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首映礼去看的。”他说,“你在里面演得很好。”
我想起那部电影首映礼那天,我因为紧张,台词卡了好几次,下台的时候差点摔倒,还是助理扶着才站稳。
那时候,他也在台下吗?好几次都在?
“你那时候……是不是也在?”我忍不住问。
他点头:“嗯,刚好有空。”
“那你怎麽没告诉我?”
“怕打扰你。”他说,“你那时候好像也很忙。”
我想起那天确实被一群记者围着,他也在人群里,默默地看着我。
“其实……”我张了张嘴,想说点什麽,又不知道该说什麽。
他突然笑了笑:“下次有新电影,记得告诉我。”
“好。”我点头。
第八章,分节(三)
下午去渔村的时候,节目组租了辆面包车。我上车时,赵银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旁边还有个空位。
“这里没人。”他指了指旁边的座位。
“好。”我拉开门坐进去,刚系好安全带,他突然递过来一个东西。
是副耳机,白色的,看着有点眼熟。
“路上颠,你不是晕车吗?”他说,“听听歌能好点。”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昨天坐船的时候,我确实有点晕船,脸色不太好。
那时候他坐在我对面,一句话都没说,我还以为他没注意到。
“你怎麽知道我晕车?”
“猜的。”他把耳机塞到我手里,“试试?”
我把耳机戴上,里面刚好在放一首轻音乐。
“好听吗?”他问。
“嗯,挺好听的。”我点头,心里很平静。
车子开了大概四十分钟,到了渔村。
村口有棵很大的榕树,树干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枝叶茂盛得像把伞。
“这树有些年头了。”民宿阿姨跟我们一起来的,指着榕树说,“据说有上百年了,村里的老人都叫它‘平安树’。”
“那得拜拜。”江丽笑着双手合十,对着榕树拜了拜,“保佑我们节目收视长虹。”
大家都笑了起来。
渔村比我想象的要热闹,石板路上铺着彩色的鹅卵石,两旁是白墙黑瓦的房子,门口挂着渔网和贝壳串成的风铃,风一吹,叮当作响。
“前面就是码头了。”男嘉宾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水域,“我们去看看吧。”
码头停着几艘渔船,船身刷着蓝色的漆,上面晒着渔网,几个渔民正忙着修补。
看到我们,都笑着打招呼。
“这些船看着好有感觉。”江丽拿起手机拍照,“比我们昨天拼的贝壳船好看多了。”
赵银笑了笑:“贝壳船也有贝壳船的好处。”
“什麽好处?”我问。
“不会沉。”他说。
我被逗笑了:“哪有船不会沉的?”
“我们拼的那艘就不会。”他看着我,眼神很认真,“永远都不会。”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他说的不是贝壳船。
“文希老师,银哥,你们快来看!”小陈在不远处招手,“这里有卖海螺哨子的!”
我们走过去,看到个老奶奶,面前摆着一堆海螺,每个海螺上都钻了个小孔,做成了哨子。
“小朋友要不要买一个?”老奶奶笑着问,拿起一个粉色的海螺递给我,“这个三块钱。”
赵银看着他,问:“你喜欢吗?要两个?”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