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前世眼光不错,两个极品!
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白色浓雾,弥漫流转,隔绝了所有熟悉的感知。安无恙与云舒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凝重与困惑,不知为何会出现在此?
两人挥挥手,拨开眼前的云雾,稳步上前。刚走几步,便见不远处躺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两人同时惊呼:
“卿卿!”
“阿倾!”
安无恙一个箭步冲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人翻转过来,果然是叶倾华。将人扶起靠在自己怀中,焦急喊道:“卿卿,卿卿,醒醒。。。。。。”
见她没有反应,轻轻拍她的脸颊,换着称呼继续喊:“夜明珠,娘子,宝。。。。。。”
云舒也蹲下身,一起唤她:“阿倾,阿倾,叶倾华。。。。。。”
安无恙将她横抱起,轻飘飘的,没什麽分量。望向云舒道:“我们得尽快离开这,她的情况不太对。”
云舒点头,然而举目四望,周遭除了茫茫白雾,再无他物,连个辨别方向的参照都没有。他回想起昏迷前眼前闪过的那道白光,心知定是遭遇了难以理解的神秘力量。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虚空恭敬抱拳:“晚辈云舒,这两位是晚辈的好友安无恙丶叶倾华。不知前辈将我等召至此处所谓何事?还望前辈给个提示。”
安无恙也跟着道:“前辈,若是我等有何得罪之处,还望前辈前辈大人不计小人过。若是真要惩罚,可否全由我安无恙一人承担。”
云舒难以置信地看过来,安无恙要救他?
却见安无恙低头看向怀里的妻子,又扬声道:“若是不行,可否先放我妻子离开?家里还有两个刚出生的孩子在等她。”
安无恙的话音刚落,周围的白雾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搅动,蓦然向四周散开。两人这才惊觉,他们竟是悬浮于一片虚空之中,脚下是一个光怪琉璃的世界。不远处一架不明物体飞过,像一只大鸟,甚至能透过其窗口,看到里面端坐的人影。
二人顿时心生警惕,这里的一切,都太诡异了。
还未等他们从这震撼中回过神来,一股强大的吸力骤然袭来,裹挟着三人飞速下坠。当他们停下时,已身处一个通体洁白丶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白色房子里。安无恙立刻慌忙低头查看怀中的叶倾华,见她依旧双眸紧闭,仿佛只是沉睡,这才略微松了口气。
擡眼望去,只见一个短发的男人正焦灼地等在一扇蓝色大门的门口,衣着怪异。不一会儿,不一会儿,大门无声地滑开,一名身着白色长褂的女子抱着一个粉色襁褓走出。喊道:“潘醒枝的家属。”
“在!在!我是她丈夫!”男子急忙上前,目光却忍不住越过女子向门内急切张望,同时连声问道:“医生,我老婆怎麽样了?她还好吗?”
医生对这种先问産妇的家属向来包容,笑道:“放心,母女平安。”让後把襁褓递到他面前,“喏,你女儿。十八点三十七分生的,六斤八两。”
男子嘴角几乎咧到耳根,他先在裤子上用力擦了擦手,才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接过,“我李剑有女儿了。”
安无恙与云舒见李剑与医生对他们的存在毫无反应,便知对方看不见自己。不知为何,那个女婴他们总觉着很亲切。两人不禁上前站在李剑的身旁,也望向那个孩子。
那孩子像是看得见他们般,乌溜溜的眼睛倏然转向他们,然後咧开没牙的小嘴,“咯咯”地笑了起来。
两人心下一暖,交换了一个眼神,又看向安无恙抱着的叶倾华,顿时明白了这是哪里?这是她的前世!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太过离奇,高大的建筑,会自己跑的铁盒子,会自己发光的电灯,可以和千里之人说话的手机。。。。。。等等。绕是两人接受能力这般强,也不免震撼。
接下来的景象如同快进的画卷。他们看到李剑给孩子取名李苗,随着他们夫妻坐着一个叫“车”的东西回到了一个叫小河村的地方。此处山清水秀,可有了城里的对比,不难看出这里很是贫困。村民们的房子比大齐村民的好许多,却有不少木屋平房,马路也不是县城的油路。
