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65章[VIP]
大雪是入冬之後的第三个节气,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这个节气里,农户人家有腌肉的习俗。
邻近大雪,出来买肉的人多了,城里集市上的各种肉类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迟一天,早一天就不是这个价儿。
苏春声昨个儿买肉才十五文一斤,瘦的还更便宜,今儿就涨到十八文一斤了。腌几条腊肉买个五丶六斤,就得多花一斤肉的钱。
还有那嚷着吃羊肉温补的,羊肉比猪肉更贵!普通人的家里哪吃得起?
苏春声在西市上转了一圈,见只要是肉,就没有不涨价的,心里想着还是回家腌咸鱼吧。
家里鱼还有,还是自家荷塘里捉的,不要钱。已经拿井水养那麽久了,泥腥早就吐干净了,做咸鱼一定很好吃。
肉呢,暂时不买,等节气过了,肉降价了,再出来买。腌了也是为了过年那阵儿吃,这会儿没必要那麽急地弄。
这麽想着,苏春声就在西市上漫无目的的逛起来。走到中段位置,突然一声“苏夫郎”,把他给叫住了。
苏春声扭头一看,只见今早见过的李小屠户在一个新支的肉摊後头喜气洋洋地叫他。
苏春声笑起来,迎着那声招呼走过去,贺了“生意兴隆”和“财源滚滚”,把那刚卖完一头猪的李小屠户说得喜眉笑眼,乐不可支了。
“苏夫郎,来买肉啊?”那李小屠户这会儿闲了,探出头来问他。
苏春声也不怕跟他说实话:“今儿肉价涨了,买肉腌腊肉不划算,我就看看,可能会买点粗粒子的盐回去,腌咸鱼。”
“要腌就一道儿腌啊,您来我这儿买,我给您算便宜些。”
这李小屠户今早生意是真不错,肉卖得快不说,还把口碑也打出去了。他把这份功劳归在了赵铁匠给他打的这一套铁具上。
刮猪毛的刮子利而快,猪毛刮过,猪皮白净净的,来买肉的客人看了能不喜欢吗?
还有这分猪肉用的刀,用起来太得心应手了,分猪肉跟分豆腐一样顺滑。
满街这麽多猪肉摊,价钱也差不离,客人来你这儿而不去他那儿,是为什麽?不就是看你这儿的肉处理得好,猪毛刮得干净吗。
就早上那阵儿,还有好些来看他剖猪分肉的,都夸他手艺好。
李小屠户自知自己没从老爹身上学来十层十的手艺,放在肉市也是勉强凑合的程度,早上那一通夸,还真给他夸出自信和底气,後面的状态越来越好,引来的喝彩也多。
借着这个势头,他把整头猪的猪肉都卖光了。
现在见到了赵铁匠的夫郎,李小屠户可不得表达一下感谢。
他压低嗓音,对苏春声比了两个数:“我卖别人这个数,卖您这个数。”
苏春声看出来这两个数,一个是十八,一个是十五。
也就是说李小屠户卖他的肉和寻常的肉价一样。
那这回可是沾了赵家铁匠铺的光了,苏春声没有多要,对李小屠户道:“那您给我来五斤。”
“苏夫郎客气了,我这就给您称。”
一块上好的五花肉搬出来,勾在那称鈎子上,明明称尾都称得翘起来了,李小屠户却跟看不见一样,满面笑容地把肉摘下,对苏春声说:“刚好五斤。”
苏春声看那称尾子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忙对李小屠户道:“多了,多了,不用这麽多。”
李小屠户把肉用荷叶包好,说:“不多,今儿刚开张嘛,给客人们打称,称尾子都是要往上挑的,这样我们的摊子往後才会越来越好。”
说话间,有其他的客人围过来挑肉买肉了,苏春声只好把李小屠户盛情塞到他背篓里的肉收下,把钱付了。
“慢走,您慢走咧。”
这下好了,原打算买一些粗粒子盐拿回去腌咸鱼的,现在得多买点了,把这肉一块儿腌了,还得去周姐夫的铺子一趟,买桂皮丶花椒丶八角这些香料,因为腌腊肉的时候会用到。
一路朝那铺子走去,路上还遇到敲着“叮叮当当”的小锣,喊着“麦芽糖,麦芽糖”的糖贩子。
麦芽糖在北方唤饴糖,他们这儿直接,直接叫麦芽糖。冬天吃,有滋补身体丶健脾养胃的功效,特别受媳妇丶夫郎,还有各个年龄层的小孩儿的喜欢。当然,吃这需要好牙口,没牙口的奶孩子不算。
苏春声侧目的这会儿功夫,这个穿着一身褐色冬衣,挑着两个挑子的糖贩子就已经被几个半大的孩子围住了。
有一个个头明显矮一截,跟立阳立源差不多大,蹦得却是这几个里面最欢的:“叔叔叔叔,麦芽糖怎麽卖?”
那糖贩子揭开盖子,说:“小的一文钱一个,大的两文。”
“里头有包花生吗?”
“包花生的要三文钱一个,你有那麽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