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不在乎谁是他亲弟弟,或是自以为是的‘保护’秦宁。
第二种可能性更大,毕竟秦华去上京后几个月就死了。
书中有关秦明烨性格描述只有四个字,温文尔雅。
其他着墨大都是展现对秦安安的宠爱,今日带吃食,明日送首饰衣裳。
层层叠浪的云层遮住了刺眼的阳光,大地蒙上黑纱,带来一丝阴凉。
沈新抛开这些思维发散的想法,县令的态度弄清楚了,秦明烨应是让县令对他多加照拂。
他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如果他身居高位,现在就不用小心谋算了。
但科举为官要做的事情更多,官场个个都是人精,一不小心就容易抄家灭族的死罪,天天提着脑袋过日子。
如果他经营得当,也得费不少心血,还是算了。
这种想法在脑海里粗粗过了一遍,就被沈新抛到一旁。
去西市的路上碰到了卖蜜饯的小贩。
木筐用薄木板分成四个格子,每个格子放着一种蜜饯。
有梅子蜜饯,柿饼,梨蜜饯和姜蜜饯。
蜜饯颜色红黄相间,蜜饯都裹上了一层白色的糖霜。
小贩看沈新有想买的意思,建议道:“客官要不要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沈新说:“行,我尝一块。”
他拿起一块深红色的梅子蜜饯,口感酸甜,柔软又有韧性,味道不错。
沈新抬眼问道:“你这蜜饯多少钱?”
小贩脸上带笑,“梅子和梨蜜饯都是十文一两,柿饼是三文一块,姜蜜饯十二文一两。”
“您慧眼识珠,我家的蜜饯用的都是上好的原料,算下来便宜又划算。”
沈新递过铜钱,说:”“三种蜜饯各来三两,柿饼来八块。”
他还没吃过蜜饯,估计秦宁几人也没吃过,正好买回去尝尝。
西市摆摊的秦宁和周围商贩正在说话。
头带灰色包巾的大娘羡慕道:“你家生意是真好,才摆几个时辰糕点和饮品就全都卖完了。”
“是啊,自从你在这摆摊,人来的比以前多多了。”右边卖饼子的跟着附和。
“我们也是沾了你的福。”
秦宁微微一笑,“你们家都在县城,来摆摊也方便,我家来这要一个半时辰呢。”
“起早贪黑的,也就挣个辛苦钱罢了。”又感叹道。
“您家的豆浆油条卖的也很红火,每天早上离远都能看到您这排着的长队。”
几人说说笑笑间,沈新就在旁边把油纸打开,递到二毛和三毛手边。
等他们说完话,他把蜜饯递给秦宁,说:“路上碰到卖蜜饯的,我尝着不错买了点,你们也尝尝。”
“谢谢相公大哥。”
三种蜜饯,三个人可以一人拿一包。
“相公,你吃不吃?”
秦宁不光问,还把油纸递到沈新面前。
二毛和三毛也睁着大眼睛仰头看着他。
吃多了腻,沈新摇摇头,“我吃过了,你们吃吧。”
三毛尝过了他和二哥手里的,瞄上了秦宁手里的蜜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