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明天会更好合唱谱 > 第53节(第2页)

第53节(第2页)

&esp;&esp;这天午饭时,屠广志对曹大壮说:“我还是希望能做点什么。”

&esp;&esp;“您真是人品可嘉。”曹大壮狼吞虎咽地吞完半个鸡腿。

&esp;&esp;“那你说,我能做点什么呢?”

&esp;&esp;“魏总说您有腰伤,对吧?不然就学学操作台控制吧,比如纱幕的升降、坐席的开合之类的,这些也不用进进出出。”

&esp;&esp;屠广志听后放下了筷子:“这个难吗?”

&esp;&esp;“你多看别人操作几遍就会了,咱们队里的人都是这么摸爬滚打上来的,等下午我安排几个人带你多熟悉熟悉,反正有不会的随时可以来问我。”曹大壮扒完最后几粒米,憨厚地笑着。

&esp;&esp;很快,安维东的年假期满,即将返回北京。

&esp;&esp;在福建的最后一夜,江建军特意约他逛了夜市,听说龙岩大道的这座美食广场是上个月30号刚对外开放的。

&esp;&esp;这一晚,时光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20世纪90年代末,在每次执行完公务后的深夜,他们师徒两人也曾这样穿梭在北京的胡同里,那时远没有如今这么多开到午夜的餐馆,有时走很久都看不到一家包子铺,两人就会寄希望于街口摆摊的小贩或者走街串巷的担子,坐在路边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馄饨。尽管是在零下几度的街边,他们也觉得无比满足。那时候他们还年轻,能在一天巡逻完后再突击审讯一个通宵。

&esp;&esp;很快,两个人在美食广场找了家烧烤摊,说是要重温当年坐在路边吃馄饨的青春。江建军还要了半打雪津啤酒,说是给安维东送行。

&esp;&esp;这时,安维东默默地说:“不用送行,我刚刚订了两张机票,明天您跟我回去。”

&esp;&esp;“你们年轻人怎么都想一出是一出?赶快给我退掉。”

&esp;&esp;安维东语重心长地劝道:“您这次来福建已经收获了重要线索,现在我们知道吴霜对1·31案一定知情。但您上回说要搞清楚她们父女的联络手段,这一点简直是痴人说梦,还不如您跟我回北京后向通信公司申请协助查询吴霜的电话号码来得便捷。”

&esp;&esp;“怎么可能?你觉得吴霜会用她实名的通讯号码联系吴文雄吗?亏你想的出来。”

&esp;&esp;“那也比您耗在这里死盯着强,您想,吴霜现在等于和您摊牌了,她怎么可能愚蠢到在您眼皮子底下联系吴文雄?”

&esp;&esp;这个时候,江建军笑了笑:“我等的又不是吴霜。”

&esp;&esp;安维东一愣:“那是谁?”

&esp;&esp;江建军倒了一杯啤酒,讲起了他前两天在剧场里观察到的一个新发现。

&esp;&esp;那一天傍晚,演员们避雨去了,剧组正好趁机测试两侧大屏幕的投放效果。

&esp;&esp;在朦胧的雨雾中,江建军曾看到两侧大屏幕投放出了该项目的主创名单。而“魏无霜”这个名字,则出现在“出品人”那一屏里。

&esp;&esp;江建军说道:“吴霜虽然参与过几部剧目,但都是以主创的身份加入而已。但这次不同,某种意义上,这是第一部真正属于她的作品。”

&esp;&esp;“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安维东问道。

&esp;&esp;“作为她人生的又一座高峰,我要赌她的生父吴文雄一定会来现场——既是亲眼见证他女儿的这一荣耀时刻,又是为他女儿扫清障碍、直到保证她一定会拥有这一荣耀时刻。”

&esp;&esp;凌晨两点的街头,江建军和安维东醉醺醺的在街头游荡。

&esp;&esp;江建军的脸颊红扑扑的,哼唱着不着调的歌曲:“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

