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放学等我 > 黑暗中拥抱你(第3页)

黑暗中拥抱你(第3页)

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流淌,但并不尴尬。夏夜的暖风温柔地拂过脸颊,带来远处隐约的花香。

“家豪,”喻凯明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丶类似离愁的紧张,“明天…就真的要各奔东西了。”他看向远处城市的灯火,声音里有一丝飘忽。

“嗯。”齐家豪的心轻轻提了起来,目光也投向同一个方向,北京和维也纳,在地图上是多麽遥远的两个点。

“我…会去维也纳。”喻凯明的声音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不确定,“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嗯。”齐家豪应着,想象着那座音乐之都的模样。

“你会去北京。”喻凯明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回齐家豪脸上,带着探寻,“那座…有很多画廊和美术馆的城市。”

“嗯。”

“我们…”喻凯明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最恰当丶也最不逾矩的词句,喉结轻轻滑动了一下,“…会保持联系,对吗?”他问得小心翼翼,目光里带着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当然。”齐家豪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回答,语气肯定。这个干脆的答案像一颗定心丸,让喻凯明紧绷的肩线明显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那就好。”喻凯明的笑容在夜色中舒展开来,像月光拨开了云层,“别忘了画画。也别忘了…有空的时候,听听我发的新曲子。”他半开玩笑地说着,眼里却藏着认真的嘱托。

“你也是,”齐家豪也微微扬起了嘴角,露出一抹清浅的笑意,如同夜风中悄然绽放的小花,“别只顾着练琴,忘了…看看画展,看看不一样的色彩。”这是他对喻凯明的期许,也是对他艺术生命的另一种关怀。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暖意和淡淡的丶被夏夜暖风冲淡了的离愁。没有拥抱,没有泣不成声的告别,没有海誓山盟的承诺,只有对未来最朴素的约定——保持联系;只有对彼此梦想最真挚的尊重和鼓励——别忘了画画练琴;只有一份沉淀在心底丶无需言明的珍重。这份感情,始于画室窗边的一次偶然对视,成长于无声的靠近和日复一日的琴声陪伴,最终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沉淀为一份跨越重洋的丶彼此欣赏与支持的温暖力量。它不轰轰烈烈,没有太多身体的靠近,却如同那首《月光》,清澈丶纯粹,在各自的生命里留下了永恒的丶温暖的印记。未来还很长,充满了未知的风景,而他们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在各自的领域里,随着画笔的挥洒和琴键的跳动,徐徐展开新的篇章。

第八章

大学生活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新画卷,忙碌丶充实,充满了新鲜的气息和挑战。齐家豪在中央美术学院如鱼得水,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顶尖的师资让他如饥似渴。他徜徉在图书馆浩瀚的艺术典籍中,流连于各个精彩纷呈的画展,在宽敞明亮的画室里,他的画笔变得更加大胆,色彩运用也更加自由奔放。笔下描绘的世界,从校园一隅的静物和人物速写,逐渐扩展到更广阔的城市景观丶更深刻的人文思索。然而,无论笔下的题材如何变化,那些构图中的光影处理,那些画面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静谧感,似乎总带着一丝旧日的影子,一丝被琴声浸润过的韵味。

喻凯明在维也纳的音乐殿堂里尽情翺翔。古老的建筑,无处不在的音乐氛围,大师云集的课堂,都让他感到震撼和兴奋。他的指尖流淌出的乐章,技巧更加纯熟,情感表达也更加深邃和内敛。他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古典音乐世界,也开始尝试一些现代作曲技法。然而,在他深夜独自练习时,在他参加小型沙龙演奏时,那首德彪西的《月光》依然是他最常弹奏的曲目之一。每一次弹奏,都像是一次回溯,指尖触碰的不只是琴键,更是那段被阳光丶松节油和无声陪伴填满的青春时光。

他们保持着联系,像两条偶尔交汇的溪流。频率不算密集,却有着一种稳定的节奏感。时差像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却未能阻隔那份默契的延续。

有时是北京深夜,齐家豪刚结束一幅画的收尾工作,揉着酸涩的眼睛,手机屏幕会适时地亮起,是喻凯明发来的信息,时间显示是维也纳的傍晚:

【画完了吗?别熬太晚。咖啡少喝点。】

简短的文字,带着跨越空间的关心。齐家豪会看着信息,嘴角不自觉地弯起,回复一个简单的:

【嗯,刚收笔。你也早点休息。】

有时是维也纳的凌晨,喻凯明结束了一场成功的演奏会,兴奋和疲惫交织,他会坐在琴房,趁着灵感未散,用手机录下一段自己新创作的钢琴片段,背景里还能听到窗外隐约的城市夜声。他把它发给齐家豪,附言:

