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元帝静静看着这一幕,也未曾阻止。
场面正焦灼着。
瑞王明昆道:“皇妹,此举不妥,都是大雍重臣,你如此行事,未免太不给人面子。”
明晏冷道:“本宫贵为镇国公主,谁给本宫面子了?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靠别人给的。”
明昆:“你若有话好好说便是,何苦连刀都拿了出来?”
“这群人油盐不进,一句话都听不进去,迂腐至极,好好说谁听?”
明晖也搭腔道:“靖安,这不是边关,你那套野蛮的方法行不通。”
明晏冷眼盯着他,“四皇兄,注意你的语气,怎么?瞧不起战场上的方法吗?你缩在京城做了这么多年的富贵王爷,有什么资格对着我品头论足?北荣打过来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请缨平定边关?”
“你!”明晖气得抖手,“你要将边关平定的功劳全安自己身上吗?”
“自然非我一人之功,只你既然受了镇北军的保护,就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说我边关的方法有多上不得台面。”
明晖气得喷火,转头道:“父皇,靖安轻狂跋扈,不懂规矩,身为公主,此番作为给皇家蒙羞。”
明昆也道:“靖安小时候很有分寸,想来这十年不在京城,性子或许野了些,又立下不世功劳,行事自然随意些。”
话里话外,都说她仗着功劳不将成元帝放在眼中,行事逾越。
临王明殷规规矩矩站在大殿中,十分可惜摇了摇头。
动作大得成元帝想忽视都难。
“临王,你有话说?”
明殷行礼道:“儿臣只是在感慨,小妹回来之后,三皇兄四皇兄关系都好了些。只是大皇兄不在了,大皇兄以前最疼爱小妹,如果他还在,小妹现在肯定在京城做最尊贵的逍遥公主,哪里需要在朝堂之上独自对战百官。”
明殷叹了口气,“说来说去,小妹还是如小时候一般,一心赤诚,只想着为父皇分忧,根本不考虑自己。”
又开玩笑道:“还如十五年前一般孩子气,一听说父皇气病了,一个人冲去为父皇讨公道,不知道背了多久跋扈的名声,明明她小时候最乖了。”
成元帝听他所言,也想到了往事。
眼前同十五年前的记忆似乎重合了些。
不同的是,十五年前他没有亲眼见到才十岁的靖安是怎么一个人怒气冲冲跑到穆家指着那穆申的鼻子骂他老顽固。
最后还是魏王将她哄了回宫。
回来之后红着眼睛守在他床前说,父皇,我把穆老头也给骂病了,替您出气了。
忆及往事,成元帝眼神柔和了些。
望向大殿,道:“靖安征战十年,在朕所有子女之中,除魏王外,她最能干,功劳最大,不过让她暂管户部,诸卿便有这么多理由反对,说来说去,不过因为她只是公主。”
成元帝站了起来,“靖安若不是公主,以她的功劳,便是储君也做得,如今只让她代管户部,她赫赫战功,不配吗?难道真要鸟尽弓藏,只因为她是公主,就让她在大雍需要之时在战场流血,如今边关稳定,便要将她困在府中?如此作为,谁还敢为国尽忠?”
成元帝似乎累极了,道:“诸位不必再议,朕意已决,若有不服者,尽管上书辞官,朕批准便是,退朝!”
说完便抬脚朝侧面下了台阶。
徐嘉高唱道:“退朝!”
将震惊到鸦雀无声的大殿众人拉了回来。
众人一阵呼唤,“陛下,三思啊。”
众人喊得凄切,成元帝停下了脚步。
众人眼中又升起期待。
没想到成元帝朝明晖道:“让华致跟着靖安,从今日起,由她去练,若受不了,便不配为皇家子孙,剥夺他世子封号。”
说完彻底离开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