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浓浓烈烈 > 第72章 第 72 章 相见忐忑(第2页)

第72章 第 72 章 相见忐忑(第2页)

云安会意噤声,此时方瞥见她身後随侍的婢女。偏首以袖拭泪,复握住她的手欲引入院中。

这一牵方觉她十指冰寒,顿时脸色剧变,愕然扫过她周身穿戴,目光最终锁于她另一手所握的手炉,眼眶骤然泛红,喉头颤动,却未能吐出一言。

云安一把夺过她手中暖炉,塞到身旁婢女手中,旋即回身紧紧握住她那双冰凉的手,不由分说地分别揣入自己温暖的袖口里。那寒冰似的温度并未让她有半分瑟缩,就这般牵着她,步履匆匆地朝堂中行去。

人体本身的温度,终究是手炉无法比拟的。温热的暖意自肌肤相贴处源源传来,将兰浓浓冻至麻木的指尖神经徐徐唤醒。

云安姑姑未曾言语,但兰浓浓已从她的举动中读懂了。姑姑在自责,以为是她令自己又受了寒气。可这怎能怪到姑姑头上?大家已因她之故被软禁于此,岂能再承负愧疚之重?

临入门之际,兰浓浓驻足,回身道:“我与姑姑们有些体己话要说,你们且去隔壁等候。”

碧玉等人似已得吩咐,闻言未有多言,躬身一礼便退至院门外。

兰浓浓静望着这熟悉一幕,那一日,她们亦是如此顺从。

待回过头,便见几位姑姑皆已迎上前来。面上或疏于表露,然眼中无不与云安姑姑一般,盛满忧切与疼惜。

分明才别数日,再见竟有隔世之感。

兰浓浓被衆人簇拥着入了佛堂。堂门虽及时合拢,然因炭火初燃,室内并未比外头暖和多少。

她倒非计较自身受寒,而是含怒扫过堂中陈设,不足五丈的佛堂,除一尊等人高的金粉佛像,一张香案,五方蒲团并木鱼外,竟再无他物。姑姑们每日便是在这般清寒的屋中课诵修行?

什麽“安之若素”?这与受罚何异!

兰浓浓闭了闭眼,思及方才点燃的炉火,忙抽出手去查看云安姑姑的指尖。指节泛红,幸无皲裂。又抚了抚僧衣厚度,继而挨个检视每位姑姑的手指与衣着。

松口气的同时,心底不由冷嗤,此地虽寒,却非冰天雪地,不过几日光景,确实还未到生冻疮的地步。

可今日是因她来了,方有炭火。若她不来--,她在府中暖阁锦衾,婢仆环绕,而姑姑们,却要因她,在此受冻挨冷!

见她气息渐重,泪眼已气得发红,几人怎不知她方才查验的缘由?虽因她的关切心生暖意,却又不忍见她如此愠怒,纷纷劝道:“浓浓莫要动气。我们在此并未受怠慢,不燃炭火亦是因在佛前,岂有畏寒享福之理?”

“正是。夜间安寝时自会燃炭。且此地清静,难得无需操持庶务,接待香客,反是一处修行净地。”

“浓浓既至佛前,且先为佛祖敬香,再到後厢与我们说说这几日境况。”

兰浓浓一张嘴自然辩不过几位姑姑。然她心中已为覃景尧定了罪,岂是姑姑们三言两语可开解的?

只不过此番却是她误会了,覃景尧纵不喜庵中衆人,既留她们作牵制,便不会在明面用度上刻意苛待。此等狭隘行径,他也不屑为之。

兰浓浓运了运气,强自平复心绪,竭力让身形显得自然些参拜进香。只是跪下尚易,起身却难,若非云安姑姑在旁搀扶,她怕已软倒在地。

待香柱插入炉中,不待姑姑们相询,她已主动挽住身旁两位姑姑的手臂,接过云安递来的粗布手炉,边走边道:“我们快些去後厢罢,我实在冻得受不住了。”

便借此将步履蹒跚之事轻轻掩过。

炭应是上好的银骨炭,不过半刻钟,厢房内已暖意融融。且不见烟雾,只馀隐约艾草清香。

但这般周到,反似印证了兰浓浓的猜疑。她冷笑一声,甫一落座便径直问道:“姑姑们平日燃的也是这般炭块?”

