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庭注视她动作,“……”
他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手,并指如剑,指尖凝聚起一点柔和星芒,轻轻点向姜回月的眉心。
指尖触及额头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玄妙之感席卷识海。空间仿佛在眼前折叠、扭曲。姜回月只觉眼前景象如流光般飞速倒退、模糊,再睁眼时——
清冷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虫鸣唧唧,晚风带着草木的微凉气息拂过面颊。她已回到了砺锋坪旁那片幽静林中。
远处,一轮明月正悬在树梢之上。
原来已经月上中天。
呃,话都不说一句就送人回来,切。她师兄果然还是她师兄,无论顶着什么身份,姜回月翻白眼想。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林间传来一阵清晰的脚步声和枯枝落叶被踩碎的窸窣声。
姜回月心中警铃微响,动作却丝毫不乱。心念一动,神识入体,她反手抽出腰间外门弟子低阶灵剑。
剑身在月光下划过一道清冷的寒芒,铮然剑鸣在寂静的林间响起。
她深吸一口气,灵丹破碎,灵丹碎片虽然被沧庭以灵力包裹,但是运行时仍会隐痛与阻塞,她咬咬牙,将今日剑道课上教授的基础剑招信手拈来。
剑随身走,身随剑动,一招一式间,透出几分游龙惊鸿般的流畅与写意。
脚步声在她身后不远处停下。
来人似乎被眼前的剑舞吸引住了,一时竟看得痴了,忘了出声。
…
禁地大殿内,沉重殿门在姜回月消失后,无声地缓缓合拢,隔绝了内外。
空旷、冰冷、死寂再次充盈大殿。
唯有几片素白的锦纱,依旧在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微风中,无声地飘拂着,如同徘徊不去的幽灵。
沧庭依旧盘膝坐在冰冷的玄玉地面,维持着之前的姿势,仿佛亘古未动。
他一向如此,沉静、寡淡,如同大殿本身的一部分。
修真者金丹后重塑肉身,本可随心所欲雕琢容颜,追求极致俊美。但他对此毫无兴趣,容貌不过是遮眼的浮云,为他所不屑,但是高阶修士光华内敛,气质不可方物,不仅仅在于五官皮囊。
他此次闭关,已逾五百载。
他天生剑骨,所修乃是上古大道“太上忘情”。此道追寻圣人之境,感悟天地造化之机。
“太上忘情”有三境:无情、任情、安情。
与常言理解不同,庄子所言“情”,并非情感,乃指私欲外扰。
其乱人心神,使人不得安宁,难以感悟天地、运化自然。
由此,圣人寻得三种抵挡私欲之法。一曰“无情”,乃克制私欲,斩断尘缘;二曰“任情”,乃放任本性,率性而为;三曰“安情”,乃以理御情,情理交融。
沧庭所择,正是那“无情”一道,以无上意志克制私欲,孤高傲岸,如万载玄冰。
据他所知,魔道孟兰汀走的是“任情”之路,杀伐由心,戾气冲天,与他的无情之道格格不入。
而那妖国神魂,则取“安情”一道,在上古佛国传承的妖国,以经义道理启迪教化,在沧庭看来,未免失之刻板繁琐。
然而,古籍有云:“太上忘情,并非无情。忘情者,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
寂焉不动,乃是一种至高的心境。生死轮转,动静相生,物极必反,大道存焉——
情念已生,却如巍巍山岳,任其冲刷而岿然不动,此谓之“寂焉不动”。
待有缘者现,万般情丝千般牵挂,顿生顿起,仿若昨日只是将其尽数封存遗忘,此则为“若遗忘者”。
这三者境界本为相融。
冥冥之中,沧庭一直有种奇异的感应。他与那孟兰汀、妖皇之间,仿佛存在着某种斩不断、理还乱的玄妙联系。
甚至在偶尔的入定神游中,属于他们的记忆碎片会突兀地闯入他的识海。他虽觉异样,却并未深究,只道是因果纠缠。
直到今日,姜回月的出现,如同一把钥匙,骤然打开谜匣,原来他们三人不分高下,本为一体。他缓缓阖上那双深邃的银灰色眼眸,静静感受自己内心如火焚烧,情欲如刀,红丝暗生,女子的眼眸,清晰若回荡在耳边的话语……
她到现在,还是只叫师兄。
九宫之上,她的师兄也在经历闭关。
至于为何闭关,他想:当然是道心不稳,情欲缠身。
九宫之主分身下界,坐观天机演变。既是为苍生,也是为自己。
是堪破我执、更进一步,还是道心崩毁、万劫不复。
成败关键,皆系于那刚刚离去的女子一身。
那是他的未婚妻,亦是生死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