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民国时期的生活 > 分赃不均(第1页)

分赃不均(第1页)

分赃不均

苏末当年小说连载时在北方大城市很火,不少人收集了报纸。里面有个剧情涉及到了反派想要颠覆朝廷恢复以前自己祖上的江山。

後来上面竟有恢复旧制的意图,这个剧情就被人拿出来说是苏末在影射当局,还写了好几篇文章有模有样的分析,一下子就把这本小说推到了风口。

苏末名气又大,于是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最後当局一刀切,把她修正後不那麽露骨的小说一并禁了。

苏末当时非常气愤,当初连载是在小报连载,小报胆子很大什麽都敢印,于是她什麽都敢写,後来有出版社联系她出版,苏末看在钱的面子上已经删减修改了不少内容,结果最後还是一起被禁了。

愤怒之下苏末想起了连载时写的一个剧情——紫衣侠客曾在一次和朝廷的鹰犬斗争时,晚上跑到紫禁城的城墙上吹了一晚上的曲子,引得衆豪杰效仿,最後长安城内留下了传说:当你遇到不平事时,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吹响竹笛就可能引来英雄为你做主。

当时苏末刚学会《望江湖》,又正值八月初,她心下便有了一个想法——她也要效仿一次紫衣侠客!

当然紫禁城去不了,苏末选择去津城的府衙门口吹。

这种事情说到底苏末觉得还是有些幼稚,本来准备自己一个人悄悄去,结果练习的时候被云可成撞到了,也不知道这人脑子怎麽长得,一下子就把她的意图给猜出来了。

然後衆好友都知道了,那时候苏末的好友小团体包括云可怡姐弟丶王丽娜丶陆正风还有祝若溪与他的师兄。

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有趣的事怎麽能苏末一个人去,必须一起去,然後大家就狂练曲子。

八月十五这天大家把准备好的跑路用的自行车藏好,然後拿着笛子跑到了府衙外,到了後苏末却傻眼了——除了他们这一群人,居然还有不少人。

一问才知道是陆正风和云可怡这俩大嘴巴在外面吹嘘,把消息给透露了出去,于是最後府衙外全是人了……

这些人做事不如苏末他们谨慎,早就引起府衙内的关注,暗中也集结了不少人。

苏末其实看到这麽多人就知道不好了,但大家因为她而来,又是吹《望江湖》,她总不能自己跑路不管大家,只得好言相劝想把人劝走。

然而没用,不劝还好,大家本来还在旁观看有没有其他人来,苏末一劝大家当即开始吹笛,于是最後全被围了起来一个都没跑掉。

好在带头的警察跟苏末相熟,苏末好说歹说又把身上带的首饰全薅下来打点,对方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留了个缺口给苏末,由她带着人冲了出去。

说到这苏末喝了口水,“那天晚上给我累的哟,本来劝人就劝得口干舌燥,还要带着大家冲关,身上挂彩了不说值钱的东西都没了。”

“本来想着好歹安全把大家带出去了,就当破财免灾,”苏末又凉凉的看了陆正风一眼,“结果某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居然说我贿赂警察有失侠义之气,还说我们应该所有人团结起来跟那夥人拼了。”

陆正风当即不好意思笑起来:“年轻不懂事,哈哈,现在想想多亏了末姐机灵,要是真闹起来可就惨了。”

“你那条蓝宝石项链就是那天晚上没的吧?”老太太反应过来。

苏末点头,“对啊,那条项链还是《江湖侠义录》出版後我拿了稿费买的,说起来还真是挺戏剧化的。”

陆三奶奶大笑起来,“这可真有意思,要不是正风这大嘴巴你们做成了多好,应该让正风赔姐姐项链。”

她这话一出,苏末没忍住笑起来,“赔,你问问他们打算怎麽赔我来着。”

云可成接过话道:“正风是真该打!大嘴巴又不分是非,後来我好不容想了个办法筹钱,想着把末姐的项链赎回来,结果又给他搅和了。”

“又不是我一个人掉链子,可怡不也被迷花了眼,怎麽你就怪我一个人。”陆正风大叫起来。

当年苏末手头有钱,对自己也不吝啬,秉持着有钱就得多享受的念头给自己买的首饰都是值钱货,这才能贿赂警察带着人跑出去。

出事第二天祝若溪和云可成就把衆人召集在一起,说要想办法筹钱把苏末的首饰赎回来。

衆人都家境不错零花钱也不少,但全凑一块还差点,最後云可成出主意说既然那天晚上去府衙门口吹笛子的人那麽多,不然再宣传宣传?

于是大家把手头的钱凑一块定了一批竹笛,然後分散开在各个学校宣传——喜欢《江湖侠义录》?那就学《望江湖》!什麽不会?没关系,买我们的竹笛送曲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