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早晨,她便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
奏折中,她并未直接提及那桩丑事,而是从当前战局出发,陈述兵员紧张丶兵源单一的弊端。
“北狄骑兵骁勇,其部族中女子亦常参与狩猎骑射,体力与敏捷不输男子。我方为何不能效仿?招募身体强健丶自愿从军的女子,单独编练一营,或可出奇制胜,亦可缓解兵员压力。”
她甚至提出,可先从边关地区招募那些家中男丁已战死丶生活无依的健壮女子,给予她们一条报国谋生之路。
这道奏折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保守派大臣纷纷反对,认为“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女子从军不成体统,扰乱纲常。但支持郜溪的将领和一些务实的大臣则认为可以一试。
此时边境压力依然很大,兵员确实短缺。
最终,皇帝斟酌再三,勉强同意郜溪在其辖区内试行。
消息传出,全军哗然。
许多男性兵士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感到被羞辱,扬言若是女子进军他会卷铺盖回家。
但郜溪力排衆议,迅速发布了招募令。
起初,应者寥寥。
世俗偏见和从军艰苦让大多数女子望而却步。但也有一些走投无路的女子,或是家中无人丶或是心怀壮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前来。
某日,在零星几个报名的女子中,谢灵然瞥见了一张亲切面孔。
“红绡!”
“停云!”
谁也不会料到,昔日最不对付的二人,竟会在这样一个场合碰面,再无往日半分嫌隙。
“停云,我听说京城炙手可热的小郜将军名叫郜溪,我心中想着是否是和你本名撞了,没想到真是你啊!”
谢灵然扯出一个尴尬笑容,将她拉到僻静处,一五一十将当初生死关头的换名之举细细道来。
“天呐,你是原先那个谢阁老的女儿!”红绡掩嘴惊呼。
“好了,事情都过去了,你可以唤我灵然。”
“呃……我还是习惯叫你停云,不过你刚刚说的小郜将军为你做的那些事,她可真是个仁义女子,巾帼不让须眉!”
谢灵然娇羞应下红绡对郜溪的夸赞,然後看着她欢呼雀跃地回去拉上其他姐妹过来报名。
接下来的日子里,谢灵然主动请缨,协助甄选和初步安置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女孩们。
她并不只看体力,更注重意志和眼中决心。
第一批招募到的女子不足百人,她们被单独设营,由郜溪亲自挑选了几位信得过丶品行端正的军士长进行训练。
训练之初,困难重重。
这些女子体力基础参差不齐,对军队纪律一无所知,更是承受着来自其他营区男性的异样目光甚至嘲讽。
郜溪对她们的要求却丝毫不放松,与男兵同等的训练量,甚至在某些需要技巧和耐力的项目上要求更高。
她经常去女兵营巡视,看着她们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累得筋疲力尽却咬牙坚持。
她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东西。
那种在绝境中不甘丶想要挣脱命运丶证明自己的眼神。
这眼神,她在教坊司的姐妹们眼中见过,在谢灵然眼中见过,在她自己眼中也见过。
女子成功入伍後,当初那些扬言要卷铺盖回家的男子们仍好好地待在军营中,有的甚至献起了殷勤,大言不惭是为了绵延舟朝後代考虑,才一时低声下气。
逼得郜溪不得不补充军纪,规定女子入伍三年内不得繁育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