【刚写的,还有点粗糙。听听看,感觉怎麽样?(困。jpg)】

齐家豪会在北京阳光明媚的午後,戴上耳机,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认真反复地听上好几遍。他会仔细分辨旋律中的情绪,感受和声的色彩,然後认真地写下自己的感受:

【开头那段低音区的行进很有张力,像在探索未知的隧道。中段转入高音区的旋律很明亮,像光突然照进来,但感觉…光里还有点犹豫?结尾回归平静的处理我很喜欢,馀味悠长。整体感觉是…寻找光的过程?】

有时,他还会附上一张自己刚完成的丶巴掌大小的色彩小稿照片,可能是窗外的一角雪景,也可能是静物写生的一抹亮色:

【附赠一张‘光’的碎片。】

距离很远,时差颠倒,但那份在画室与琴房之间悄然滋生的丶根植于对艺术纯粹热爱和彼此人格欣赏的默契与牵挂,从未因距离而消失,反而在时间的酝酿下,沉淀得更加醇厚。他们分享着各自的进步与喜悦(齐家豪的画入选了校内展览;喻凯明得到了某位大师的指点),也倾诉着遇到的瓶颈和偶尔的迷茫(对创作方向的困惑;异国他乡的孤独感)。言语间,是朋友般的坦诚关心,却也藏着一层更深沉的丶无需点破的挂念与懂得。他们谈论艺术,谈论生活,谈论对未来的模糊构想,唯独很少直接谈论“想念”。那份情感,早已融入了每一次分享的画作照片和音乐片段里,融入了每一次跨越时差的简短问候中。

一个冬日的下午,北京迎来了入冬後的第一场大雪。雪花纷纷扬扬,像无数洁白的精灵在空中飞舞,很快将校园覆盖成一片纯净的银白世界。齐家豪从画室出来,裹紧了厚厚的围巾,只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睛。他踩在厚厚的积雪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丶令人愉悦的声响。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雪花飘落的簌簌声。他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气,肺腑都感到一阵舒畅。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他掏出来,屏幕上是喻凯明的名字。点开,是一条新消息,附带一个音频文件。他戴上耳机,站在一棵落满雪的丶枝桠遒劲的梧桐树下,按下了播放键。

清冽丶纯净丶带着一丝冬日暖阳般温柔的钢琴声流淌出来,瞬间隔绝了周围的落雪声。是那首《月光》!喻凯明的演奏!熟悉的旋律,却又带着全新的解读。德彪西原曲中月下清冷的疏离感被巧妙地柔化了,旋律里少了些清寂,多了几分温暖的怀念和一种悠长的丶充满期许的温柔。音符仿佛带着维也纳咖啡馆的暖意,又糅合了对旧时光的追忆,像月光融化了冰雪,流淌出汩汩暖流。

齐家豪停下脚步,静静地站在漫天飞雪中。耳机里的琴声仿佛拥有魔力,瞬间将他带回了高中那个阳光斜斜照进画室的下午,带回了那个琴声为邻丶心绪如织的青春时光。他仿佛又看到了玻璃窗外那个专注弹琴的侧影,感受到了那份无声陪伴的安心。他闭上眼睛,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个温暖而怀念的弧度,长长的睫毛上落了一小片晶莹的雪花。

他拿出手机,对着眼前被白雪温柔覆盖的静谧校园拍了一张照片。洁白的雪地上,几行深深浅浅的脚印通向远方,高大的教学楼在雪幕中若隐若现,雪花在镜头前飞舞,像闪烁的星光。他给喻凯明发过去,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敲下一行字:

“北京的雪,很美。安静得像一幅刚铺开的水彩。你的《月光》,也很好听。维也纳,也下雪了吗?”

发送成功。他擡起头,望着灰蒙蒙却飘洒着纯净雪花的天空,目光似乎穿透了遥远的距离和厚重的云层。他仿佛能看见,在大洋彼岸那座同样古老而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里,那个在温暖琴房中对着琴键沉浸于音乐世界的身影。此刻,北京的雪,维也纳可能飘落的雪(或者没有),齐家豪画笔下的色彩,喻凯明指尖流淌的旋律,被一首熟悉的《月光》温柔地丶永恒地连接在一起。这份始于青春画室窗边的纯粹情愫,如同这无声飘落的雪,安静地覆盖了时光,也温柔地落满了心间。

[全文完]

——分界线——

hhh很少写校园文的,本来说是be结局,但是後来改是改成了he,因为一开始写的不是同人文,而是我儿子(ー_ー)!!

ps齐嘉豪的嘉我打错了,但是我懒得一个个改了sorry!

ooc致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