&esp;&esp;安维东强撑着江建军,可自己也难以走成一条直线。就这么唱着闹着,两个年龄相加超过百年的男人竟然找回了青春的光彩。

&esp;&esp;“小安,还有四个月四个月后我就退休了,到时候记得给我接风”

&esp;&esp;“好嘞江队,我记得牢牢的,到时候我在王府井的东来顺订个最大的包厢!我再提前去趟前门的六必居,买上十斤您最爱吃的八宝菜!还有什么来着?哦对,奶油炸糕,只可惜东风市场北门那家奶油炸糕被拆了,北京的发展真是太快了”

&esp;&esp;见安维东要动情,江建军急忙打断了他:“扯远了,扯远了。”

&esp;&esp;“是扯远了行,不说了。”

&esp;&esp;两个男人喝得颤巍巍的,经过公园时,江建军急忙要坐在长椅上歇歇脚。

&esp;&esp;安维东从兜里掏出一包七匹狼,边抽烟边回忆起了许多往事:他记得刚进刑警队的第一年,他就领到了刚刚改革后的95式警服,除了沿用92式警服系列的黄衬衣和蓝领带外,警衔标志也被改成剑形橄榄色底板。

&esp;&esp;在身穿95式警服的日子里,安维东感觉到了刑侦技术手段开始与时俱进,什么刑事气象色谱、dna鉴定、指纹自动检索系统,在那个年代,每次现代科技手段的实际应用都能让警察们欣喜若狂。

&esp;&esp;安维东的脸颊热乎乎的,他喃喃自语道:“自从99年更换新警服以后,咱们的军绿色可就退出历史舞台喽,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就要看颜宁这批年轻人的了。颜宁那个孩子有强迫症,容不得警服上起一丁点皱,听说这也是振农当年的好习惯。对了,您说颜宁第一次收到警服时又是什么心情呢?”

&esp;&esp;安维东的话音落定,却久久收不到回音。寂静的午夜里,安维东转过头看去,只见江建军靠在椅背上,已经伴着月亮沉沉睡着了。

&esp;&esp;23、雨中生灵涂炭,日下赴汤蹈火

&esp;&esp;2019年4月,龙岩。

&esp;&esp;四月末的季节草长莺飞,繁花在春的旋律中盎然起舞,偌大的场馆也在如火如荼的排练热潮中。

&esp;&esp;从指挥台望去,正北方的升降座席,24个妙龄女孩正听着导演的口令排练调度。

&esp;&esp;在这个段落里,这些年轻女演员们要张罗着左邻右舍共赏春光,但孟岑始终对她们的表演不太满意。孟岑抄起话筒,把负责这一幕的编导叫到了指挥台。

&esp;&esp;“春天来了,整个世界都在复苏,怎么这一幕的表演像是庆祝秋收呢?”孟岑训斥道。

&esp;&esp;这一幕的年轻编导出生在城市里,他非常困惑“欣赏春光”和“庆祝秋收”在表情上有什么差别。然而他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后,就踩到了孟岑的雷区:他说这群编导都在学校学傻了,教科书上教农耕舞,他们就只会按动作跳农耕舞;教科书上说秋收舞怎么跳,他们就只会跟着跳丰收,除此之外没有一点悟性和灵气,连春天和秋天的差异都摸不透。

&esp;&esp;孟岑骂了半天都不嫌累。只是苦了那群被叫停的女孩,她们气喘吁吁地待在原地休息,只等着被痛骂的编导下来后继续排练。

&esp;&esp;很快,编导灰溜溜地下台了,这时统筹一溜烟小跑过来对孟岑说:“孟导,魏总叫您。”

&esp;&esp;孟岑一愣,手中的话筒拿也不是放也不是:“说什么事了吗?”

&esp;&esp;统筹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小,生怕被惹火烧身:“好像是要改剧本。”

&esp;&esp;话音刚落,吴霜明朗的嗓音就远远响起了。

&esp;&esp;“大清早孟导发那么大脾气,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呢,原来就是演员表情不到位嘛。上次看你喜欢喝大红袍,我又让厂家寄了两斤过来,你喝点茶、消消气。”吴霜说道。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