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门雪落
日子如同镇外那条小河,在宋大山祖孙的照料中,平静地流淌。
宋沅——这个被强行嵌入柳溪镇的名字,已渐渐覆盖了崔泠的过往。宋满也长成了半大的姑娘,眉眼间褪去了不少稚气。
宋大山的背脊却弯得更厉害了,像一张被岁月拉满的旧弓。咳嗽不停,尤其在寒冬腊月,那沉闷的咳声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
冬寒未散尽,田埂上的草芽悄悄探出头,带着一股子倔强的生气。宋大山的精神似乎也好了些,浑浊的眼睛里难得透出点光亮。
他看着宋沅在院子里比划着一张草图,又看看忙着给菜畦松土的宋满,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旱烟杆。“沅丫头,”他声音沙哑,带着痰音,“松苓酿……名字起得好。松树,经霜耐寒,是好东西,咱这後山的松林子,有灵性……”
宋沅停下笔,擡头看他,阳光落在他花白的鬓角,镀上一层金边。她心中莫名一紧,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悄悄升起。
“阿爷,等开春暖和了,我陪您去林子里转转。”宋满直起身,抹了把额角的汗,笑容灿烂。
宋大山点点头,目光穿过院墙,投向远处那片苍翠的松涛。他深深吸了口气,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几日後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宋沅习惯性地早起,推开房门,一股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早起的麻雀在光秃秃的枣树枝头跳跃,发出啁啾。
竈房方向没有如往常一样飘出炊烟。
宋沅的心一紧,她快步走向宋大山那间屋子,门虚掩着,里面安安静静。“阿爷?”声音在寂静的清晨里显得有些突兀。
无人应答。
她推开门,昏暗的光线下,宋大山静静地躺在土炕上,盖着那床洗得发白被子。他面容平静,甚至比平日里睡熟了还要安详,花白的胡须梳理得整整齐齐,双手交叠放在胸前,仿佛只是进入了深眠。但脸色却是一种失去生机的灰败,嘴唇泛着不祥的青紫色。
“阿爷?”宋沅又唤了一声,声音轻得如同耳语。她走近几步,伸出手,指尖颤抖,轻轻碰触老人枯瘦的手背。冰凉。寒意顺着指尖瞬间蔓延至全身,宋沅僵在原地,时间仿佛凝固了。
窗外麻雀的叫声变得遥远而不真切。
她看着熟睡的老人,那片在心底盘踞很久的茫然,此刻被一种更沉重的东西填满,又无声地塌陷。她失去了记忆,也在此刻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她失去了什麽。
“阿姐?”宋满揉着惺忪的睡眼,出现在门口。当她看清炕上的祖父和僵立的宋沅时,脸上的睡意瞬间被难以置信取代。
“阿爷?”宋满扑到炕边,抓住祖父冰冷僵硬的手,“阿爷,阿爷你醒醒,阿爷——”
少女的哭声充满了无助,像受伤幼兽的哀号,在屋里回荡。
宋沅看着宋满扑在床边痛哭,看着她的肩膀剧烈地耸动,酸涩猛地冲上鼻腔,眼眶滚烫,视线模糊。她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像堵着一团棉絮,发不出任何声音。
只有一滴滴温热的液体从眼角滑落,砸在脚下冰冷的地上,洇开深色的印记。她缓缓在宋满身边蹲了下来,伸出手,轻轻地环住了宋满剧烈颤抖的肩膀。
宋满感受到身後的怀抱,哭声更加汹涌,她反身紧紧抱住宋沅,将脸埋进宋沅的颈窝,泪水迅速濡湿了宋沅的衣襟。
“阿姐……阿爷走了……阿爷不要我们了……”宋满的声音破碎,充满不安。
宋沅的身体在宋满的哭诉中微微颤抖。她擡起另一只手,一下一下,轻轻拍着宋满的後背。她的目光越过宋满的发顶,落在宋大山安详的脸上,那双曾给予她庇护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无声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一颗,滚落下来,砸在宋满的头发上,砸在冰冷的地面上。这泪水,不为她失去的记忆,不为她未知的过去,只为眼前这个沉默寡言丶用尽全力给她一个“宋沅”身份丶一个简陋却温暖庇护所的老人。为这份毫无血缘,却厚重如山的恩情,无声地诀别。
屋子里,只剩下宋满的哭声和宋沅压抑到极致的悲恸。晨光艰难地挤进窗户,却照不暖这满室的悲凉。
宋大山的後事办得很简单,邻里帮衬着,在向阳的山坡上垒了一个坟茔。没有墓碑,只立了一块青石。
宋沅用柴刀在青石上刻下四个字:宋公之墓。每一笔都刻得极深,带着沉甸甸的力道。
下葬那日,天空飘着细雨,宋满哭得几乎虚脱,邻居大婶搀扶着她。宋沅身着麻衣,站在坟前,静静看着那块青石,寒风吹过,带着松林的呜咽。
办完丧事,回到骤然变空荡的家,宋满仍沉浸在悲痛里,恹恹的,眼睛肿得像桃子。
宋沅拿出宋大山生前宝贝的木箱,她打开箱子,里面有一柄新的烟斗,一些银子和几串铜钱,最底下,压着一块粗麻布。
布上用炭条画着柳溪镇的大致轮廓,其中一间小屋旁,画了三个手拉手的小人。宋沅抚过画像,麻布质感粗糙,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她闭上眼,将那块布紧紧攥在手心。良久,她睁开眼看向窗外,细雨初歇,天空露出一抹微弱的晴光。“阿满,”她的声音有些沙哑,“收拾一下,我们搬去镇上。”
宋满红肿着眼睛擡起头,茫然地看着她。
宋沅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後山那片在雨後显得更加苍翠的松林。松针的清气仿佛穿过空气,幽幽传来。
“阿爷说,松树经霜耐寒,是好东西。”她轻声说道,更像是在对自己说,“我们要好好生活,把忘忧居,开起来。”
失忆的迷惘丶失去庇护的痛楚丶对前路的未知……各种情绪被她强行压入心底最深处,沉淀成一种力量。好好活着,带着宋满,带着“宋沅”这个名字,在这柳溪镇,酿一壶能忘忧的酒。
那个被遗忘的暴雪山谷,那个叫崔泠的过去,在现实面前,被封存得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