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围着户部衙门的府兵将人群团团围住。
明晏道:“诸位同本宫一起去大理寺吧,免得在此胡说八道。”
四周围满了府兵,原本吵闹的众人也害怕起来。
本以为法不责众,靖安公主也不会怎么样,没想到她不按常理出牌啊。
这时人群中有人小声说道:“听闻靖安公主在北地之时一天要杀一百八十个北荣人,咱们不会死在这儿吧。”
“天子脚下,她不敢这样猖狂吧?”
“惹急了兔子都知道咬人呢,靖安公主可不是兔子。”
“她可是杀神,大殿上都敢拖刀让大臣死谏,她不敢干什么?”
众人开始后怕起来,望着明晏已经骑马离去的背影,打消了和府兵起冲突的念头。
乖乖跟着往大理寺走。
到了大理寺的时候,队伍后面跟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可以去大理寺观审,一个个都兴奋不已,想去凑个热闹。
大理寺少卿李庸本就看着堂中突然多出来的堵嘴捆绑的商户就还没反应过来。
底下差役就来报,靖安公主带着一大群百姓来了大理寺衙门,还支会了刑部尚书和御史台,要三堂会审。
穆原回到协政堂还没坐稳,就又听到了这个消息,正巧大理寺卿就在旁边,一起就回了大理寺。
命人支会御史台派人过去。
明晏坐在堂中,刑部尚书常正华坐在对面,衙门上案是如坐针毡的大理寺少卿李庸。
穆原带着大理寺卿到时,大理寺衙外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
里面的看着还面有戚戚,外面的恨不得当场嗑瓜子看热闹。
拿着纸笔记录画画的甚至都要爬上了树。
大理寺卿年近五十,看得一阵摇头。
“公主此举,当真闹得不小。”
穆原道:“公主杀伐决断,吾等自愧不如。”
大理寺卿叹叹气,和穆原一起走了进去。
与外面吵嚷的气氛截然不同,堂中十分肃穆。
见两人前来,忙起身迎接,“下官见过穆相。”
又朝大理寺卿打过招呼。
穆原点点头,都到明晏身旁。
想到她的记性,还是提醒了一句,“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都到了,下官已经让人去御史台请人。”
明晏抬眼,对他微微一笑,“有劳穆相。”
常正华和旁边胆战心惊的吴同和许阳山仿佛见了鬼。
靖安公主怎么对穆相态度这样好?
穆原示意诸位坐下,自己走到明晏身边椅子坐下。
大理寺卿也挨着穆原坐下。
案台后的大理寺少卿李庸简述了一下案情。
最近京中风声不断,大理寺卿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真让靖安公主查出了些纰漏,还召三堂会审。
想了想,还是提醒道:“公主,三堂会审需要陛下旨意,再由三部选人择日开堂,如此,才合规矩。”
明晏眼神转过去,听他说话比较客气有礼,语气也放缓了些,“劳烦大理卿提醒,本宫自然明白。”
从袖中摸出一物,亮了出来。
大理寺卿眯着眼辨认了下,立马跪地行礼,“吾皇万岁。”
堂中人也跟着都跪了下去。
明晏道:“父皇也不在此处,诸公不必多礼,坐下吧。”
众人又依言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