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之谜
雅间内,窗外可见远处层林尽染的山峦和城中的屋脊。护卫守在门外,丫鬟侍立一旁,阿满挨着宋沅坐下,兴致阑珊地看着窗外。
百里琂对恭敬候着的掌柜报出几个菜名:
“蟹粉豆腐丶清炖鸡髓笋丶银芽鸡丝丶素什锦清炒即可,莫要放荤油。”
“鸡丝凉面,少放辣油,多些麻酱。”
“杏仁酪要冰镇的。”
他指指阿满,“再给这位小姐上一份酥炸小银鱼,一份桂花糖藕。”
掌柜连声应下,躬身退去安排。
阿满惊讶地眨着眼,她看看百里琂,又看看宋沅:“百里哥哥,你怎麽知道我阿姐喜欢吃这些?阿姐不喜欢太辣,不吃荤油都知道?就连阿姐最喜欢吃冰镇的杏仁酪也知道?”
百里琂端起茶杯,“陈老精通医理,讲究食补。他诊脉时曾提及宋姑娘体质虚寒,饮食宜清淡温润,忌辛辣油腻,我便记下了。至于杏仁酪……”他顿了顿,目光似不经意扫过窗外,“秋燥未退,冰镇甜品解暑润燥,想来宋姑娘会喜欢。”
宋沅掩饰心中异样,阿满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包厢内一时陷入沉默。点这些菜,是他刻意的试探,他想知道,这些熟悉的味道,能否像那本《偃山风物志》一样,慢慢触动她的记忆。
他夹起一块鸡髓笋,放入宋沅面前的小碟中:“尝尝,正当季。”
宋沅看着碟中的笋,拿起筷子默默地将笋送入口中,鲜嫩爽脆的口感在舌尖蔓延,却有点食不知味。
沈府今日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正厅,沈夫人手里拈着佛珠,眼带笑意。下首位,坐着一个容貌秀丽的女子,正垂着头,脸颊泛红。
沈清晏坐在女子对面,他前些时日被母亲一封“病重”的家书催回,结果竟是此时的境况。
眼前的女子是沈夫人娘家的侄女,家世相当,性情温顺。“晏儿,”沈夫人见气氛沉闷,笑着打破僵局,“这是你舅母家的表妹,婉柔。你们小时候还见过的,这次过来小住几日。婉柔性子最是温婉,你们年轻人……”她一边说,一边给沈清晏使眼色,示意他招呼客人。
那名叫婉柔的少女也适时擡起头,含羞带怯地看了沈清晏一眼,柔声道:“表哥安好。”
沈夫人言语间都是撮合之意,沈清晏烦闷不已,借口有要事与父亲商议,便起身离开,留下沈夫人和婉柔四目相对。
“……小的方才在清河坊采买,看的真切,就是寰远侯。”
“百里琂?”沈崇山眼神一凝,“他在云州城有何稀奇,值得这般大惊小怪。”
沈清晏正走到书房外,听此身形一顿,未踏足进去。
“不止他一人…”管事急忙道,“他身边还带着人,一个戴着帷帽的年轻女子,和一个少女,看那样子,对那戴帷帽的女子十分上心,还亲自给她买小玩意儿。”
“女子?少女?”沈崇山拈着胡须,若有所思。这描述与近日隐约听到的,关于百里琂在别苑藏人的风声对上了。
门外的沈清晏来书房只是借口,本无心听父亲和管事说什麽,未曾想竟听到了关键的信息。
百里琂竟将她带来了云州,还如此招摇地带她逛庙会。
如今,她近在咫尺,他想,能否有机会再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