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道清大会
玉霄城周遭彩霞层叠,铺陈出一条缥缈天路,引着浮舟虚空而起,仿佛鱼跃龙门,最终停驻于城外宽阔的大道上。
白玉门下华盖云集,衆人步下浮舟,置身于云雾缭绕间若隐若现丶高耸入云的巨大城池。
踏上三千长街,入目所见,亭台楼阁鳞次栉比,赫然是一座浮于天际的仙家山城。
侍从带着谢千景等人前往最高处的碧玉琼宇,而常栩丶宣凌丶韩尚同三人则被安置在半山腰一处清幽小院。
小院後方,伫立着一面刀削斧凿般的绝壁,上面隐约可见一座小巧的木制楼阁。
带路弟子不无炫耀地说,那是处汇聚日月精华的圣地,天下灵脉无出其右。
“诸位在此莫要高声,自魔族之祸後,前任宗主夫人便在此处静修养息,宗主有令,闲杂人等不得随意惊扰。”
他压低声音,说得煞有介事,岂料三人并未在意,让他自找了个没趣。
只有韩尚同开口了,却是询问如何才能拜见天元宗宗主。
那弟子面上流露出轻慢:“宗主方才出关,诸事缠身,便是你们谢掌门也未必能即刻得见,何况你一个小小弟子?”
韩尚同并没在意他的态度,只是若有所思。
到了下午,何向悠前来探望,韩尚同又提及此事,还说了当初魔族杀害双亲的往事,希望能见宗主一面。
何向悠听罢,轻轻摇头:“当年人魔大战,天元宗首当其冲,前任宗主与少主双双罹难。此事乃天元宗切肤之痛,若无其他重要之事,我恐怕很难为你引见。”
韩尚同只得拱手谢过,眉宇间难掩落寞。一旁的宣凌听着这些,垂下眼眸,不知在想什麽。
夜色初临,常栩叩响了韩尚同与宣凌的房门。
她一手提着一只酒壶,遥遥一点绝壁之上的朦胧楼阁:“来天元圣地一趟,不去那圣地瞧瞧,岂非入宝山而空回?说不定,还能见到那位神秘的夫人呢。”
常栩一袭灼灼红衣斜倚门框,神情带着几分挑衅,不像是在开玩笑。
韩尚同与宣凌对视一眼,虽有意外,但还是接过了她递来的酒坛。
三人趁着夜色,避开值守弟子,身如轻燕,悄然跃上了那古朴的庭院。
大抵因玉霄城高悬九天,此地的月色格外清亮澄澈,铺满地面,为崖顶笼罩上一层透亮的白霜。
出乎意料,圣地之内空寂无人,那位传闻中的前任宗主夫人并不见踪影。
唯有石桌上摊开一半的书卷,显示这里有人住过。
常栩将书卷往韩尚同面前一推,示意他瞧瞧内容,自己则拍开封泥,为三只空杯斟满了清冽的酒液。
宣凌的目光落在常栩脸上,带着一丝探究:“师姐素来不擅饮酒,今日怎的破例?”
常栩神情不变:“所以特意寻了凡间酿造的浊酒,非是仙家琼浆,醉不了人。怎麽,不敢喝?”
“师姐说笑了。”韩尚同接过酒杯,将书小心置于一旁,“好像是一折话本,讲的是一双痴情男女终究错过的故事。”
常栩仰首喝了一口酒,微微眯起眼:“倒是个好故事。”
宣凌也拿起杯盏,看向韩尚同:“韩师兄执意要见天元宗主,是否与那柄剑有关?我见师兄贴身携带,却从不轻易示人,想必极为重要。”
韩尚同倒未再隐瞒。
他将一柄缠绕着陈旧灰布的长剑置于石桌之上,声音低沉:“此剑乃父母临终所托。他们嘱咐我,若有机缘,定要携此剑前往天元宗一行。我不知其中究竟有何隐秘,但父母遗命,不敢不从。”
常栩的目光掠过那柄看似平平无奇的铁剑。
韩尚同不知其底细,她却心如明镜。
正是二十年前人魔大战中杀死魔尊的上古神器——诛元剑。
至于它为何会流落韩家,出现在韩尚同手中……
时机未至,常栩自然不会点破,只淡淡道:“想来定是极为重要之物。既然宗主暂不得见,那便收好吧。”
韩尚同听出其中的安慰之意,含笑顿首,将杯中清酒一饮而尽。
宣凌状似无意地问:“看来,师姐执意今夜饮酒,原是因为韩师兄。”
常栩笑了一声:“不过是想着,难得来到此地,也难得能聚在一处。何止韩尚同,你不也一直心事重重麽?”
她嘴角弯起一抹浅弧,带着几分惯有的揶揄,却又被微醺的酒意柔化了几分。
那抹难得的柔和映在月光里,竟让宣凌有一瞬的恍惚,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旋即暗自摇头,敛去杂念,正色道:“多谢师姐关怀。”
这一刻,他们之间无形的隔阂似被月光悄然融化,竟有了几分难得的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