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燃看他还有心思开玩笑,想来事情不严重,乐呵呵地应了。
岂料陆惟青竟真的一本正经帮她招呼起生意来,每次出去查账,他都在身後跟着,美其名曰提前学习,多条吃饭的路子。
姜燃腹诽,以陆氏的家底,他吃八辈子都吃不垮。
但见他一点就通,确实能帮她不少忙,也就没有推拒了。
这日,他们去完香铺,顺道去济安堂转转,倒遇上三个怪人。
他们自称是淦阳来的药商,穿着灰褐色圆领窄袖衫,都蓄着大胡子,每人背着一个包袱,声称里面是“细料”,因着急回去,找个大药铺子贱卖了。
姜燃进店时,正看到药铺掌柜验过货,要将银钱给他们。
“什麽细料,卖这麽贵?”
细料价格昂贵丶用量较少,但具有独特疗效和药用价值,一般小药铺都没有财力买,即使是济安堂这种规模,也不敢囤货太多。
姜燃见掌柜点的是五百两,按规矩,与这些外地药商做生意,为了避免药材出问题,向来是压一半付一半,待他们下次来卖药材,再结清。
这三个包袱的药材,怎麽算都不可能卖到一千两。
“回小姐,这些细料我都验过了,确实品质极高。有丹参丶白术丶沉香丶鹿茸丶川贝丶三七丶冬虫夏草,细算起来值七八百两。”
掌柜看她来了,不敢大意,将情况一五一十说了。
姜燃打开包袱细看了看,这麽多珍品,属实难得。
“是啊,这位老板,这样好的品质,到哪都是抢手货呢。要不是我们着急回淦阳,也不会折价卖给您。”站在中间的药商见她才是管事的,连忙转而跟姜燃谈起生意。
姜燃听得他说淦阳话,心生疑虑。
淦阳是南边最有名的药都,有句俗语道“淦阳白芍飞上天”,指的就是药工师傅能够将浸泡好的白芍切成薄度仅0。1毫米,轻轻一吹就会像雪花一般飘起。
大多数淦阳人谋生的手段离不开药材,而且多是将贵重药材往北方卖,谈生意的时候,每个人都说得一口标准的北方官话。
“济安堂可是长安数一数二的大药铺,三位不打算和我们做长久生意?”
一般药商两三月就往返一趟,都愿意压一半付一半,找到固定的主顾,也省得四处问价。
“家里,家里有事,这半年不做生意了。老板您看四百五十两,包圆,行不行?”
看到姜燃犹豫,那药商还主动降了五十两,只求尽快将这三袋药材脱手。
四百五十两,如果真是正经生意人,怕是保本的钱都不够。
姜燃心中有了盘算,好声好气道:“这麽多药材,我们济安堂也得卖个一年半载的,容我考虑考虑。”
“小姐,这……”掌柜正要帮忙说话,被姜燃一个擡手制止了。
“敢问三位在哪处下榻?到时候我们若是要买,掌柜也好去找你们。”姜燃没把话说死。
药商感觉她多半是不打算买了,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告诉了她,他们这几日都会在同福客栈。
“宽窄巷的同福客栈吗?”
“正是。”
三位药商收拾了包袱,又往下一家去问了。
陆惟青和姜燃对视一眼,达成了共识——这三个人有问题。
连不精于此道的陆惟青都看出来了问题,那掌柜的不应该没发现。
他们收拾东西走了,这单生意没有做成,掌柜像是极为心痛。可姜燃做的决定,他也是敢怒不敢言。
来都来了,姜燃顺势开始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