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大人问话丶指示的反应很快,对自己脑袋里的惊讶丶惊叹,处理起来则要慢一些。
也就是说,点头是因为这两个小娃娃懂事乖巧,而愣住则是因为他们觉得二叔娶的夫郎好好看!真的太好太好看了,才会愣着看这麽久。
苏春声见他们看愣了,眼睛一眨不眨的,嘴角的笑意浓了起来,温柔地注视着他们,温柔地说:“能给我倒杯水吗?”
两个小孩立马点头。
然後他就看到了一个配合十分默契的画面。
满秋作为哥哥,力气大些,他从桌子底下拖出了圆凳,然後将整个半身压在圆凳的一边,不让它跑动。妹妹满夏则从圆凳的另一端爬上去,搭着哥哥的肩头,迅速在凳子上站了起来。
她拎起桌上的茶壶,从里头稳稳当当地倒出一杯水来,再用两只手捧着杯子,蹲下身子,把水交给底下的满秋,由满秋送来。
等苏春声喝上水,满夏也从那张圆凳上下来了,双目晶亮地站在他跟前。
身上还绷着那股劲儿,就是他再道一声他想喝水,她会迅速再爬一趟的劲儿。
怎麽会有这麽乖丶这麽聪明丶这麽能干的小孩?和他家那两个天真爱玩的侄儿完全是两样。
苏春声喝了水,道了谢,郑郑重重地将杯子还了,然後目光跟着满夏又爬了一趟,看她稳稳当当地落地,才扬起笑,从自己嫁衣的袖笼里,掏出了送给这两个小孩的印刻。
这是他自己刻的,用木头,刻的是印糕点的模子。
送给满秋的,是一颗圆圆的小柿子,柿子的中央印着“满秋”这两个字。送给满夏的是,则一朵盛开的荷花,同样的,荷花的中央也刻有她的名字。
糕点模子当然不仅仅可以用来做有形状的米糕面食,还可以用来装土,这样土块倒在地上就有了特别而规整的形状,比较有意思。
苏春声的初心是给他们装土玩,可现在见到了两个小孩,看到了他们乖巧懂事丶聪明能干的一面,又觉得他们可能不爱玩寻常小孩爱玩的东西,便试探地问:“满秋满夏知道这是做什麽用的吗?”
满夏不确定地回答:“印东西的?”
苏春声笑开了,感叹真是好聪明的小孩,点着头道:“没错,做糕点的时候可以印出花样来。”
满夏开心地捧着手里的模子,左看看,右看看,欢喜得不行。
满秋看了好一会儿才说:“上面还有我的名字!”
苏春声没想到他们还会识字,连反过来的字都认得,发出一声惊呼,然後问他们这些字是谁教的。
他们说:“是娘教的。”
苏春声心上对这两个小孩愈发亲近起来,问他们:“满秋满夏喜欢做吃的吗?以後春声叔教你们做清明粿好不好?”
两个小孩又点头。
宾客们吃上了席,不用招呼了,柳云也就有时间给新房里的新夫郎和两个小娃娃端来吃的。
三碗热气腾腾的汤面,配上几道喜宴上的小菜,装在托盘里送来。
柳云还怕两个小孩吵呢,问他们:“要不要去外头吃啊?”
两个小孩喜欢跟春声叔待在一起,坦诚地摇了摇头。
苏春声也开口道:“嫂子忙了一天,也去吃点东西吧,满秋满夏很会照顾人,有他们照顾我,你可以放心的。”
柳云笑道:“没给你添乱就好。”
“我还怕我给他们添乱”苏春声说。
满秋满夏留下了。
苏春声没见过这麽小就能安静地拿筷子吃东西的小孩,又和家里那两个不好好吃饭的侄儿形成对比。
苏春声看他们吃,一口一口,认真地夹,认真地嚼,瞬间感觉自己的胃口变好了。
这两日,心里多少还是有点紧张,他东西吃得不多,夜里也不太能睡得着,总怕半道还会出什麽岔子,将这门亲事搅了。
而今顺顺利利地拜堂成亲了,他的心能放下一半,胃口也逐渐回来了。
“春声叔,吃。”
两个小人儿真的很会照顾人,他们见苏春声没有动筷,还给他夹吃的。
苏春声拿起筷子,夹了夹碗里的面,闻到了扑面而来的熏肉和葱花的香味,眉眼弯弯道:“真香啊,是不是?”
两个小家夥平常很少吃烟熏的肉,一时被香迷糊了,连着点了好几下头。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只熏鸭还是二叔昨天天不亮就跑去城里买的,因为很难买到,他排了好久的队。这麽辛苦才得来的,他们得都吃光!
有两个小家夥陪着,苏春声在房中确实不闷。只是时间渐渐晚了,外头的热闹声散去,宾客们也退了,这两个小家夥就不能在苏春声房中久留了。
柳云过来将孩子带走,并对苏春声透露了二叔的行踪:“外头的宾客散了,他们走之前还帮着齐整了东西,我们收拾不用太久,二叔这会儿也该得闲回来了。”
她的这句话让苏春声耳後根悄悄地冒出了一抹红。
天黑了,宾客散了,剩下的是什麽,苏春声心里再清楚不过。
作者有话说:
啊呀呀呀,接下来是什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