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是,这样的画面却总让他自己想起千里之外的妻女。
他的媳妇,也像吴幼兰那样勤快精明,他的女儿虽然还在牙牙学语,但是那孩子长得像她媳妇,小小一个人儿玉雪可爱,每次揪着自己的衣角时,胡大海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成了一滩水来。
可是跟着大小姐做事,常年在外奔波是注定的。
本来日日思念妻女的苦楚却又在看见了老柳家一家温馨美好的日子又让胡大海燃起了斗志。
车轮继续往前转,胡大海又用力甩了甩鞭子让驴车加快了些度。
他还有活要干更不能耽搁,他也想有朝一日过上这样的美好日子!
就在胡大海离开不久之后,看着朝阳缓缓爬上墙头,算算时间也该轮到柳致远出门了。
吴幼兰又将给胡大海准备吃食给柳致远也做了一份,不过这次里面放的并非是咸鸭蛋,而是清淡的水煮蛋。
这份吃食,再分一半放进了装饭的陶瓮里,这便是柳致远今日在学堂的饭食了。
另一半则留在留在柳致远拿在手里留着路上吃。
昨日柳致远在耕读轩进行测试的时候,吴幼兰就有注意到墙边窗台上摆放着一排形态各异的瓦罐陶碗,有个碗上没有遮盖完全,倒是让吴幼兰注意到了里面装着饭食,也都是这些学子从家中带来的。
因为这日后来陈先生那里来人,估计这叮嘱便是忘了,又或者是她多想,但是总归拎一份吃食带去,饿不着柳致远。
柳致远将自己的读书的箱笼装好背在身后,一手拎着陶瓮,一手拿着大饼冲着妻女挥手便转身离开了。
···
柳致远刚进耕读轩,目光便越过满院稚子,落在最后一排的桌案上:那边坐着昨日他前来时没见过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两个身着半旧长衫的汉子,一个约莫三十出头,鬓角沾着风霜,另一个年纪与他相仿,手指粗粝似带老茧,手里拿着的是微微卷边的《中庸》。
另一名少年身着华服,身子却像是抽了骨头似的端坐是端做不好得到,百无聊赖的翻阅着手里的书本,目光游移,再看见柳致远的时候明显来了兴趣。
这三人显然都不是什么寻常蒙童。
柳致远心头一动,脚步已经朝着那末排空位走去……
此时柳闻莺正和母亲吴幼兰正通过群聊系统里的群聊视频,和她爹一块感受学堂的氛围。
只不过,柳致远人在学堂上,手里拿着笔,一边听一边还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作者注释,而柳闻莺和吴幼兰随意地坐在院中,手里正在清洗昨日就托货郎送来的二十斤酥梨。
进来清晨柳闻莺和柳致远父女二人总会有一阵轻咳,吴幼兰记在心里,今日抽空正好做些秋梨膏。
将酥梨洗干净,柳闻莺继续盯着光屏,屏上清晰映着学堂光景——先生踱步讲经,稚子们摇头晃脑,还有那两个与父亲年纪相仿的学子,正低头在书卷上批注。
吴幼兰生怕打扰正在聚精会神念书的柳致远,便在女儿耳边小声说道:“你看那几位,都是奔着前程去的,和咱们一样。”
尽管如此,吴幼兰的小声低语依旧通过群聊系统传到了柳致远的耳边,柳致远嘴角忽的上扬。
没错,在奔着前程这事上,他们家是一起的
读书也是。
喜欢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