几人相视一眼,皆含笑摇首。兰浓浓正要蹙眉,便听云宁姑姑温声道:“平日所用炭块并无香气。艾草有驱寒之效,想是今日浓浓来了,特地换的。”

云宁话音方落,衆人心下皆是一宽。连此等细处都顾虑周全,想来浓浓此番出走之事,那人终究未多计较。

她们俱是出家之人,早已看淡生死外物。然浓浓正值韶华,若脱身成功倒也罢了,总算如愿。可此刻她现身于此,俨然计划败露。

妻子私自出逃,于律法已是重过,更何况她已受朝廷诰命之封。此事一旦声张,轻则褫夺封诰,重则累及家门,後果不堪设想。

若因此使那人对浓浓心存芥蒂,纵是冷落责罚,皆属名正言顺。怕只怕她往後岁月,步步艰难。

纵浓浓可修得心如止水,然人在尘世,终难逃世俗束缚。此番未成,却足见那人始终派人监视着浓浓与她们。

由此可见,除非他朝那人自愿放手,否则纵合衆人之力,亦不过徒劳尔。

佛法有云,既来之,则安之。既如此,便该劝浓浓敞开心结,认真面对现前因缘,令自己过得安好。故而此刻当劝和,而非劝分。

然道理是一回事,浓浓心意又是另一回事。她们本意是为求浓浓欢喜,自不会舍本逐末。

若此番风波终得平息,日後只要浓浓不开口,她们便不再贸然插手。若浓浓有所求,她们亦无二话必当相助。

眼下看来,境况竟比预想中好上许多。

兰浓浓气息一滞,未料竟得如此答复。姑姑们与那人早已图穷匕见,并无替他转圜的理由。可她们神情语气不似作僞,一时竟难辨真假。

索性她此行本不为求证此事,便将疑窦暂搁一旁,先将自己当日情形与这几日境遇真真假假道来,而後方问起姑姑们这几日状况。

浓浓此番现身虽出意料,然衆人经此数日清修,心境皆有所进。且重要事宜皆有庵主主张,故听她问起,并不见慌乱。

清风庵主适时开口,自然亦是真假参半:“。。。尚书令大人问话後未多加为难,然确有迁怒,方将我们安置于此。你也知晓,修行之人不重享乐。只需有佛祖可奉,经文可诵,高堂广厦与片瓦陋室,于我们并无分别。”

“。。。。僧衆之间互通有无,亦属善缘。栖霞寺藏书丰赡,僧人见解精深,于我们可谓大开眼界。且栖霞寺应允我们可将抄录经文携归。此番至此,竟有因祸得福之感。”

清风庵主言毕,细观她面色,眉间微蹙:“你唇无血色,语声虚浮,可是当日又染风寒?可还有别处不适?用药调养了不曾?”

兰浓浓自知眼下状况瞒不过去,亦不作辩,点头实言道:“确是我横生枝节,提前下车,于风雪中独行,应是因此寒症复发。”

“畏寒则血行不畅,气虚力弱。加之出师未捷,心绪郁结,思虑过重,以致夜难安枕,故而气色不佳。除此之外倒无他症,姑姑们宽心,我已在用药。今日见你们安然,我也可放下一桩心事。”

几人分坐于她上首丶对面丶身侧。她说话时,衆人目光皆凝在她面上,亦将她眉宇间倦色尽收眼底。连同她如从前般对她们毫无隐瞒的坦荡,亦令人无比怀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