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在这年北风萧瑟的时候,还没等颜振凤主动发起这场谈话,她就第一次以“叫家长”的名义急匆匆地赶到了学校。走廊里回荡着学生们整齐的英语朗读,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林老师赶来和颜振凤握了握手:“您是袁良的家长?”
&esp;&esp;“是监护人。”说来话长,颜振凤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关系:“袁良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和咱学校教导处罗主任打过招呼。总之,袁良在学校的问题由我来负责。”
&esp;&esp;“那也好。袁良呢昨天下午无故旷课,你们监护人知道这个情况吗?”林老师问。
&esp;&esp;“还真不知道。”颜振凤回忆着。最近几天中午她都在茶楼,一直是由袁良和颜宁中午放学回家后再去上课:“不过昨天晚上他在家,肯定没有出意外。”
&esp;&esp;“不不,我们现在不是担心意外。”说话间,林老师和颜振凤并肩向办公室走着:“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无故旷课了。光拿上周来说,他就旷课了两个半天。”
&esp;&esp;回到家中,颜振凤坐在沙发上既生气又窝火。她的性格一向泼辣豪爽,在商场上把事业做得红红火火,还真没像今天似的因为毫不知情而不得不憋的有苦难言。她把颜宁视如己出,自问做得无愧。自从决定收养袁良后,也多次告诉自己要尽量一碗水端平。但面对袁良,她打又打不得,生怕落下一个护着自家孩子虐待别家孩子的亏理儿;但不打又不符合她的性格,要是颜宁也三天两头不让人省心,她颜振凤照打不误,可偏偏颜宁就是个争气又懂事的孩子。左思右想,颜振凤憋了一肚子火。
&esp;&esp;就这么等到了颜宁和袁良放学回家,颜振凤好不容易调整好呼吸和语态,幽幽地说了句:“今天不去打篮球了?还知道回这个家!”
&esp;&esp;颜宁吓了一跳,倒是袁良像早有心理准备似的,把书包扔在地上哇地一声又哭了出来。
&esp;&esp;“又哭又哭!”颜振凤总是被这哭声搅得不知所措,也不好再加以苛责:“说说吧,你这两周旷课都去哪儿了?”
&esp;&esp;当听到袁良的回答是“打工挣钱”后,颜振凤好不容易平息的火又一次被点燃了。她再一次表态,她向来是给颜宁50块、也会给袁良50块的,从没有背着袁良多给过颜宁零花钱:“你什么意思啊?当初决定收留你时就说过,你们俩我都养得起,怎么至于要让你12岁的男孩子出去当黑童工赚钱为生?说啊。”
&esp;&esp;袁良擦干了眼泪,他说他一直没有和大家讲:“12月29号快到了。”
&esp;&esp;“那又怎么了?”颜振凤不明就里。
&esp;&esp;“那天是我妈妈的忌日。”袁良低着头。
&esp;&esp;这句话霎时让颜振凤恍然大悟,随即泄下气来。时光已经过去了三年,他如今又远隔家乡千山万水,可心中依旧保持着对王月娥的思念,袁良能有这份孝心,当然是好事。颜振凤只是懊恼自己竟然如此粗心,不仅忘记了这个日子不说,更没想到王月娥那一层,孩子背井离乡,肯定是要有个寄托情思的地方。
&esp;&esp;“这事是我不好,是我考虑得不周。”颜振凤服了软,已经准备好要去为王月娥设立一个牌位。她初步想法还是选择胡丹阳所在的那个陵园,也便于袁良和颜宁同去扫墓拜谒。
&esp;&esp;北风周而复始地吹向了大地,天气预报说今年的首次寒流预警即将拉响。那场风波过后的第二个星期五,这天中午颜振凤去陵园购买牌位了,以便赶在年前能修缮完毕。早起上学前,颜振凤又拿出两张50元的纸钞作为两个男孩子的零花钱,让他们中午自己在学校附近买点东西吃。但为了卫生,不要买街边的小摊贩。
&esp;&esp;这个年纪正是贪嘴的时候,同学们之间喜欢要么去小卖部买包浣熊牌干脆面带回课堂,要么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串鹌鹑蛋撒上厚厚一层孜然。从学校小卖部寻觅了一圈,颜宁和袁良都不是很有兴致。他们并肩走出校园,在经过校门西侧一排门脸时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鲜香味。
&esp;&esp;袁良提到,前几天就听同学们说西门新开了一家“好再来”米线店。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米线是个尝鲜的新鲜玩意儿,袁良和颜宁四目相视,两个人一拍即合。
&esp;&esp;走进店铺,只见卫生打扫得确实很干净整洁。两个男孩仰着脖子看了看墙上的菜谱,新奇地挑选着丸类和口味。袁良拿着颜振凤新给的50块钱,告诉颜宁这顿饭由他来请。
&esp;&esp;结完账后,他们靠墙找了张桌子。袁良懊恼地抱着头,还在为上周惹颜振凤生气的事自责不已。颜宁安慰着他,让他无论如何都不必内疚。
&esp;&esp;老板娘走了过来,戴着一次性手套将两碗热腾腾的鱼丸米线端上了桌。
&esp;&esp;米线煮得令人食欲大开,两个饥肠辘辘的男孩子很快狼吞虎咽了起来。颜宁边夹着碗中的青菜,边替颜振凤劝说着袁良:“姑姑她不是嫌弃你给我们添了麻烦,而是因为你总是旷课让我们担心。你想想,她对你和对我是一样好的。”
&esp;&esp;袁良用筷子扒拉着米线下面的鸡蛋,慢慢地已有泪花溢出眼眶。
&esp;&esp;“你说说你,长得人高马大像个小霸王,谁能想得到你这么爱哭。”颜宁慌了神,生怕刚才哪句话说得又勾起袁良的伤心事:“你怎么了啊?”
