依托在朝廷的体系之下,只是一到交税的时候就随便给上仨瓜俩枣开始哭穷。

给钱是不可能给的,但是赚钱是绝对不会停的。

商路断绝的期间,江南也不是没有动过心思和女真人做生意,只是,晋商下手不仅比他们快,而且更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