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中年之悟 > 5060(第5页)

5060(第5页)

没有人接单。加价30%也没有人接单,滴滴的黄金时期也过去了,就没有那么多司机。惠子说:“医院大门口有的士。”小静往远处看,还真是。

小静搂着惠子走到一辆出租车跟前,惠子说:“我自己回去,你打另一辆车。”

小静不由分说,推着惠子进了出租车的后排座椅。“那可不行,你等会下车又晕了可怎么办?”

司机笑了笑:“刚打完针?就让你朋友送吧。”

小静白了出租司机一眼,A市的司机就是话多。不过她也好奇这司机是怎么看出来惠子刚打完针的?难怪他们说出租车司机都有特异功能。

惠子低头看见自己右手压着左手背的棉签,是刚才护士拔针时给她按压血管用的,她就一直这么按着,都忘了松手。

~~~~~~~

第二天下午的1号病人,安惠子。

主要是陪她来的那个女孩太面熟,但是大刘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好在她自我介绍了:“赵小静,老赵的女儿。”

难怪这么面熟,我说怎么这么面熟。

这就是羊群效应,一个熟人带另一个熟人来找你看病,大刘体会到和病人交朋友的好处了。

就在前几天老赵还来过,一看老赵杵在门口,大刘还是紧张,这个“赵哥”可不是又“嗅觉超敏”了吧?结果老赵推着一中年妇女进来,喊着“给我表姐看看,她见天地头疼。”听口音不像和老赵一个地方的人,老赵解释“我那口子的表姐”,难怪,年龄上也觉得做不了老赵的姐。大刘于是想起万达广场碰到的跟着老赵的年轻女人,原来真是她老婆。只是在心里纵横四海,嘴里说的是:“头疼多久了?除了头疼以外还有哪里不舒服?以前有过这样的情况吗?”等这些问话出去,大刘就不能再东想西想,必须马上调动他的临床知识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了。

安惠子脸色还是不太好,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又吐过了。

本来以为打一针就好的病没那么容易好起来,没办法,两人商量后决定按急诊科医生的建议:看专科。

赵小静扭头向安惠子解释:“刘教授可是我爸的救命恩人,他那个鼻子折磨得他痛不欲生,亏得碰到了刘教授。”

这番话想必在私下里已经对安惠子说过,现在当着刘教授的面再说一遍,既强调了刘教授的医术高明,又拉近了和刘教授之间的关系。这个赵小静年纪轻轻的,在公关方面倒不失为一把好手,有这样的情商,日后若能辅佐老赵的生意,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左膀右臂的人选。

将昨天的急诊病历一一呈上,大刘一看急诊科医生的签名,不由得乐了。没错,就是那个诊断文依依的母亲“癔症”的医生。一页病历上竟然要求患者“后果自负”地签了几次字,在保护自己方面做得倒是很不错,看来是被那个被砍的医生的事情搞怕了。

“是头晕呢,还是眩晕?”大刘问。

“什么是眩晕?”

“也有说眩晕是指真性眩晕,包括自身或者外物的旋转感,通俗来说就是感到天旋地转。”

惠子马上说:“旋转的,是旋转的,我每次一来就感觉天地都倒过来了,这种感觉刚才一直都有,就是呕吐的感觉比起早上轻一点。”

“那我们接下来就要排除一下中枢性眩晕,还是周围性眩晕了。”

赵小静和安惠子面面相觑,这个刘教授专门说一些听不懂的词。不过赵小静想起上次老赵来,他也是这样说一堆这样的词,但是最后老赵还是满意地回去了,要知道让老赵这么吹毛求疵的人满意可不是容易的事,这也是为啥赵小静一听说看神经内科就信心满满地挂了刘致远的号的原因。

“最近感冒过吗?听力有没有损失?有耳鸣吗?”大刘连珠炮似的又问出几个问题。一边让惠子睁大双眼,上下左右地旋转。

“这是干什么?”赵小静不解。

“检查有没有眼震。”大刘解释说:“我们通过有没有眼震,以及眼震是水平性,垂直性,或者旋转性,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检查完眼睛,大刘又让惠子反复地指自己的鼻子,赵小静忍不住笑了,这个医生可真逗。“你可别笑,这叫指鼻试验。我们神经内科各种试验应有尽有,在CT和磁共振发明之前,我们神经内科的老祖宗们就是用这些传统的手法判断出病变的部位的。”

