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四方来食夕禾完结了吗 > 5 隔墙有(第1页)

5 隔墙有(第1页)

5。隔墙有……

回本部提交完材料,两人顺手领取了下一次出行的任务。

上次抽签时,何应悟手气太差,这回谈嘉山不敢大意,特意用加了有转运迷信一说的碌柚叶洗手液足足洗了三遍手,这才下手抽签。

好在抽中的任务地点还算中规中矩。

这一次,他们将前往蜀省桐垱镇,执行新城市的餐厅开荒任务。

本部通常会根据距离远近和任务难度,为首次探索的任务预留较为宽裕的完成时间。

可即便如此,何应悟还是忙得焦头烂额。

他也是第一次来桐垱镇,尽管按评审员培训手册里的开荒建议做足了功课,但他挑的五六家店,一家比一家难吃。

难得谈嘉山没趁这个机会损他,见人垂头丧气很是没劲,竟然还破天荒地安慰了何应悟一番:“刚开始都这样。哪怕是资深评审员,在新城市踩雷也是常事。我们现在从头捋一遍你找店的流程,看看是不是哪儿出问题了?”

何应悟收起唉声叹气的丧脸,他掏出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递给谈嘉山,在出行前精挑细选的店铺里,已有半数以上被他打了叉。

“出发前我先找了关于桐垱镇的一些网络素材,来源包括短视频平台丶点评网站丶网红vlog和网页搜索。”何应悟一家家把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夸张帖子们从收藏夹里删除,忿忿道:“真是信了他们的邪,没一家够得上评级的!”

谈嘉山挑眉,总算是知道症结出在了哪里。

“千人千味,在一般食客眼中,不存在普适化的评审标准,只要味道不差到离奇,再敷衍的店也能有自己的忠实受衆。”

他掏出手机,调出监察部门用来警醒评审员的宣传海报:“市场部每天都会收到无数份的商家合作邮件,为了利益夹带私货的评审员比比皆是,你上午才收到封通告邮件呢,还记得吗?”

“现在餐饮行业的推广营销,早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産业链。财大气粗的连锁餐厅,常常会找广告公司买下商圈内写字楼的灯箱丶电梯框架等宣传点位,各大软件的开屏广告及置顶banner,再邀请明星作为代言人——明星效应联合铺天盖地的上刊率,资本会把他们推出的餐厅硬生生塞进用户眼球里。”

“只是大家也不是傻的,现在大家不怎麽吃硬广告这一套了,于是花费更低的的‘软广’形式便也应运而生。”

“僞探店真推广丶网红作品软性植入丶素人冲量点评丶搜索引擎及榜单位置明码出售……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付不起的。”

“这种营销方式极为隐蔽,与被直愣愣推到眼前的团购信息,消费者往往更相信由自己亲自检索後做出的‘功课’,因此商家们也越来越愿意在这种转化率极高的软广上砸钱。”

“认不出来是真心推荐还是营销推流,这太正常了,不全是你的问题。”

何应悟尴尬地挠挠头。

这种套路,何应悟以前干狗仔时见得多了。没想到跨了行业便忘了这一茬,还作为活韭菜典型样本一头扎了进去。

真是各行有各行的毒瘤,何应悟忍不住感慨。

他加入新传行业时,正赶上传统纸媒在智能手机与各类APP的狂轰滥炸下逐渐式微的年代。在大浪淘沙中幸存下来的媒体们,也纷纷转行做起了融媒体矩阵,大多往短视频丶百家号与弹窗小广告的方向狂奔逃窜,且一路不复返。

而何应悟曾经的同学们,不是选择新媒体运营丶编导丶品牌公关等赛道。就是人手一本考公考研书籍,期待早早上岸丶脱离苦海。

原本在何应悟眼里,新闻报道不分高低贵贱——直到他成了一名狗仔。

狗仔队的日常工作多且无意义,比如场场不落地在机场蹲守艺人丶趁明星僞装出行时来上一套五十连拍,或者混入剧组探班的团队中拍摄路透照片,给艺人当行程通告的“人形广告牌”

总之又杂又碎又无聊

真正让读者感兴趣的,当然是那些满足窥私欲的内容:比如地下恋情的曝光丶不轨行为的引爆丶分手後的互呛和不甚体面的C位争夺战……

这些“猛料”有时是狗仔靠长枪短炮偷拍来的,但更多时候由知情人士主动爆料,出身都不怎麽光彩。

若是狗仔的存在能成为制约公衆人物的“民间监察队”般的存在,倒也还不至于被喷得这麽体无完肤。

但业内人士都清楚,娱乐版面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经纪公司们缴纳的“保护费”。

说白了,就是买断负面新闻的“免拍金牌”。

收了知情不报的封口费後,哪怕拍到艺人出轨丶打人丶出入违禁场所丶哪怕是在大街上裸奔,也得默契地装聋作哑。

而何应悟离开公司的契机,正是因为他所在的公司接了个大单,要求他们通过春秋笔法与拼接剪辑,为某位风头无两丶挡了他人造化的艺人“造”出一个黑热搜。

公司甚至还专门开会讨论,研究如何把舆论焦点往“下三路”带。

这一类操作屡见不鲜,操作起来也并不复杂。

无非是找一位素人的账号,发表些似是而非的爆料;带节奏,把词条顶上热搜;最後再放出点模糊不清的偷拍图,配合“拼图式”文案,轻松坐实对方“罪证”。

毁掉一个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场面够热闹就行。

至于真相?除了泼脏水的罪魁祸首,和莫名遭受无妄之灾当事人,没人关心。

这种事让何应悟恶心得够呛。他不愿助纣为虐,便在当月递交了离职申请。也正因如此,好不容易拿到业内少有的丶风评还算正派的《四方来食》杂志社实习机会,何应悟自然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把通过试用期当成头等大事。

好在何应悟虽然先天不足,但有个足够靠谱的师傅兜底。

谈嘉山的建议,也给了他新的灵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