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白色云层的包围里,它缓缓地转动着。
这画面极美,极辉煌。
尤其是当它真的出现在眼前,而不是透过航天飞船转播的时候。
如果这里能有一张桌子,倒是很适合类似在地球上的“月光晚餐”的场景:
该叫它“地光晚餐”?
斯科特一直揽着他的肩膀。
或许这就是他们没有处于失重状态,或者缺氧而死的原因:
当无法吸收的凤凰能量以各种这样那样的方式消除後,留在斯科特体内的凤凰能量保护了他们。
在这场壮观的孤寂里,人类群体都是如此微不足道。
斯科特的体温,和他的手臂带来的一点压力,如此真实地放在贝莱尔的肩上。
斯科特突然问:“莱尔,你看过《2001太空漫游》吗?”
贝莱尔摇摇头,然後说:“既然已经说到漫游,和我们的现状倒是很像。”
不过,在真实的太空中,他们不像是“漫游”,更像是“流浪”。
斯科特有些紧张:“我本来想给你做一次‘现场复刻’,不是库布里克那个版本的。”
贝莱尔握住他的手,发现他的手心都是汗。
“我记得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斯科特的声音总是带着些柔和,“它的开篇。”
他低声地背诵:“‘每一个现在活着的人,身後都站着三十个鬼。
“‘因为自有人类以来,死去的人恰好是在世的人的三十倍。
“‘自从洪荒初开,大约已有一千亿人出没在地球这颗行星上。
“’所以在这个宇宙里,每一个生存过的人,都相应有一颗星星在天空闪耀’。”
贝莱尔认真地说:“真是别具一格的开场。”
他暗想:“看看,这就是我男朋友的情商。”
系统提醒:“这段话的重点,难道不是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本命星’吗?”
贝莱尔:“话是这麽说,但听到三十只鬼的时候,谁还有空管星星?”
他们在月球,在一片孤寂到毛骨悚然的荒芜之地。
斯科特带他当场复习某个着名科幻作家的经典言论:
“每个人的背後有三十只鬼”。
就问纵观超英世界四海八方,还有谁能这麽硬核?
贝莱尔估摸,道理大概类似于“晚上独自睡觉时,多读读恐怖小说就不怕了,因为你会发现浴室里,厕所里,衣柜里……到处都可能有人。”
斯科特没有说话。
贝莱尔很快反应过来:“人不会无缘无故聊起‘哲学’,你看见了什麽?”
他转过头。
斯科特只是目光忧伤地看着他。
“好吧,除非我时日无多,”贝莱尔玩笑说,“否则你这眼神可说不过去。”
斯科特说:“教授说我无需告诉你,但我仍然觉得不应该隐瞒。被凤凰能量寄生的时候,我和镭射眼为了消耗能量,打开了平行宇宙——所有的。”
贝莱尔问:“你看见了什麽?”
斯科特沉默片刻,小心地回答:“没有第二个‘你’。”
贝莱尔的第一反应是“啊?这又怎麽样?”
很快,他意识到在时空错综复杂的世界观下,这句话里面所蕴含的细思恐极。
“为什麽没有?”他仿佛在自言自语。
斯科特轻声,艰难地回答:“他们都在营养皿里就死亡了。”
贝莱尔回想起那个标签:“残次品”。
死亡才是他这个“本体”的永恒归宿。
而作为存活的个体,他是万千宇宙间的一个电火花般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