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松风渡月是什么意思啊 > 晴雪小记(第1页)

晴雪小记(第1页)

晴雪小记

雪落无声。庭院深处,一株老梅虬枝盘曲,暗香浮动。崔泠披着大氅,身旁,阿满拿着铁锹,呼出的白气在寒夜里凝成细雾。

“阿姐,真要今晚挖出来?”阿满搓了搓手,“这雪才停,土还冻着呢。”

崔泠接过铁锹,蹲下身,扫去梅树根部的积雪:“梅花酿自然要在雪夜啓封才应景。”

阿满不再多问,跟着蹲下,用树枝帮忙。

“哐——”铁锹碰到硬物,阿满低呼一声:“找到了!”

崔泠拨开浮土,露出酒坛。阿满凑近嗅了嗅:“闻不到酒香呀。”

“封得那麽严实,哪那麽容易透出来?”崔泠摇头,抱出酒坛,两人慢悠悠往回走。

内室里,炭火哔剥,映得满室暖光。

崔泠将梅花酿倒入酒盏,阿满盘腿坐在对面,双手捧着酒盏,小口啜饮,可第一口就被烈酒呛得皱起鼻子。

“慢些喝,”崔泠笑道,“这酒後劲大。”

阿满吐了吐舌头,仍固执地又抿了一口。酒液入喉,灼热一路烧到胃里,连带眼眶也热了起来。她放下酒盏,“阿姐,我知道你在查什麽。”她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册子,“这是阿爷记录的,那些来打听过贵女的人。”她神色认真:“离开老屋时,我在阿爷房间收拾旧物发现的,册子藏在阿爷的床下。”

“阿满,”崔泠收起笑意,“你可知这册子若被旁人发现。。。。。。”

“我知道。”阿满擡头,眼底映着跳动的烛火,“所以藏了一年多,直到今日,”她指了指酒坛,“阿姐将我视作大人。”

窗外,雪落得更急了,扑簌簌打在窗棂上。

崔泠望着阿满,当年柳溪镇那个小女孩,真的长大了。

酒香混着梅香在雪夜弥漫,阿满不再是需要庇护的孩子,而是能与之并肩作战的人。

酒盏相碰,碰杯声没入风雪声中。

翌日清晨,阳光洒满庭院。崔泠正对镜梳妆,素心为她绾发时,阿满拿着一个描金帖子走了进来,脚步轻快。

“阿姐,思菀姐姐派人送帖子来了。”她将帖子递上,“她邀我们今日去城南赏雪烹茶,说是新得了上好的君山银针。”

崔泠接过帖子,卢思菀的字迹映入眼帘,言辞热络。“好,我们去。”崔泠对素心道,“替表小姐挑那件鹅黄绣折枝梅的斗篷,配那顶雪兔毛的昭君套。”

暖晴居位处城南,以冬日赏雪景致最佳闻名。阁内烧着地龙,暖意融融。窗外银装素裹。红梅在雪地上开得正艳,湖面结了薄冰,在阳光下折射出光芒。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卢思菀一身海棠红织锦斗篷,她挽住崔泠的手臂,又笑着去拉阿满的手,“快进来,茶都煮上了。”

阁内已备好软垫,红泥小炉上银铫子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茶香氤氲。桌上还摆放着精致的点心,尤以那点缀着蜜渍梅花的梅花糕最为诱人。

卢思菀分着茶,“尝尝这茶,是我爹的门生从君山带来的,说是雪水烹煮最妙。阿满快试试这梅花糕,甜而不腻,配茶正好。”

阿满捧着茶盏,吃着点心。卢思菀讲着邺都闺阁里的趣事糗事,什麽谁家小姐学骑马摔了个屁股墩儿,谁家赏花宴上为了争一朵花差点吵起来,逗得阿满忍俊不禁,露出了久违的明媚笑容。

“思菀姐姐懂得真多。”阿满赞叹。

卢思菀扬扬下巴,又看向崔泠:“你是不知道,你不在的这些年,邺都那些宴会可无趣了,连个能跟我对对子丶辩辩经的人都难找。如今你回来了,可算有人能镇住那些只会拈酸吃醋的了。”

她说着,还促狭地眨眨眼,显然意有所指。

崔泠端着茶盏,看着窗外雪景,听着卢思菀和阿满的笑声,紧绷的心弦也稍稍松弛。茶香清冽,梅花糕的甜意在舌尖化开。

卢思菀兴致勃勃地提议:“光坐着喝茶有什麽趣儿。走,我们去後园堆雪人。”

园子里积雪甚厚,踩上去咯吱作响。卢思菀和阿满与一衆侍女玩得不亦乐乎,滚雪球丶堆雪人,卢思菀还指挥着丫鬟给雪人戴上她的绒花,插上胡萝卜鼻子,用木炭画出滑稽的笑脸。

崔泠站在廊下看着她们,玩闹间,阿满不小心滑了一跤,跌坐在积雪上。她也不恼,咯咯笑着正要爬起来,目光却无意中扫过冰封的湖面。

薄冰之下,似乎有几尾红色锦鲤正缓缓游动,在冰层下透出顽强的生机。

“快看,冰下面有鱼!”阿满惊喜地喊道。卢思菀跑过去看,啧啧称奇:“还真是,这大冷天的,它们倒活得精神。”

崔泠也缓步走近,她看着冰层下游曳的锦鲤,又看了看身边阿满冻红的脸庞,心中微动。再冷的寒冬,冰层之下亦有生命在积蓄力量,等待破冰而出的时刻。正如她们此刻的处境,纵有风雪压顶,并肩而行,总能迎来生机。

姐妹三人站在湖边,阳光洒在雪地上,也映在她们眼中。这一刻只有纯粹的丶属于冬日的静谧美好和女子间的情谊。

暖阁里的茶香似乎还萦绕在鼻尖,与冷冽的空气交织。这份短暂的温暖与惬意,为她接下来的路途积蓄着力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