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齐人之福两情相许的代价,就是再也不……
34。齐人之福
祁无忧本无意在晏府吃饭,但一想回去也要独自对着一大张桌子生闷气,还不如留在这里热闹热闹。
“不提那个臭男人了。”她面露嫌弃,“燕姐姐,这次我真的是有事相求,特意来找你的。”
说完,她便将请梁飞燕到木兰军挂帅的想法说了。
“为何是我?”梁飞燕惊奇道:“可我听说已经定了祁玉堂,定安也会去。”
“丹华是不得不帮她弟弟和祁玄则抗衡罢了。至于定安,他爹怎会轻易同意呢。再说,他俩也不是这块料啊。”祁无忧道:“但燕姐姐你就不一样了。你带过兵,当朝除了夏元容,就只有你最懂女子行军的利害。”
这一说,梁飞燕的神思有些飘忽了。
她带兵还是十多年前的事,那时她还没有跟晏如在一起。她是将门虎女,自小学行军打仗,舞刀弄枪。而晏如是温润如玉的文士,两人少年时并不搭调。
後来,晏和为求得皇帝信任,把所有儿子都送上了战场。晏如被迫弃文从武,却因祸得福,在战火中和梁飞燕心心相印。
直到朝廷命梁飞燕的父亲梁腾去宥州增援,那场战役九死一生,多半有去无回。晏如一直希望她能从战场上退下来,那次更不想眼睁睁看她送死。于是偷了她的符牌,替她去了前线。
因为大周女子没有军衔,也没有官衔,朝廷没有个章程,一直稀里糊涂。梁家上阵父女兵不违反军法,晏如代妻上阵也不违反军法。梁腾身为主帅,也想女儿活命,所以默许了晏如的行为。
就这样,梁飞燕因为一场战争,同时失去了父亲和丈夫。她现在一个人活着,身上却是三条命。她再也没有去过战场,也没有带过兵。
祁无忧知道自己强人所难了。但养兵千日,没有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老将挂帅,怎麽带得起一衆毫无经验的新人。
这些道理梁飞燕都懂。她没有托辞,但也不能马上答应:“这等重任非同儿戏,容我考虑考虑。”
“应该的。”
“只是我不明白,你之前不是据理力争,一心阻止朝廷征召木兰军吗?还跟丹华闹得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怎麽现在又帮起她来了。”
“之前朝廷还没下令,我自然得尽人事,寸步不让。现在‘天命’已不由我,”祁无忧暗指天命即圣意,“政令既出,再使绊子有什麽意思。我只能跟丹华一样勉力而为了,让木兰军能真正为朝廷所用,她们也能早日顶天立地,建功立业。”
她深知祁兰璧起草的章程漏洞百出,李修又巴不得这支军队折戟,处处难为。眼看这麽大的事要变成成王诸子斗法的工具,若坐视不管,与助纣为虐并无区别。请梁飞燕入主武平大营就是第一步。
“不过像是兵制如何改进丶论功行赏到底怎麽论怎麽赏,我还没个头绪。”祁无忧露出愁容,“而且这事儿,皇上已经恼了我了,母妃不让我上战场。我好不容易跟李修缓和了些许,还能再因为这个跟他翻脸不成。剩下的人都听丹华的,怎麽看,我都是费力不讨好!”
“那你就随丹华折腾去吧。别管了。等她成事不足,败事有馀,大家也就知道谁更明事理了。”
“但将士们是无辜的啊。”祁无忧忍不住说:“姐姐到武平看看就知道了。她们现在到了战场上,只能白白地牺牲。我可做不到像成王那样视人命如草芥。”
梁飞燕长叹一声:“你啊,还是太善良了。”
祁无忧目光一闪,冷不丁被激了一下。
以前,晏青也是轻轻一叹,落下一句“你还是太善良了”,神情中满是无奈,怜惜,却无法认同。
张贵妃也说过一样的话,但态度严厉得多,然後耳提面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能妇人之仁丶忧愁寡断……
……
细数下来,似乎只有夏鹤说过,她不必把自己装进别人刻好的模子里,只需要当她的建仪。
在他的言辞中,善良于一个君主而言,并非需要摒弃的品质。他还说她这样的人执掌权力,天下才能真的太平。
……
祁无忧鼻子一酸。
莫非这就是谗言的魅力,让她沉浸在自我欣赏和对他的感念之中,无法自拔。
“燕姐姐,我真是越来越不明白驸马了。”
梁飞燕一听,话怎麽又回到驸马身上了。
再看祁无忧神思不属,眸底潋滟,不知何故记挂起了家中那位郎君。
梁飞燕是过来人,不禁疑道:“你喜欢上他了?”
“我喜欢什麽喜欢,”祁无忧立马矢口否认:“我怎麽能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