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明朗的意思 > 针锋相对贵妃惨败(第1页)

针锋相对贵妃惨败(第1页)

针锋相对贵妃惨败

“我的事,就不劳贵妃娘娘费心了。”三皇子陆佑突然出现,话是接着姜贵妃所说,可却并未看她一眼,而是直直走到皇後面前,担忧地扶过她。

如此一来,陆佑便离千千很近,他问道:“母後感觉如何?”

皇後感觉很不好,可面对陆佑的询问,她只是笑着摇头。但不间断的咳嗽声,令陆佑无法宽心。

“三皇子,我这也是为你好,皇後娘娘凤体欠安,陛下将後宫之事交与我打理,皇子们的婚事关系到皇家子嗣绵延,自然是重中之重!今日既然你来了,不妨明确告诉本宫一声,你是否还要为了沈家那戴罪之人,继续守着?”

陆佑终于将目光定在姜贵妃身上,缓慢而坚定道:“她不是。”

千千的心猛然一颤。

姜贵妃呵了一声:“不是什麽?不是戴罪之身?卢沈两家通敌叛国乃是陛下亲自定下的罪,三皇子,你这是在质疑殿下吗?”

眼看三皇子就要忍不住,皇後猛然推了他一把:“佑儿!”

陆佑猛然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已然平静:“贵妃,我的亲事母後自会做主,父皇也早已应允不强迫于我,还望你日後……对我少些关注。”

贵妃笑了,端起一旁的茶,缓缓送入口中:“皇後娘娘要给三皇子做主?娘娘那麽喜欢楚医女,又看不上我侄儿,不会是想撮合她和三皇子吧?”

陆佑:“……贵妃慎言!”

千千只当她是在放屁。

那碗葱姜水早就凉了,千千本也没打算让皇後喝这个,算着时间,药差不多煎好了。

小皮子的声音又传了进来:“娘娘,您的药好了。”

桂圆端着药过来,姜贵妃那张嘴又闲不住:“是药三分毒,楚医女你是怎麽做事的?短短一会儿功夫,就让娘娘喝两碗药?”

千千对姜贵妃的忍耐已经快要到极限:“贵妃娘娘,为皇後娘娘调理是陛下的决定,你怀疑我,难不成是在质疑陛下吗?”

“真是个伶牙俐齿的贱婢!”

皇後听不得千千被骂,千千赶忙扶住她重新坐下:“贱婢就贱婢吧,随她怎麽说,我不介意。娘娘先把药喝了。”

千千先是将山楂糖喂给皇後一颗,而後一勺药一勺药舀给她,耐心细致到了极点,槿姑姑看得眉头直跳,近日来,皇後喝药已经没有以前那麽难,完全可以自己一饮而尽,可如今,在楚医女面前,皇後喝个药比那小姑娘也好不到哪儿去。

吃一口就要皱眉,就要苦到五官扭曲,面目狰狞。千千更夸张,喂她一口就要将特制的药包放在她鼻尖,让她压制药味,看她面露苦色,更是简直恨不得替她把药喝了。

陆佑看得出神,他没想到,这个医女竟真的对母後这般好,这样的贴心呵护,不掺杂一丝虚假。

喂完了药,一颗糖又被喂进皇後口中。

姜贵妃在尊卑有序,不能明着落人口实的束缚下,不屑而又嫉恨地等皇後喝完了药。

从红杉手中拿过近日来需要汇报给皇後的後宫之事,其中重要几项需得皇後定夺後加盖凤印。

“皇後娘娘,粱贵人晋升梁嫔之事,您意下如何?”

皇後没有作声。

姜贵妃继续道:“她入宫多年,一直尽心伺候陛下,未有错漏,她的兄长任职户部尚书以来,颇得陛下赞赏,特别是当年……检举及时,立下大功。”

梁三焘,如今的户部尚书,五年前他作为户部侍郎,检举同为侍郎的沈清,贪污巨款!後查到赃款都是为了帮助卢凌之,通敌叛国!

皇後刚平静下来的心绪再次掀起风浪:“贵妃,梁贵人不得晋升。”

“娘娘总要给个理由才能服衆。”

“既然陛下还让我做这个皇後,那我便不需要给你理由,何况理由,你心里不是很清楚吗?不止你清楚,梁贵人,粱尚书,不都很清楚吗?”

“娘娘,那我,便据实回禀陛下了。”姜贵妃在想,怎麽添油加醋一番,让皇上彻底接受,当年之事,皇後的心结绝不会放下!

皇後不在意小人阴谋,她和皇上之间,早就回不去了:“贵妃没有别的事,就退下吧,本宫喝了药,该休息了。”

“还有最後一事!太子生辰就要到了,陛下让臣妾大办,此次宴席,不止後宫,前朝也要同乐。臣妾已拟好流程,宴席之上的节目,菜品等,请娘娘过目。”

太子的……生辰……每年这一天,皇後都过得极为煎熬。

太子是早産出生,而五年前的那一天,她之所以早産,就是因为那个孩子,那个她疼惜爱护的孩子,沈万安。沈万安进宫来看她,吃下她亲自准备的糕点,当场毒发!

她还记得小安不可置信的神色,他口中吐出大口大口的鲜血,染红了白色的衣衫,他捂着肚子痛苦地叫着:“疼!”

皇後接过菜单,待看到百花糕三个字时,脑中的眩晕感再抵挡不住!

“母後!”

“娘娘!”

一片混乱中,姜贵妃拾起地上飘落的纸,诡异地笑笑。百花糕,当年那盘百花糕,是皇後,永远都忘不了的噩梦!

以前,皇後半死不活,虚弱地活着,她尚能忍耐一二,可她绝不能接受一个日渐好转的皇後!

千千几根针扎了下去,稳住皇後的心脉,擡眼看到姜贵妃幸灾乐祸的狠毒之色。

当年卢沈两家之事,帝後站在对立面,帝王的骄傲不允许他低头,姜贵妃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敢有恃无恐,她可什麽都没做,皇後只是听到两句关于当年的事而已,是她自己想不开,怨怼皇上怨怼她自己!

长信宫里的人都知道,帝後不和,根本原因是五年前那场大案,如果告诉皇上,皇後是因为贵妃提到当年而晕过去,只会让皇上觉得皇後心底里还在怨恨他,会让皇帝失了面子,让帝後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而皇上为了彰显自己当年并没有做错,无愧于心,他也不会因此重责贵妃。

这样的软刀子,五年来,皇後遇到过很多次,长信宫里衆人,每次也都只能咽下这气。

皇上派在长信宫的眼线第一时间去报告给他,而他对皇後之事一贯上心,竟比小太子还来得更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