&esp;&esp;“没事。”袁良一口咬下鸡蛋,把眼泪憋了回去:“就是觉得你和姑姑对我这么好,但是我却这么不争气。旷课、打架、贪玩,辜负了你们的一片心意。”
&esp;&esp;“说什么呢。”颜宁被他逗笑了,急忙扯过了旁边的餐巾纸:“你千万不要有寄人篱下的想法,我们的爸妈都已经不在了,所以正好做个伴呀。有你陪着我,我和姑姑高兴还来不及呢。”
&esp;&esp;袁良接过餐巾纸,狠狠地擦了把眼睛:“你真的是这么想的?”
&esp;&esp;“当然啊。只不过,如果你以后不要无故旷课就更好了。”
&esp;&esp;袁良红着眼眶,猛吃了好几口米线作为掩饰,岔开了话题:“这家米线还挺好吃的。”
&esp;&esp;“嗯,就是。”颜宁附和着:“以后中午不回家的话可以再来。对了,姑姑为了奖励我们期中考试的成绩,说明天要再我们去逛动物园。”
&esp;&esp;“真好。”袁良叼着筷子,半晌后说。
&esp;&esp;浓郁的鸡汤香味飘荡在空中,在寒潮降临前夕的季节里凝结成了雾。
&esp;&esp;“我今后,一定会报答你和姑姑的。”袁良认真地看着颜宁,端起碗将汤汁一饮而尽。
&esp;&esp;05、足球圆梦出线,教育迫在眉睫
&esp;&esp;“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我们现场直播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同阿曼队的比赛。这场比赛是中国队在十强赛b组当中的第六场比赛,此前中国队以四胜一平积13分的战绩遥遥领先,是b组目前唯一保持不败的球队。今天主场对战阿曼队,只要打平即可顺利进军出线!”
&esp;&esp;2001年国庆的喜悦还未散去,初秋的晚风送来阵阵凉爽。星期日的晚上,袁良早就准备好了零食,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等待体育频道的实况直播。颜宁刚预习好明天的课本,就被袁良急匆匆地叫到了客厅:“这么难得的机会,你再不看就等着后悔。”
&esp;&esp;袁良已经升入了六年级,虽说他对语文课本的古诗词一窍不通,但对足球预选赛的战绩倒是信手拈来。从阿联酋、阿曼、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到主场3:0胜还是客场1:1平,袁良全都能讲得滔滔不绝。
&esp;&esp;“你的周末作业写完了吗?不然等姑姑回来又该说你了。”颜宁好意提醒着,也搬了把小板凳坐在袁良身边。
&esp;&esp;“
&esp;&esp;李铁转移,视野很开阔。头球再一摆,到中路,杨晨再返中路射门,球进了!就在比赛进行到35分50秒的时候,11号于根伟破门得分!
&esp;&esp;”
&esp;&esp;全场爆发出了震天的呐喊,窗外似乎传来了邻居们喜庆的歌声。正好赶上射门场景的颜宁自然也是十分激动,和袁良一起振臂欢呼起来。
&esp;&esp;窗外好像有球迷自发地冲上街道,狂热地狂奔合唱。袁良紧紧盯着屏幕,看也不看颜宁地说:“我的成绩已经这样了,考重点中学没什么指望,到时候把我送到体校去就行。”
&esp;&esp;说话间,颜振凤已经忙完茶楼的工作回到了家,一进门就问:“周末的作业写完了吗?”
&esp;&esp;“嗯姑姑,都写完了。”袁良象征性地回了一下头,很快又沉浸在1:0领先的喜悦中。
&esp;&esp;颜振凤早就听茶楼的客人说今晚是决定出线的一战,所以她也没有多说什么,甚至还去瞄了眼电视屏幕里夜色下的绿茵场。
&esp;&esp;凑完热闹后,颜振凤走进了卧室。她的书架上,摆满了新从书店买来的教育书籍。最近《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势头大火,专家们四处办讲座传授如何根据孩子的特性和潜能因材施教的教育经验,颜振凤也背着两个孩子去听过大课。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