李苗三岁那年,父母他们发现她真的很聪明,夫妻二人不愿她重复自己没文化的苦日子,于是外出打工。可是才出去没几个月,熬夜加班的夫妻辆骑着电瓶车与同样疲惫驾驶的大货车相撞了,大车司机还逃逸。
那之後,她开始与爷爷相依为命。日子清苦,却也不乏温情。村子里时常回荡着爷爷举着扫帚追打调皮孙女的吆喝声。她不是上树掏了鸟窝,就是下河摸了鱼虾。。。。。。
安无恙不由轻笑,颠颠怀里的叶倾华,戏谑道:“原来是魂里带的,两生两世都这般顽皮。”
七岁那年,积劳成疾的爷爷病故,她哭到几乎昏厥,就此成了孤儿。
安无恙抱着她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云舒也死死握紧了拳。
镇里的领导提议把她送去福利院,村长不同意,说道:“我小河村那麽多人,还养不活一个小女娃。”村民们纷纷附和,就连那个总爱嘲讽她是“赔钱货”的五婶,也梗着脖子反对。
後来,李苗住进了村长家,村长特意收拾了间阁楼给她做房间。仿佛一夜之间,那个调皮捣蛋的李苗懂事了,她会抢着做家务,吃饭时尽量少吃,学习越发刻苦。村长一家心疼她,让她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可她就是犟。
五婶家杀鸡,鸡腿照例是留给两个孙子的,但她会砍下一块带着大坨肉的翅膀,硬塞给李苗。若李苗推拒,五婶就虎着脸威胁:“不要?不要我拿去喂狗!”李苗只得吃下。其他村民亦是如此,家里做了好吃的,总会叫上她;过年时,大家你凑一点我凑一点,给她买新衣。
李苗用一个小小的帐本,一笔笔记下这些恩惠。
农村小学是几个村子合办的。有次,别村的孩子骂她时野孩子,村里的小夥伴听见了上去就是干。于是,两个村的孩子都被叫了家长,但小河村的大人们拒绝道歉,直骂对方没家教。这次後,李苗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她委实聪明,小学挑了两次级,初中毕业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一中。但三中为了强优生资源,愿意以学费及生活费全免召她。
对于贫困生来说,最难的不是上大学,大学学费可以助学贷款,还可以兼职挣生活费。最难的是高中,它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学生未成年,课程又满,根本做不了兼职。
李苗本想去三中,但村长又一次不同意。他去打听过了,三中的那所学校的师资和氛围远不如一中。于是,他召集了所有村民,说:“苗丫头是块读书的好料,咱们得把她托上去!”然後大家你两百我五百的,硬是为她凑齐了费用。
她出发上学那日,五婶拍着她肩一脸肉疼地说:“好好学,我可是承诺了每年给一千呢。”
走到村口,李苗放下行李,郑重地朝村子的方向磕了三个头。
高中三年,因为年纪小,她与同学交往不多,一心扑在学习上。高三时,十六岁的李苗已然长成,亭亭玉立。一下便有了追求者,只是都被她拒绝了。
高考放榜,她一举夺得了省状元,获得了二十万元的奖金。
安无恙和云舒同时看向怀中沉睡的叶倾华,眼中充满了骄傲,与有荣焉,“厉害了卿卿,状元啊!”
李苗把奖金分成数笔,除了给自己留下学费与第一年的生活费外,按照小账本上的记录,连本带利一一归还给村民。大家不肯收,她就使出撒泼耍赖的功夫,直到对方收下为止。或许是穷怕了,她报了最高学府之一的,华清大学经济学专业,这个名字一听就和钱有关系。
她再次离家求学那天,五婶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苗苗啊,出去了,就好好奔你的前程,别总惦记着回来。你不欠大夥儿什麽了,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
当李苗的身影消失在村口,安无恙与云舒不约而同地转向那个养育了她的小村庄,深深鞠了一躬。感谢你们,在她最黑暗的岁月里,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两人跟着李苗坐上了疾驰的高铁,前往那所人人向望的学府。
当她抵达宿舍时,另外三位室友早已到了。几人见到她,皆是一愣,眼前的女孩看起来实在太小了。
“你好!安言,十八岁,渝市人,哲学系。”进门左边那个齐耳短发丶气质淡然的女生率先介绍。
“你好呀!我是风意,十八岁,赣省人,中文系。”左侧靠窗,一个圆脸带梨涡丶笑容甜美的女生紧接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