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满洲人民共和国 > 三个倒霉蛋 郑在成 03(第1页)

三个倒霉蛋 郑在成 03(第1页)

三个倒霉蛋——郑在成03

面试的车厢相当豪华,据说是“东北王”张作霖当年坐过的专列,从车厢里各处浮夸豪横的装潢来看,确实有可能。车厢里设施齐备,有豪华大沙发有吃有喝有各种通信办公设备。张作霖当年是在皇姑屯坐着火车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的。“东北王”只有一个,死了就没了,张作霖专列却有好几个。张作霖被杀的时候,不只是“东北王”张作霖,还是中国北洋政府的国家元首。暗杀邻国的国家元首,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不过关东军从来是不在乎的,车厢是好车厢,是好东西就别浪费嘛。面试的场面,很僵硬。几个长官都是高高在上又冷冰冰的架势,而且各有各的心思。正如杜清河所说,关东军的吉村秀丶满清老臣葆盈丶外务省的三桥正行,三个人是互相瞧不起的。吉村秀和三桥正行互相几乎不说话,而且他俩对郑在成说话的时候一直只说日本话,其实他俩都会说汉话,而且他俩也都知道,葆盈听不懂日本话;葆盈也知道这俩日本人知道自己不懂日本话,并且也知道这俩日本人其实都会说汉话。他也没有任何表示,就一直自顾自地说汉话,全当这俩日本人不存在;杜清河就比较灵活,他什麽都会,又什麽都不会,他跟葆盈讲话的时候,他就不会日本话,跟日本人讲话的时候,他又突然不会说汉话了;几位长官之间这种诡异的气氛,让郑在成更加紧张。几位长官的位置还很分散,吉村秀坐在车厢一头的办公桌後,葆盈靠坐在中间的沙发上,杜清河陪着三桥正行坐在另一头的餐桌旁。郑在成站在中间,为了回话,要不停扭来扭去。在这个僵硬的车厢里,就属郑在成的脖子最灵活。衆人谈话的内容,倒是一直都很平静,尽是些照本宣科的废话。郑在成用并不流畅的日本话,和朝鲜味的汉话,变着花样地表忠心。长官们也讲些“五族协和”“王道乐土”之类的官话套话。不过,如果只是聊废话,几位长官坐火车来一趟,岂不是有些浪费了?“郑队长,你在张学良的警察部队,多长时间?”刑务司的葆盈大人看完手中的资料,扔回到吉村秀面前的办公桌上,同时问道。“…

面试的车厢相当豪华,据说是“东北王”张作霖当年坐过的专列,从车厢里各处浮夸豪横的装潢来看,确实有可能。车厢里设施齐备,有豪华大沙发有吃有喝有各种通信办公设备。

张作霖当年是在皇姑屯坐着火车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的。“东北王”只有一个,死了就没了,张作霖专列却有好几个。

张作霖被杀的时候,不只是“东北王”张作霖,还是中国北洋政府的国家元首。暗杀邻国的国家元首,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不过关东军从来是不在乎的,车厢是好车厢,是好东西就别浪费嘛。

面试的场面,很僵硬。几个长官都是高高在上又冷冰冰的架势,而且各有各的心思。正如杜清河所说,关东军的吉村秀丶满清老臣葆盈丶外务省的三桥正行,三个人是互相瞧不起的。

吉村秀和三桥正行互相几乎不说话,而且他俩对郑在成说话的时候一直只说日本话,其实他俩都会说汉话,而且他俩也都知道,葆盈听不懂日本话;

葆盈也知道这俩日本人知道自己不懂日本话,并且也知道这俩日本人其实都会说汉话。他也没有任何表示,就一直自顾自地说汉话,全当这俩日本人不存在;

杜清河就比较灵活,他什麽都会,又什麽都不会,他跟葆盈讲话的时候,他就不会日本话,跟日本人讲话的时候,他又突然不会说汉话了;

几位长官之间这种诡异的气氛,让郑在成更加紧张。

几位长官的位置还很分散,吉村秀坐在车厢一头的办公桌後,葆盈靠坐在中间的沙发上,杜清河陪着三桥正行坐在另一头的餐桌旁。郑在成站在中间,为了回话,要不停扭来扭去。在这个僵硬的车厢里,就属郑在成的脖子最灵活。

衆人谈话的内容,倒是一直都很平静,尽是些照本宣科的废话。郑在成用并不流畅的日本话,和朝鲜味的汉话,变着花样地表忠心。长官们也讲些“五族协和”“王道乐土”之类的官话套话。

不过,如果只是聊废话,几位长官坐火车来一趟,岂不是有些浪费了?

