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绫忽然意识到,从出了城开始,太子殿下俨然变成他的跟班,他想吃什么便吃什么,想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不用自己掏钱,吃不完的也有人替他收起。
这怎么像话……明明云珩也是好容易出来一趟……他两三口把豆泥骨朵塞进口中,奋力咽下。
“不要只问我,少爷今日想吃些什么?玩些什么?”
云珩一懵,被他问住了。
两岁的小儿尚且贪吃,他当初拿了陌生宫女给的一块糖,差点一命呜呼,从此食物于他来说,只为果腹,分为“可以放心入口的”与“吃了兴许会出事的”。
同样,自几年前遇刺,他有许久没踏足这样热闹的市井,该说除了上朝,办差,去御书房,请安以外,他几乎没怎么离开过自己的晞曜宫,更别提来这外城。
只要远离诱惑,远离好奇,抵御住寂寞,就可以最大限度远离危险。
以至于他答不上阿绫的问题,他没什么想吃,亦没什么想玩。事实上这样的哄闹让他不安,可看到阿绫久违的热情与欣喜,他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都可以。”他抓住阿绫的手腕,想牵他往旁边站一站。
可阿绫纹丝不动,与他面对面立于人群中,铁了心要他一个答案。
云珩无奈,绞尽脑汁:“我……许久没出来了……也不知有些什么。”他四下环视,嘈杂入耳提醒了他,“听说百姓们今日都要去旸谷庙里拜拜求平安,而后再吃一碗斋菜,不然,我们也去看看?”
阿绫莞尔:“好啊,走。”
石板阶梯的尽头,庙宇立在最高处,香烟缭绕,仙气十足。
“这里香火好旺。”阿绫转头,“人这么多,怕是要等上一阵子才能吃到斋菜了。”
“无妨。”云珩推着他,“看前头,当心台阶。”
果然,挂了“七星阁”牌匾的斋菜堂外大排长龙,云珩向来不爱凑热闹,萌生退意。可见阿绫兴致勃勃,便也硬着头皮跟人排在队尾。
“公子要看看平安扣吗?”有小道童托了一盘子玲珑多彩的玉佩走到他们面前,“今日我们真人出关,凡是拿了佛像玉器的,都可以去神前开光,求水官大帝消灾解厄保平安。”
小道童看着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满脸稚气。云珩眼见着他端着铺了红缎子的木盘从队头走到他们面前,乏人问津,屡屡碰壁。
阿绫看了那孩子一眼,点点头:“好啊。你这端的都是什么?”
“平安扣,玉如意,平安豆,无事牌!公子想要什么我们都有!”孩子心地单纯,有什么都挂在脸上,原本恹恹不乐,例行公事似的经过他们罢了,听到生意来了,圆溜溜的眼顿时亮起来,仰起一张天真的小脸。
看到阿绫时,小道童瞳仁一颤,脱口而出:“啊……公子面慈心善,一看便是我道门有缘之人。”
“是吗?”阿绫笑笑,似乎也不当真,垂眸看着他盘子里的花花绿绿,指了指正中那枚淡紫的豆荚,“这枚是?”
“公子好眼力,这块是烟青玉,平日可不怎么见的到,是我师父“空幽真人”远走蓬莱仙山寻回的。刻意雕成了斋菜里四季常备的平安豆,寓意四季平安。”
阿绫点点头:“若我买了这个,便可以请里头的真人开光了?”
“公子,玉有灵性,说‘请’不说‘买’的。”小道童振振有词,“挑玉是结缘,您跟这块玉有缘,请务必请它回去,日后定能为您驱邪挡灾。”
这一本正经的样子,别说阿绫,连一旁的木棉,熊毅几个也被他逗的忍俊不禁。
“原来如此……那,这平安豆,我要多少银子才能请到啊?”阿绫也配合着他,一本正经问道。
“只要三十八两。”道童狡黠一笑,似乎也不是那么天真了。
“三十八两啊……”阿绫面色遗憾地摇摇头,又叹了好大一口气,“那看样子,在下跟它缘分尚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