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有一定的天赋,像厨艺这种东西,即便练个56年,可能也不见成效。“小姑娘说笑了!”摊主把南栀的馄饨端给南栀,“这馄饨调料还是我媳妇祖传的秘方,只是照着方子做而已。”南栀看馄饨下来,不顾汤,迫不及待的就吃了一个,“大叔,你何必谦虚呢?要是没有一定的本事,即便是有了方子,也做不出这样的美味!”摊主又是开心的一笑,这会儿不忙,他索性就坐在南栀对面和南栀聊了起来。猴急的尝了第一口之后,南栀接下来吃馄饨的动作就变得慢条斯理起来。“大叔,我上次看您给别人读家书,那你应该识字挺多的吧?”摊主神色一顿,然后才笑着问南栀,“说不上多,但是也识得几个字,你可是有书信需要我帮忙?不过我看姑娘讲话举止具是彬彬有礼,应当也是受过孔孟教导,并不会在这些事上做难啊!”南栀放下手中的勺子,摇了摇头。“不是,我只是感觉大叔您一身书香气息,并不像是街头小贩,所以才这样子问问。”摊主无奈的笑了笑,“也不过是因为早些年家中还算殷实,多读了几年书罢了,倒称不上姑娘说的书香气息。”南栀看摊主似乎并不想往下继续说,也对摊主大概有了了解,索性就绕开了这个话题,和摊主闲聊些别的事来。吃完馄饨,南栀就去买笔墨。“云欢,你怎么在这里?”南栀一出店门,就听到一个熟悉的人在给自己打招呼。扭头一看,发现是徐巧儿。“婶子?我来这里买些笔墨。婶子,你今天怎么也来集镇上了呀?”听到南枝的询问,徐巧儿指了指店门,“恰巧家里狗蛋学习用的笔墨没有了,我过来买些。”“狗蛋念书真是刻苦。”南栀夸赞道,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前不久徐巧儿才刚买过一次笔墨。像笔墨这种昂贵的东西,他们这些农家的人,哪里舍得浪费?肯定是用到不能再用了,才来买新的。由此可见,狗蛋肯定在学习上也是花了一番功夫的。听到南枝夸赞自己的小儿子,徐巧儿脸上的笑就遮不住了。“哪里有你说的那么认真?只不过是比旁人稍微刻苦了一些罢了。”南栀抿嘴笑了笑。“对了,云欢你买笔墨做什么用?这些东西不便宜,你要是有需要的话,到婶子家里借借用用就行了。”南栀摇了摇头,“不用了,婶子。我买这些是想自己平时练字用的。”“练字?”徐巧桥突然有些疑惑,然后又反应了过来,“也是,我听旁人说你爹是秀才,你识字也是应该的,不像我们这些大老粗字都不识一个。”婶子可是在笑话我了,“婶子,你手巧心巧,哪里是我能比的的?”南栀诚心诚意的夸赞。“你这丫头,就是嘴甜。行啦,你要是不急,在这儿等婶子一会儿,婶子把东西买了,咱俩一起在集镇上逛逛。”南栀现在自然没有什么急事要做,点了点头,在一个角落里面等徐巧儿。无论是多大岁数的女人一起逛街,总会有合心意的话题一起谈论。逛了一圈下来,徐巧儿就把南栀引为知己,他若不是因为辈分的原因,甚至想和南栀称姐道妹。“婶子,我看你似乎有什么烦心事?”等两人坐在茶肆休息的时候,南栀突然开口询问。尽管徐巧儿掩饰的很好,一路上也都笑呵呵的,但偶尔之间总会闪过一丝郁气。徐巧儿看了看南栀,叹了一口气,“这都被你发现了?”今日和南栀之彻底熟悉起来以后,徐巧儿发现,实际上,南栀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也不知道前些日子怎么就被王老二给欺负的死死的。徐巧儿琢磨着,可能那个时候还没有开窍吧。因此,她也就实话对南栀讲了。“狗蛋现在还能念书,是因为我们村头还有个秀才在教书。但是那秀才前几日说过些日子这一季结束,他就要回乡了,日后就不能再带学生了。”“我现在正在为这件事发愁,倘若真是这样子,我倒不知道让狗蛋去哪里念书了。”“我还指望着有一天狗蛋能给我们家改门换户呢!”“唉,看来还是自己没这个命呀!”说到最后,徐巧儿有些自嘲。南栀听完她的回答,却是浑身一震,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瞌睡来了送枕头?不过现在要是自己贸然说出,也不知道合不合适。想了想,南栀决定还是试探一番。“婶子。”南栀叫道,“您要是放心的话,等到您给狗蛋再寻找学堂的期间,可以先把狗蛋放在我这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