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无限告白by昀山TXT免费 > 第170章 告白(第6页)

第170章 告白(第6页)

②③

可也就是在那期间,我逐渐惊奇于世界上有这样一种存在,在固执丶敏感丶口是心非丶缄默丶难以捉摸的同时拥有人类所能想到的一切令人着迷的可爱特质。除此之外呢?我没能立刻理清思绪,直到那天▉▉▉▉▉,▉▉▉▉▉▉▉,▉▉▉▉▉▉。你气得直接按铃要求护士把我赶走,但等我真正开始穿外套,你又後悔了,但也不说话,就那麽看着我。

然後我又说了点不过脑子的话,结果火上浇油,不走也得走了。

但就在那一瞬间。

你看向我的刹那,原本应该很平平无奇的时刻,像有一股冷电流经过血管,它把所有程序全给打乱了,我当即意识到一个事实:我爱你。除却你本身的因素,是我这一生都像个试图溜下台的滑稽人物一样在那可悲的愚人节生日里循环,但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好像可以至少到4月2日【f】去了。有句话我以前一直没找着机会讲,但我一直想说,谢谢你。谢谢你愿意爱我这样一个人。是你让我觉得,有朝一日,我真能做到以前做不出的事情(精神层面上),或成为和以前不一样的人。这正是我努力争取过,却始终不得其法的东西;这他妈比单纯搞软件开发难太多了。

二十三页纸,我得加快速度了。

不过这部分差不多也就这些。

②④

总而言之,在4月3日晚上,伴随强迫性质的回忆丶对我七岁至今的三十一本日记丶《甜牙》与其他草稿的反复翻阅,我第一次如此强烈丶专注丶有序丶层层推进地寻找想要的答案,终于获得了灵光一现的顿悟——或者我更喜欢的贴切说法,“epiphany”【g】。一切终于连成一条线:为什麽自书被“出版”後我就再也动不了笔;为什麽即使我父母离婚的那一刻,我爸说追悼会两个月前就结束了的那一刻,甚至他把我和小姑的猫养死了的那一刻,我都不曾以如此的强度感到被人所抛弃。我太晚才意识到他当年仅仅是发现了《水生》,处于一时兴趣草草一翻,但实际上从未读过。他更没有真正看过《苦楝》。

据说有个编辑花了六个月校对它,可如果这真是我所想象的那种图书编辑,起码应该有人告诉我,我在第一页就拼错了一个单词。

最後还是我自己发现的。我爸说没人会注意,因为最重要的不是语法和内容,而是我十四岁能写十万字的英文小说。他说这本书鼓舞了公司很多员工的孩子更努力地拥抱课外班,以及我们有个老乡通过仔细钻研它,成功自学了初级英语。

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

我只知道到了最後,不论是编辑丶下属还是亲戚,不论出于识趣还是别的,谁都没暗示性地问一问他,为什麽这书写的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女同。

②⑤

大学毕业前夕我跟我爸出柜,他很震惊,问我对象是谁,我说还没有。出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我不曾踏入任何相关交际圈,导致一个“朋友”都不认识。

随後他又想弄清楚为什麽(当然不是问我为什麽没对象),我说我也不知道,可能因为这样就不用离婚了吧。其实话一说完我就後悔了,但没办法,覆水难收。我想我们俩当时都有点尴尬,不过场面还算和平。

像我之前所说,我爸很爱我,他没再说什麽。

重点就是这个:即使那个时候,他也没提一句我的小说。我不是说这故事跟我的性取向有什麽关系,确实没关系。可但凡我爸对自己亲手出版的书的内容有点了解,也不至于不産生一点怀疑。

至于《苦楝》本身,我也很久没去想它了。妈妈去世的那周我都住我爸那里陪他,在阁楼上发现了没被送出的二十几本书,全都未曾摘下塑胶模。所有印刷本都一尘不染,那层廉价塑料显然被精心擦拭过。我完全能想象到我爸如何对清洁工说:这是我儿子的书。这是他十四岁那年写的外文小说,你要好好打理,这是我们家最珍贵的东西。

但随即我看到,在干净的塑胶模下面,平整边缘上已经遍布浅色霉斑。

因为没有人看,也太久了。

整整一下午我都坐在楼上看那些霉斑,心里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我甚至以为我会哭,但没有。

