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六十七章发现行踪
梁含章自听到庄秉怀说建平帝要南巡,来的还是南州时,她心情就一直处于极度忐忑的状态。
她很清楚,也很明白,南州这麽大,除非刻意寻找,否则她和李琤不可能遇到。
可偏偏,建平帝阴差阳错来到了糖县——她现在定居的地方。
为避免出门遇到,梁含章自建平帝南巡抵达南州後,就一直没出过门。
现在,她反倒有些懊悔了,她不该仗着糖县远在南州,天高皇帝远,便无所顾忌使用了自己原本的名字。
她闺名鲜少示人,但譬如县令夫人,譬如徐音,她们都知道,平日也爱唤她章娘。
虽说世上同名同字的人很多,但梁含章心底就是莫名不安。还好,她事先嘱咐了徐音,让对方不要谈及她闺名,近段时间没事就不要上门。
徐音是个话篓子,但她那样小年纪的姑娘,又一心扑在话本子上,她这样的人应不会与皇帝碰上面。
这一点梁含章极倒是放心的。
近段时日,她得避避风头。刚好徐音让她写个新的话本,闲暇下来的日子,她得好好琢磨。
庄秉怀把高氏放在了梁府,梁含章与高夫人就住同一个院子,她住主卧,高夫人住隔壁厢房。
梁含章不想委屈高夫人,本想把主卧让给她,可老夫人却笑呵呵说不用这样麻烦。
张老三卖完早点,顺手从街巷上买了一筐新鲜的荔枝回来。他回到府上关上门,只走到二院垂花门地方,从不往里多跨一步。
扯着嗓子喊:“东家,俺捎了一筐荔枝回来,就放在院门口,您若有空就出来拿!”
梁含章正与高夫人喝海鲜粥,闻言哎了一声,起身出去把荔枝拎进门。高夫人有时看着梁含章会出神,眼神细腻温柔,就像在看自己女儿一样。
梁含章始终感激庄秉怀当年大恩,也感激这位高老夫人。
因为高氏,她终于体会到有个母亲,到底是什麽感觉了。她自小无父无母,被亲生父母卖出去,饱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那时候,她常常在想,若她像寻常人一般,有关爱子女的父母t,该多好。这样,她就不用担心受欺凌,不用担心因为做不好而几日吃不上饭,不用担心主子不如意就动辄打骂。
这些噩梦,都不会存在。
她也知,这些想法,不过奢望。她已经不求找到生身父母。
那种人即使你找回去,她们也能继续卖你第二遍。
可能她这个人,生来亲缘淡薄。既如此,便不要强求。
她也不想强求啊,可在高夫人身边,她能清楚感受到,寻常人家的女孩儿,是怎样肆意生活的。
不论你做错了什麽,只要不是任何大事,她们都会温声安慰你:不用担心。不论你害怕什麽,她们也会软软抱着你,说:别害怕。
所谓亲人,就是人活在世上的眷念和底气。
如今这底气,她也有了。
高氏总会温柔望着她,会耐心听她言语,会包容她所有的一切。在高氏身边,她不用担心触怒对方而惊慌失措,因为她知道,高夫人不舍得对她生气。
其实,哪是高夫人依赖她,舍不得她,分明是她自己,已经习惯了高夫人的温柔,再舍不得离开。
每每此时,她就会对那个只短暂相处了几个月的孩子,生出无数的愧疚。那样小的一个孩子,还是早産儿,身子娇弱,居然让他小小年纪就没了娘。
其实,她与自己那贩卖亲女的父母相比,又有何不同呢?她把孩子放在了皇家,何尝又问过他喜不喜欢?
她本质上,也是位刻薄寡恩的母亲罢。
……
那荔枝是刚摘下的,岭南多荔枝,荔枝又是极其难保存的水果,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香变。等到四五日後,荔枝就彻底变质,不能食用了。
可岭南与京都长安,足足有几千里之遥,五里一置,十里一候,即使八百里加急送去,也无法保证能让长安皇城的帝王吃到新鲜的荔枝。
所以,既然山不就我,我就山是麽?难道建平帝南的目的,就真的是品尝新鲜荔枝?
梁含章剥开红色荔枝壳儿,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白玉果肉,她轻轻递到高夫人嘴里:“娘,你吃”。
高夫人年纪大,对这些上火的东西不怎麽克化,只能一次吃几个。梁含章也没敢多喂,剥了三四个就停止了。
高夫人看着她,依旧是笑盈盈的模样,她略微有些出神,视线从梁含章眉眼反复扫过,隐约之中,她竟能看出昔日夫君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