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朱雀大街。
新科举子们身着青衫,头戴乌纱,骑着高头大马游街夸官。
道路两侧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其中不少衣衫褴褛的贫民踮着脚尖,拼命往前挤——这一届科举前十名里,竟有六人是寒门出身!
"快看!那就是河东来的柳青!"
一个老农指着马队最前方的蓝衣青年,激动得声音颤,"听说他写的治灾策,连太子殿下都拍案叫绝!"
柳青端坐马上,腰背挺得笔直。
三日前他还是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书生,如今却成了天子门生。经过醉仙楼时,他忽然勒马停住,对着三楼窗口深深一揖——那里站着微服出巡的唐羽。
"殿下。"
徐世泽低声道,"老臣查过了,这个柳青确实出身贫寒,父亲死于河东旱灾。"
唐羽点点头。他特意安排寒门举子游街,就是要让天下人看到——在他唐羽治下,寒士也能出头!
突然,街角传来一阵骚动。
几个锦衣公子拦住了马队,为的紫衣青年冷笑道:"柳青?就你也配骑头马?"
柳青握紧缰绳:"这位兄台有何指教?"
"指教?"
紫衣青年猛地掀开手中木匣,"看看这是什么!"
匣中赫然是一份答卷,字迹与柳青的一模一样!
"你的卷子是我家书童代笔!"
紫衣青年高声宣布,"一个连《论语》都背不全的废物,也敢窃取功名?"
人群哗然!
醉仙楼上,唐羽眼神一冷。
宁婉儿蹙眉:"这人是工部侍郎之子崔明,崔家与三皇子交好。"
"有意思。"
唐羽轻笑,"去,把柳青的原始考卷取来。"
街道上,局势剑拔弩张。
崔明高举"证据",四周世家子弟纷纷起哄。
柳青脸色白,却仍挺直腰杆:"崔公子若有疑问,可向礼部申诉,何必当街污人清白?"
"申诉?"
崔明狞笑,"你们寒门贱种,也配走正经程序?"
他猛地挥手,"给我打!打到他承认为止!"
几个豪奴撸袖上前,眼看就要动手——
"住手!"
一声厉喝如惊雷炸响。人群自动分开,唐羽身着常服缓步而来,身后侍卫抬着一口木箱。
崔明脸色大变,慌忙跪地:"参见太"
"闭嘴。"
唐羽看都不看他,径直走到柳青马前,"柳举人,可还记得考卷第三题你的答案?"
柳青不假思索:"学生答以工代赈,建议征调流民修建水渠,既解决饥荒,又根治旱灾。"
唐羽点头,转向崔明:"你呢?"
崔明额头冒汗:"我我"
"不记得了?"
唐羽冷笑,从木箱取出两份考卷,"那本宫帮你回忆——这份是你交的答卷,第三题写的是开仓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