我只是像每次一样,神经质地独自笑了很长时间。

②⑥

我爸本意是好的,我能理解他的意思。可他并不理解(正如我当时自己都不曾察觉),这世界上有些人,例如我,本质上缺乏以正常方式表达痛苦的能力。所以我所有重要的角色只能是女人,只能存在于过去丶未来和时空夹缝,永远脱离现实。只有依靠容器和喻体时我才能欺骗本能,忽视掉虚构和现实仅有一线之隔,放心将一切交付给潜意识,还自以为一切凭空而生,跟现实毫无关联。

但现在我明白了。

关于为什麽那些故事会是最终呈现出的样子,为什麽我会从刻意的悲剧结局里获得快感。

我当然可以写积极向上的故事,安排那里法则不曾破灭,相爱的人不会分开,所有人都能完好无缺幸福快乐地永远在一起。只是这对我毫无意义。

六岁那年我爸带我去电影院看《黑客帝国》【12】,男主本可以好好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却选择回到不尽人意的现实。原理如此简单:假的成不了真的。写作对我而言只是一种宣泄,它从来都没有任何建设性功能。小时候我还幻想过自己可以无所不能,但在长大前就已领悟:没有人是神。布里奥尼【13】暗示作者为某种意义上的上帝,仿佛只要写下一个故事,人人都有机会当创世主,可这种“神”也没什麽意义。

②⑦

它深陷于悖论之中,正如布里奥尼从来也无法靠她的《赎罪》赎罪【14】。这里我在说上帝悖论,是这样的:如果存在万能的上帝,他是否能创造出一块自己搬不动的石头?

如果他能——他有搬不动的东西,他不全能;

如果他不能——没什麽好说的了,他不全能。

结论:不存在万能的上帝。

于是我从好不容易找到丶彼时仍令我心神剧颤的epiphany里冷却下来。好消息是我已找到堵塞灵感的结扣所在,但即使试图手动开解,它仍然保持着一个扭曲的形状,难以立即恢复原形。

而且这次写作的目的明显和以往不同。这是个缓冲带,我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把个人情绪对着你一通胡乱输出。

我左思右想。《水生》正摆在桌角,我只看了它一眼,在电光石火间,想起了你对我们不幸的女主角流露出的态度。你总是问我,这故事是只能这麽收尾吗,我说是。

其实是也不是。有时候人完全出于无意识杀死自己笔下的人物,并不需要一个特别清晰的理由,正如你也不曾明说为什麽会对这个角色的结局格外在意。是因为这个小故事在我们俩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还是仅仅因为她这个人?从我这边看来,作为我的第一个虚构女主角,她特别在似乎于冥冥中参与了我後续的命运,包括在有意无意间和我们俩同时撞字的名字【h】,以及她的结局。

②⑧

重点在这里:是我给了她结局。

即使“神”不全能,他创造出一块凡人搬不动的石头,或者一块凡人搬得动的石头,仍然轻而易举。尽管她是死是活跟我本人毫无关系,我仍可以自由行使作为作者的力量,让已死之人复生,可能再顺带为其创造个新未来。

换而言之,我可以改变她的结局。

这一次她将不再仅为宣泄快感存在,一切仍然发生了,但那条河不会是结束。此後总有一天,她将透过车窗看见那个从河的另一边回来的孩子,在混乱依旧的世界里,她们会一起活下去。

这就是最初的灵感,一个脆弱丶短促丶虚无缥缈的小点。给早已成型的故事赋予新结局,于我是写作复健的阶石,于你……如果我之後一时半会写不出别的,那对你至少也是点安慰吧,毕竟你之前是真的挺纠结这件事。

我让大脑休息片刻,因为星期一到了。

睡了两三个小时後,我切了思维回去工作,在午休的时候继续想。

必须明确的是,我不能改动人物的性格,也不能变换背景环境,因为那样连故事内部也会毫无意义。

看南山清在轰炸期间的校园里活下来跟看一个叫南山清但截然不同的人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不是一个概念。我真正要重做的是在同一副设置下的情节走向,以及它们被打乱重组後,産生的新的含义(或者,“锁”)。

②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