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茄盒就几口的量,等宁归竹吃完大半后,熊锦州便收回手,将剩下的丢进了自己嘴里,端起碗给宁归竹喂了口飯,又给他夹菜吃。宁归竹顺着吃完,才再次示意熊锦州自己吃。喂饭这种事,一两口是甜蜜,多了就有些奇怪了。而且还影响熊锦州吃饭。熊锦州倒是没这种感觉,不过宁归竹坚持,他也就放下了碗筷,又往里夹了块豆腐酿肉和茄盒。宁归竹调整好怀里小五福的姿势,空出一只手来伸手拿筷子。茄盒外酥而里嫩,汁水丰盈美味,豆腐酿肉吸饱了汤汁,肉馅带着些q弹,一口下去,满嘴鲜香。宁归竹吃着饭,偶尔要留意一下五福伸出的小手,这进食速度就慢了许多,他便与熊锦州闲聊道:“也不知道大嫂这几日有没有空闲,我想同她一起洗点淀粉出来。”熊锦州道:“地里的麦子都收回来晒好了,闲暇时间应当是有的。”又问:“你说的这两样能做的吃食多吗?”“还行吧,怎么了?”“下午有几个人找到我这儿,说是想趁你休息学些吃食手艺。”同刚开始没什么人关注工学堂,连学生都是没有后路的自梳人不同,如今工学堂内的情况被无数人关注着,宁归竹自然也在其中。求稳的人想要跟随宁归竹学些手艺,学得好的能成为工学堂的先生,学得一般,也可以进陈县令安排的地方劳作换取月钱。敢于冒险的人则想学一手吃食手艺,若是做得好了,不说发家致富,也能大幅度提高家里的生活状态。宁归竹吃了一口菜,问道:“品行怎么样?”“认识快三年了,有点斤斤计較,但大体上没什么毛病。”以宁归竹的视角来看,现在的百姓日子都过得一般,谁都有些斤斤计较的毛病在身上,能讓熊锦州这么提一句,可能不是‘一点’。他思索着,又觉得这也不是啥大毛病,最多也就一日师徒罢了。“用玉米和红薯洗淀粉的话,中间多少有些损耗,不太适合用来做摊贩生意。你让人去山上找些木薯回来吧。”同样是洗淀粉,山上得来的木薯,性价比就要高许多。“木薯?”“呃,也叫树薯,有吗?”熊锦州一时想不到对应的植株,便说道:“你晚点画张图,我给人拿过去,让他照着找找。”“也行。”三言两语说好教人手艺的事情,夫夫俩又聊了些琐碎事宜,这顿晚餐才宣告结束。熊锦州动作利落地收拾干净餐桌,将竹篮摆回了桌上,宁归竹把热乎乎的小暖炉放回竹篮里,扯了扯贴身的衣衫,“你们父子俩都热人。”也不知道他们体内哪来得那么多火气。熊锦州听见宁归竹的话,第一反应却是笑着道:“要不以后也随我练练?”宁归竹:“……”他睨人一眼,“然后咱们三个对着淌汗?”熊锦州就乐。·提起洗淀粉后的次日午时,宁归竹便去寻了王春華。王春華刚卖完今日份的豆花,正在收拾那些工具,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要带回去的,还有一些可以洗了放到铺子里面,明早去取就好。看见宁归竹来,她问:“是想吃豆花了?怎么不让老二一早过来拿,这都没了……”宁归竹笑道:“就是掐着大嫂你们忙完的时间来的呢。”一听这话,便知道他是有事了。熊锦平接过王春華手上的東西,让人随宁归竹聊去。王春華便拉着宁归竹,往旁边走了两步,往详细些问了问。宁归竹就把弄淀粉的事情说了。这事从冬到夏,被各种事情拖延着,宁归竹不做一回出来,每次炸東西时都得在心里嘀咕两句。王春华听了就道:“我这几天下午都还算空闲,你要是今儿没事,那我直接跟你回去弄?”“好啊!”宁归竹高兴地点头。王春华就回到熊锦平身边,动作利落地帮着把東西都收拢好,说道:“你等下带些玉米和红薯过来,我跟竹哥儿学着做些淀粉。”“行。”熊锦平点头,“要不要让娘也来?”王春华看向宁归竹。宁归竹道:“娘没事的话就来呗,要是忙就不用了,今天不用做太多,我跟大嫂忙得过来。”“好,我知道了。”摊位上的东西都收拾好,要带回家的由熊锦平用牛车拉走,剩下的被宁归竹和王春华拿回了家,等回头洗了送到铺子里去就行。“竹哥儿,我们先弄什么?”王春华把要洗的东西放到盆里,端到了厨房后门的位置,又问:“五福呢?睡了?”“嗯,刚喝了奶,估摸着能睡一个时辰。”宁归竹说完,才回答前一个问题:“咱们把玉米泡上,先洗红薯淀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