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民国时期的生活照 > 寻理和她的室友(第2页)

寻理和她的室友(第2页)

最後抓到了学医的纸条,吴颂年便决定考医学院。等知道学医得先读三年预科丶再读五年医本科,没有意外要八年才能毕业时,她心下是有过退缩之意的。

但看到父亲摆着一副老神在的神情,仿佛在说:看吧,叫你不听我的,知道厉害了吧——逆反心理一上来,吴颂年顿时将退意收起,坚持要学医,从此成为吴家最离经叛道的小辈。

寻理听完她的故事感觉十分意外,因为大家照面起吴颂年就是大大咧咧丶没心没肺的样子,寻理一度以为她跟自己一样,来自长辈随和丶氛围宽松的家庭。

吴颂年见赵天冬很好奇,便挑了一些家族里的日常生活讲给大家听,听她说回家从正大门到自己那一房的院子要路过三四道门,日常每道门都紧闭丶路过时需拉门铃等仆人来开时,赵天冬直呼“说书里讲的高门大户庭院深深是真的啊!”

寻理日常跟着母亲来往的人家大多都是西派丶开明的门户,在津城那地界也更流行住洋房,听吴颂年讲完寻理想象了一下她回家的场景,便开玩笑道:“不然我教你翻墙吧,下次回家你就不用等仆人开门,方便又快捷。”

没想到吴颂年当了真,第二天就缠着寻理要学翻墙,另外两个室友也很感兴趣,最後学翻墙便成了201宿舍的第一次集体活动。

而老三赵天冬的自我介绍,开口第一句也让大家感到惊讶,“我家里是开医馆的。”

吴颂年当时便道:“难道老三你竟是崇洋媚外的性子?看不起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医术……”

寻理打断了她的话,“中西医结合也很不错。”

穆蝶猜测道:“有些传统的人讲究手艺不外传,难道你家里的医术传男不传女?”

赵天冬苦着脸摇头,“我家里倒没有这样的陋习,但我有一对龙凤胎哥丶姐,他们天赋极高,从小我和他们一起跟着长辈学医,被衬托得太惨了。”

赵天冬便跟大家讲了一些日常在家里学医的事,认药材丶辩xue位之类的,“哎,真是哪方面都比不过,後来有一次路过洋医院,我当时就灵光一闪,在家里比不过我换条路不就行了——然後我就奋发读书,立志要考医学院以後当个洋医生。”

寻理当即竖起大拇指:“思想这麽灵活,老三我看好你。”

穆蝶没有过多的介绍家里的情况,只说父亲是军人,小时候见着父亲受伤的样子很难受,于是打小就立志要学医,因为早早了解过相关信息,知道学医时间长她便努力学习丶跳过好几级,到今年入学才16岁。

“我报道的时候听老师们说,你是咱们杭城女子医学院创办以来入学年龄最小的学生。”寻理总结道:“咱们201真是卧虎藏龙,不简单啊!”

大家便都笑起来,吴颂年问寻理道:“说了这麽多,你还没说你为什麽学医,又为什麽跑这麽远来学医。”

“你一个津城人,要学医干嘛不考北平的协和?”

当时寻理正在喝水,听到这话被呛了一下,“大姐,我不读协和是我不想吗?人家一年才招几个学生?”

“至于我为什麽学医,算是受长辈影响吧。小时候有个关系很好的叔叔是学医的,我妈妈对医学也有很浓厚的兴趣,所以小时候我心里就想着长大後学医挺不错,现在真长大了又没有其他特别喜欢的专业,就学医了呗。”

赵天冬便开口道:“那咱们这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呀,咱这宿舍除了大姐都是打小立志学医。”

“大姐你学医的原因这麽搞笑,年纪还最大,等你毕业都28了,我看咱们得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搞不好大姐读完三年预科就要跟我们说拜拜了。”

吴颂年自然是不服气,于是开学後就积极参加各种校内活动,表示要培养自己对医学丶对这所学校的热爱,不到八年毕业绝不离开!

这才有了後来她创新宣传方式丶带着室友一起搞义演的事。

但她一开始想得简单,义演活动真办起来到现在都一个月过去了,她们也去义演了五六次,到今天吴颂年还是有些放不开手脚。

不过吴颂年也不是轻言放弃的人,这会拿出稿子自己大声朗诵起来,决心下次也要上台表演。

取代寻理说全词有点难度,但取代赵天冬跟在寻理後面喊三个字,好像挺简单?吴颂年边背边思考着。

寻理三人见状也不打扰她,商量起这次收到的善款怎麽安排……

****

石三水没想到,第二天又遇到搞义演的那四个女学生。

近来队里没什麽事,石三水在外面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回家了。

队里分给石三水的住所让他非常满意,房子在一片老居民区,周围邻居都是体面人家日常十分安静,独门独户还带一个院子,石三水觉得唯一遗憾的是调查处工作有些危险,不然把家人接来一起生活,那日子就更美了。

回到家转身准备关门时石三水看到昨天远远见过的女学生说说笑笑走进对面邻居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