“郑队长,你在张学良的警察部队,多长时间?”刑务司的葆盈大人看完手中的资料,扔回到吉村秀面前的办公桌上,同时问道。

“五年。”郑在成回答。

“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俩,不是咱们满洲国的朋友,”葆盈看了看旁边的日本人,又补充道,“也不是日本朋友的朋友。”

葆盈的语调,很重点强调了“日本朋友”四个字。意思是,日本人只是“朋友”,绝对不是自己人。“满洲国”,当然应该是“满洲人”的国。

郑在成有些紧张,微微点头,不敢说话。

葆盈又问道:“请问郑队长,我凭什麽相信你对我大满洲国的忠诚?”

郑在成更紧张了。

其实僞满政府的警察,就是直接收编了张学良的警察系统。里面张学良的人多得很,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也正因如此,如果有人非要问这个问题,还真就不太好回答。

刚刚表了半天忠心了,能说的话都差不多说过一遍了,郑在成越来越焦虑,疯狂在脑子里寻找还有什麽刚刚没说过的话,能够证明自己的忠诚。

郑在成还在辞穷,一直漫不经心的吉村秀,突然插话了。

吉村秀翻了翻手里的资料,问道:“四年前,在万宝山,张学良的警察部队去镇压鲜族农民,你在不在?”

词汇量的危机解除了,更大的危机来了。现在,这个关于忠诚的问题,变得具体且致命。

“在。”郑在成额头冒汗。他知道,“万宝山”是个很敏感的事情。

升职加薪的梦想要完蛋!

四年前在万宝山,关东军派人煽动朝鲜农民与汉族农民的矛盾。张学良为了平息事端,派了警察部队去驱散闹事的朝鲜农民。而日本则趁着事件恶化升级,用“人道主义”“和平稳定”“维护满铁利益”等借口,出动军警去保护朝鲜农民。

中日双方警察对峙,形势非常紧张,险些擦枪走火。

“九一八”之前,日本频繁使用这种“碰瓷”式的策略。故意引发事端,一旦中方做出激烈反应,日方就会以“受害者”的身份,拿着枪炮上门来要求赔偿。

老爹张作霖死後,儿子张学良的策略,一直是以退让为主,无视挑衅丶避免冲突,就是不想落下口实给日方。张学良的东北军就这样让啊让,让啊让,一路让到了西安去。

“命令给我的是,只动暴民,不动日军。和您的部队动手,我是绝对没有,我保证!”郑在成很心虚,他也知道这种辩解是有些无力的。

吉村秀冷哼了一声。他当然是不高兴的,当时的情况,驱散了朝鲜农民,就等于是破坏了他的“碰瓷”计划。

场面变得愈发僵硬了。

杜清河插话了:“郑队长,你也是鲜族人。当时万宝山的鲜族人里,也有你的亲族吧?”

郑在成有些困惑,看着杜清河:“有。”

“你对自己的亲族,自己的同胞,你下得了手麽?”杜清河问。

“上面命令给我了,服从命令啊,我。”

杜清河看向衆人,“诸位,郑队长为了执行命令,不惜对自己的同胞动手。这不叫忠,还有什麽叫忠?”

杜清河继续给郑在成铺垫:“我听说,事後你还去给鲜族农民送了药,送了吃的。是不是啊,郑队长?”

郑在成豁然开朗!用力点头,“是的。”

杜清河帮衆人给出了结论:“忠义两全啊!诸位!”

吉村秀丶葆盈丶三桥正行同时哼了一声。郑在成并没有听出这三个“哼”之间的细微区别,他只知道,三位长官应该算是默认了。

郑在成这个人的特长就是听话,特别听话,什麽话都听,谁的话都听,几乎到达了完全“无我”的境界。对于这群长官来说,这还真不是什麽坏事,会听话就是最重要的技能。

“忠诚”这一关算是过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