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知道。」德柱虽然口中说着知道,但脑袋却轻微摇了摇。
德柱自己便是包衣出身,虽然在这次的内务府清洗中,德柱的父母兄弟并没有受到牵连,甚至因为德柱父亲做事一向讲究规矩,现如今还升任了一级。
但德柱家世代包衣,族中还是有不少亲人被慎刑司关入牢房之中等待审判,哪怕父亲升职,整个家族还是有些人心惶惶。
但若是胤礽奏摺上所说,能够被皇帝答应,那就代表着内务府许多人都不需要被连累,能够安稳族中的人心。
且家中孩子认真学习便能帮助父母减刑,说明现如今内务府诸人虽然还在慎刑司关着,但至少短期之内如果不是重大罪名,性命还是无虞的。
况且奴才和主子接受同样的教育,这是包衣奴才们从来不敢想像的事情,如今被太子殿下提及,德柱一时间情难自禁。
但看着太子殿下冷静的模样,德柱心中又有些羞愧。
「奴才觉得殿下这奏摺还是写得过於大胆了。」平定情绪之後的德柱,又恢复了以往的性子,冷静同胤礽分析起奏摺中的内容。
胤礽的奏摺中不仅说了一起办官学的事情,还说起了另一件事情。
内务府的人手短缺,可以外聘人手,从八旗亦或者普通百姓之间挑选合适的人手,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填补职位空缺。
「奴才这位这件事还是过於大胆了。」
「三旗包衣是陛下的私有财产,内务府帮陛下处理家事私事,这些自然是家仆奴才所应该做的。」
「但若是将紧紧因人手短缺便直接登报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岂不是要将皇家私事公之於众。」
「且内务府的管事不管大小,只要进来都是有实权的,伺候陛下的饮食起居,若是招来包含坏心的人,陛下难免会有危险。」
「自内务府建立以来,陛下的意思便很明了,除了内务府总管可以不是包衣出身意外,剩馀管事必须是包衣出身,只有包衣才是陛下认可的奴才。」
胤礽提起建立学堂减免罪责一事给了德柱很大的触动,因此德柱分析起奏摺的原因时,说话也大胆了许多。
胤礽看着自己奏摺中的内容,不得不承认德柱说的话其实很有道理,但有道理并不一定就要听。
「规矩生来便是要用来打破的。」胤礽皱起眉头,「任何东西都是要从无到有的,不可能因为一个规矩便一直不改变。」
「况且这内务府是汗阿玛一手建立的,内务府的所有规矩自然也是随着汗阿玛的心意所改变的。」
胤礽合上奏摺,但自己心中的想法并未有所改变。
德柱重新安静下来,只为胤礽挑亮烛火,不再说些什麽。
皇帝和太子之间的事情,是国事也是家事,他一个奴才实在不应该说得太多。
胤礽虽然这麽说,但还是听康熙的话老老实实将有关建立学堂,让年轻一带入学读书的事情重新写了一封奏摺。
不过这份奏摺中,胤礽写得更加详细。
内务府众人学成之後大部分定然还是要回归内务府,服务於整个紫禁城的运转,而宗室子弟学业荒废多年,若是只学习四书五经定然不可行,不如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将物理科学医学甚至经商等各个方面全部纳入教材体系。
想要从学堂毕业,必须经过五年的学习,这五年之间,宗人府的学生们完全实行寄宿制度,每十天可回家休息一日,在学校学习时,身旁不得有人伺候。
且五年之中前三年学习基础知识,後两年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中择其一深入学习,待最终学业过关之後才可获得毕业证书,只有拿到毕业证书的人,才能够顺利入职宗人府在朝中的空缺。
若是无法顺利通过学业,只能一年又一年读下去,若是故意不想通过,则会对家中进行着责罚。
胤礽将自己能够想到的方方面面全都写了进去。
且宗人府的後人们,不仅男子要入学堂,女子也要入学堂,一同学习。
宗人府的宫女们则是另外开了课业,不同男子在一起,但五年的学制依旧不变。
这封奏摺花费了胤礽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将自己能够想到的建议悉数写了进去。
随後胤礽带着两封奏摺,再次前往乾清宫中。
「两封?」康熙正在批阅奏摺,将胤礽手中的奏摺拿过来後,稍稍抬眉。
胤礽点头,「儿子还是想要汗阿玛再看看。」
「好。」康熙说得很乾脆,但明显没有打算重新打开之前那封奏摺,胤礽也不再强求,拿出自己的功课,坐在康熙身侧开始学习。
看着胤礽此番模样,康熙认真地点了点头。
胤礽在奏摺上写得建议,康熙全都认真看过,但他认为若是将奏摺上的那些事情全都公布出来,难免显得有些做事急躁。
因此只挑选了办官学一事,并未提起旁的。
而胤礽此番做事情的态度,也让康熙十分满意。
没有因为自己拒绝而改掉自己原有的想法,也没有因为不被答应而不依不饶,反而看起来很平静,不会给坏心思的人可乘之机。
第69章
胤礽重新将奏摺呈递上去,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完整同康熙阐述之後,心思便从这些事情上转开了。
年关临近,一整年的学习让胤礽成长了许多,也应该趁此机会给自己放个假。<="<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