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信息,他心中了然,给他修改备注“淮舟”。
谢:【好的,别太累。】
檀:【嗯。】
*
第二日,谢景霄睡醒时,祝桥已经做好早餐。
早餐依旧是双份,看到檀老爷子爱吃的辣粉和豆汁,谢景霄这才想起忘记告诉祝桥,老爷子离开的事情。
“老爷子还没起吗?”
祝桥侧腰看向谢景霄身後,发现确实就他一个人,疑惑地问道。
“他回家了,陪老太太过节。”
“哦~”祝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像早有预料,而後很是同情地看向谢景霄。
这种眼光,谢景霄很是不解,但也却懒得理睬,径直走到位置上,用起餐食。
吃到清淡的菜肴,他怔楞瞬,因为一直以来,老爷子在的时候,饮食都以辣为主,自己吃辣的本事都提高不少。
“这道菜放辣椒会影响鲜味,您若不喜欢,我撤掉。”祝桥察觉到谢景霄面上异常,赶忙开口解释。
“我不吃辣,以後老爷子不在,就做清淡点吧。”
“好的。”
祝桥看向谢景霄的神情更加同情,馀光突然瞥到桌柜上的信件,立即快走几步,取来递给谢景霄,
“谢先生,早上有您的信件。”
“我的?”
谢景霄疑惑地放下碗筷,接过信件。
这年头寄快递的居多,寄书信却是少之又少。
更何况,信封还是古朴的牛皮纸,封面是用毛笔题写的,字体遒劲有力。
寄出的地方是炉镇,收信的地方是他跟檀淮舟之前居住的独栋别墅,看来是跟之前的快递一样,辗转反侧来到这里的。
他小心翼翼拆开信封,露出里面的信件。
里面足足包了十几页纸,泛黄的名笺印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字,笔酣墨饱,雄健洒脱。
片刻後,谢景霄读完信,眼眸里是按耐不住的光彩,但很快又暗淡下来。
书信是炉镇的郭师傅寄来。
前半段讲的是自从炉镇重新开炉後,大家很有热情,一切生産都步入正轨,之前的直播,也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在自媒体宣传下,炉镇青瓷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里。
後半段却在说,他们小镇最近接到一个大单,但老板要求要创新,郭师傅本想拒绝,但老板的一通话点醒郭师傅。
炉镇青瓷断代多年,感兴趣的人多,但知道的人少,且烧制的大多器皿现在并不实用,现在的青瓷就是网红産品,一阵风吹过,又被遗忘在他们泥沟沟里。
他并不想这样的事发生,更不想炉镇青瓷只做他们那代人的东西,最後断代在他们这辈手里,想创新,但懂行的年轻人,能想到只有谢景霄一个,所以想寻求他的帮助。
看到落款时间,谢景霄眉头蹙紧,这已经是近半个月前的事情。
他将信件小心翼翼收起,正如郭师傅信中提到那样,青瓷从祖辈开始就是同样的烧制方法,同样的烧制器皿,虽然代代都有创新,但无非也是大盘变小盘,花纹变腾纹,虽说郭师傅在创作过程中在创新,可是本质的流程从未改变过。
谢景霄经常揣着的‘掌上明猪’手炉,就是郭师傅的创新,但他们的老板肯定不满足于修改外形,所以这事并不简单。
而且过去一个月,不知道是否还能赶得上。
沉思片刻,他才倏地站起身,对祝桥认真说道:
“明天你不用来了。”
“啊?我下次不创新做菜了!你不要开我!”
看到小姑娘差点要哭出来,谢景霄忙摆手解释:“不是开你,你的菜很好吃,我要出趟远门,这里暂时不需要你,工资照常给你发,不用担心!”
“谢谢!”祝桥眼角的泪瞬间收了回来,“等你回来,我再让你尝尝我的新菜!”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