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钧给姬安夹了一筷子菜:“那些甲胄不是新的,都是老物件。太宗皇帝当年有一支亲兵是重甲骑兵,亦是当时大盛最勇猛的一支兵,曾跟随他征战各地,其中就包括取河关之战。
“后来太宗不再亲征,那支兵就交给心腹镇守西北。然而,没过几年那心腹就被打骨鲁收买。重甲骑兵虽被他送入陷阱,依旧拼死抵抗,可惜最终死伤惨重。
“太宗收拾掉那心腹之后,也解散了那支重甲骑兵。现在这三千甲胄,就是那支兵留下来的。先帝曾想让我重组重甲骑兵,便找出那些甲胄进行修缮,但我觉得没必要,东西修好就一直放着了。”
姬安听得不禁心下感慨——先帝这是连给上官钧造反的本钱都准备好了。
他好奇道:“那你现在怎么想着重组了。”
上官钧:“大盛总需要一支能战之兵。趁着现在陛下身具百宝囊,能够探查臣子是否忠心,自可培养起来。今后若能实现陛下的火器构想,这支精兵也就能存在下去。”
姬安:“可我还没见过燕家父子,现在可探查不了。”
上官钧:“他们现在也只是有甲,练兵还得练上几年,才是真正的精锐骑兵。待河关春耕结束,我就召他二人上京述职,让陛下见一见。若无问题,今后那支重甲骑兵便由燕似山带着。”
姬安:“你对燕似山相当欣赏啊。”
上官钧隐隐觉得这一句的语气好似有些不对,转头向姬安看去,就见姬安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
上官钧与他对视片刻,忽然莞尔一笑:“燕似山可没有章五郎那么好运。相比起得陛下欣赏,被我欣赏,是要在前线拼命的。”
姬安微微愣了下,随即又眨眨眼睛。
接着,他放下手中筷子,伸手过来捏住上官钧下巴。
上官钧跟着一愣。
下一刻,姬安就凑到近前,亲在上官钧唇上。
不过,很快又退了回去。
姬安笑得眉眼弯弯:“等章实做出第一只望远镜,给你拿着玩。”
上官钧看着他明媚的笑容,不由得舔舔唇瓣。
○●
二月十五,这天大盛的在京文官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朝会。
今天武官不用上朝,众文官按着先前接到的通知,自带一块垫写的硬板,以及笔、墨、砚,和一块坐垫,排队入宫。
虽然入宫程序和以往一样,可大家相互看着彼此手中的东西,都不禁有点恍惚——仿佛有种重回当年进贡院考试之感。而且条件比贡院还不如,贡院好歹有间号房,这次只能坐一块垫子。
幸好考试时间不长,据说只考一个时辰。但前两日才通知,今日就要考,也不知道考些什么,实在让人心中没底。
众人进了宫,如以往一般,先按官职列好队,再听内侍的指挥拉开距离。
现在虽已入春,但早春的风中还透着寒意。天子恩典,未能入殿者可着厚斗篷,且广场两边设有不少烧姜茶的炉子,随时可寻内侍帮倒一杯暖身。
姬安按时来到,接受过群臣行礼,便让人发卷开考。
开大朝会的仁圣殿是没有座的,现在所有考试的官员都坐在自带的垫子上,就显得正三品以上不用参考的官员有些突兀。
姬安起身走下玉阶,上官钧便跟到他身旁。
他再笑着对那些三品大员招招手,示意都跟着自己走。
大殿中全是安静答题的官员,姬安带着众人从中央慢慢走过,提前体验了一把像是殿试巡考的感觉。
走出大殿,下方广场还坐着许多官员,也都在埋头考试。从高高的台阶上望下去,这情景看着还颇为壮观。
姬安带人走到不打扰官员们答题之处,才开口说:“待时辰到,内侍自会收卷。我们就不用等了,诸位相公到政事堂议事吧,余下诸卿可先回衙。我与大司马骑马先行一步。”
他刚说完,还未及走,中书令吕绅忙道:“陛下,可否让臣等也看一看那考卷?”
旁边众人纷纷出声附和,实在是好奇到底出了什么考题。
姬安早就料到,笑着让郑永给众人分发。
众人一拿到手,都等不及地先看起来。
整份考卷字不少,不过多数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题型——选择题。
每道题的题干,都是一件实务,需从甲乙丙丁四个选项当中,选出觉得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而题中实务又涉及赋税、民政、律法、水利、耕织等事,相当详实。
只有最后三道为论述题,从前方选择题中任选三道不同方向的题,对自己的选项展开三百字以内的具体论述。
众人看了几题,都不禁抬头去看他人,就见到许多张迷惘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