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番外二
匈奴王帐。
看完书信,伊稚斜如刘据所料,暴怒而起,直接掀了桌子,破口大骂:“无耻小儿,竟敢如此辱我匈奴。
“本单于在草原厮杀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一个乳臭未干的奶娃娃也敢这般猖獗,当我匈奴好欺负吗!”
左贤王等人凑过去一看,但见信上写着,大汉愿与匈奴和谈。其下跟着和谈的几大要点。
第一,匈奴对大汉俯首称臣。
第二,两国开边互市,互市规矩由大汉拟定。
第三,匈奴每年需向大汉缴纳岁贡,岁贡可以为金银,绢帛,或牛羊马匹,但数额必须满足大汉指定的需求。
第四,撤除对西域诸国的控制。
第五,若大汉有迁民需求,可从匈奴调用百姓,建设民族共融之城。
下面还有六七八九……一共十馀条,没一条是让人高兴的,反而每一条都能使人气血翻涌,也难怪单于怒不可遏了。
“无知小儿,这是把我们匈奴当西域小国对待呢。”
“我们与西域诸国怎能一样。我匈奴是西域的天。”
“气煞我也,竖子敢尔!”
……
王帐内骂声此起彼伏。就在这时,士兵匆匆来报:“报告单于,军中都在传……传言大汉太子向我们发了‘和谈书’,并且和谈的内容十分……十分苛刻。”
士兵几度啓唇,想了又想,琢磨着给出苛刻一词。
单于将‘和谈书’扔过去:“是这种苛刻法吗?”
士兵看完愣住:“真……真有?”
话音刚落,又有士兵来报:“单于,不好了。西域那边传来消息,说……”
一跪地就看到旁边的“和谈书”,後面的话顿时被堵了回去:“这……这真是大汉太子送过来的?”
单于还有什麽明白。刘据这是要乱他军心与威望。
拔刀用力一砍,本就被摔成两半的桌案成功变成四半。
“来人,取笔墨,拿我的王印来!”
左贤王一惊:“单于可是想向汉朝下战书?”
单于冷哼不语,答案自明。
左贤王蹙眉:“单于,此事不对劲。先送书信,再放消息,时间掐的如此准,以汉人狡猾如狐的性格,这必是他
们算好的。他们这麽做或许就等着单于约战。
“一旦约战我们就中计了。汉朝使出这样的手笔其中必定有诈。或许……或许他们有新得了作战神器比当年更厉害。”
当年吃得亏他们还历历在目此话一出衆人纷纷上前劝阻。
伊稚斜讥嘲一笑:“就算知道有诈又如何?消息已经传出
我们能忍下这口气?”
衆人哑然。显然不可能。
伊稚斜又道:“汉朝此计并不隐秘你们真以为他们当我看不出来吗?他们是算准了即便我看出来这一步也必须要走。”
很显然刘据此番行的是阳谋。阳谋是摆在台面上即便对方看破也不得不行之举。
“正好我也想去会会这位名动天下丶惊才绝艳丶万世不能出的太子!他汉朝可以有布署莫非我们不能吗?
“即便真有新的神器我们已经领教过一回自然会有所防范。莫非他的神器还能一举夺下我几十万大军?只需不能就是我们的机会。
“此局我们有风险他们亦有。尤其是那位太子。若我能将他斩于马下且看大汉还能不能威风起来。”
伊稚斜嘴角勾起眸中寒芒绽放。
********
汉军营地。
“战书”一如意料中到来刘据轻笑着将它扔到一边立刻吩咐拔营啓程。
行进数日再度安营扎寨。次日一早赶往三十里外的约定地点。彼时匈奴人已至两军据地势设防遥遥相望。
刘据就这样在环形武钢车列队与诸位将军持刃护卫之下见到了这位匈奴在位十馀年的单于。
而伊稚斜也终于见到了刘据:“久仰汉朝太子盛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唇红齿白面如傅粉按你们汉人的话说真真是好一个俊俏小郎君。”
这话本没有什麽不对。但对一国太子只论其容貌多有不妥。尤其所谓久仰盛名刘据的盛名可从来不在长相。更重要是伊稚斜语气中明显并无夸赞之意反而带着几分挑逗。
汉军们听了都不高兴起来张口就要骂被刘据擡手阻止:“多谢单于夸赞得益于父皇母後的遗传孤确实长得不错。但单于长得似乎跟孤想象中有些差别。
“原以为单于当属