赵小静吐吐舌头,听上去可真是牛。

58。

一个月后

当大刘收到老赵的电话时,他正在病案室里修改病历。人事处说是待岗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别的选择,要么去医院市场部,要么去洗衣房。大刘作了一番权衡,市场部听上去要风光一点,但是作为一个前门诊医生,大刘一直对门诊的这些行政机构心存疑义,总觉得所谓的市场部和居委会并没有什么区别。而洗衣房,大刘除了仰天长啸,想不出还有更好的一个主意,可以让知识分子快速地斯文扫地。

勉为其难地挑选了病案室,算是保全了一点主治医师仅有的体面。大刘不是没有想过揭竿而起,但是一想到萱萱的培训学费不能全部压到何玲这个女人身上,虽然何玲现在可能会更加庆幸自己的及早抽身,“我说什么来着,烂泥就是扶不上墙。”

大刘既来之则安之地兢兢业业地一边修改病历,一边在心里痛斥现在的年轻人写的病历是什么东西,基本训练太少,临床上该历练的东西都没有好好历练,满脑子的都是赚快钱。本想发几句牢骚,一想到自己现在这个境遇,在医院里比自己更倒霉的人恐怕掰着手指头也难数出几个了,还是作罢。

他这是倒在末名淘汰的政策之下了。

他有点怪他的难兄难弟整形外科医生田武临阵脱逃了,咳,说好了共存亡的,结果他小子在投票的前几天给大刘打了一个电话。

“兄弟,我跟你说,上次说的末名淘汰马上就要试行了,我估计就这几周吧,我说你小子倒是拉拢群众没有?让群众多投你的票,我们这种,就只有这华山一条路了。”

“拉拢群众?”大刘暗忖,怎么拉拢群众?他不知道上次文依依请吃饭,请了小张和小李,算不算拉拢了一下群众?应该算吧,大刘在心里打着草稿,毕竟自从上次吃饭以后,不论是小张还是小李,都和刘教授的关系密切了许多。尤其是小张,是亲上加亲的感觉。

要说田武也够义气了,有了消息第一个就通知了哥们,还搭上一顿饭,虽然这小子也没舍得请什么贵的饭。这么长时间自己还是没有做好“拉拢群众”这工作,这也怪不得谁,谁让刘教授还是脸皮太薄,明知道人家周教授之类的都在请群众吃水果了,自己还有脸跟着吃,咳,就是这么让人恨铁不成钢。

虽然心里也觉着不可能,田武再怎么不靠谱,毕竟人家是前院长女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淘汰制出台,人家也是先一批知道消息的,知道了还能和你同生死共存亡?也不能怪人家,临走人家还是惦记着兄弟,先报了一个信。

田武是在末名淘汰投票前几天走的。这内部消息还真是到位。不过他也是被逼无奈,不然谁愿意去西藏那么老远的地方,西藏人民也未必有整形变美的愿望。不能这样说我们西藏人民,虽然那里太阳是炽热了一点,西藏人在田武的印象中都比较黑。援藏一年,换取一个副高职称。人事科长说了,这种机会也许还会有,但也许也就这么一次,你还是抓紧了吧。

老赵说:“我去门诊找了你几次,号也挂不着了。”

大刘心里感叹,好歹还有人惦记着他。他曾经以为神经内科门诊少不了他,但是现实告诉他,少了他神经内科照样运转得很好。人生往往就是以为自己无比重要到认识到自己无足轻重的一个缓慢的过程。

“我现在在病案室轮转。”这样说面子上稍微好听一点。医院也不是一棒子打死,并没有说要他下岗的事情,只是这个末名淘汰是暂时从主治医生这一级淘汰,他的医师执照还在他柜子里收着呢,他又没有犯错误,不可能就从医生这个岗位上被消灭了。

“我说呢,今天下班有空吗,想请老弟吃饭,我来接你。”

大刘想拒绝,一时又被“老弟”这称呼迷住了心窍,吃饭就吃饭吧。田武一走,大刘这边的生活就太没有色彩了,每天上班对着病案室那些人也没有什么话说,回家呢,更是一个人也看不到,以前还能找田武拉拉家常,现在连看微信的动力都没有了。

也不是完全没有,大刘的微信联系人现在不仅有孙飘飘美女,还有文依依女神,甚至赵小静也加了他的微信,可以说美女如云,只是现在大刘混的有点惨淡,一时没有以前的意气风发了,唉,医院的制度嘛,待岗三个月总够了吧?三个月过后,我刘致远还不是又是一条好汉。

一到下班时间,老赵的电话就又打过来了:“小老弟,我在你们医院门口右边的人行道上。开双闪的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